186:余家
作者:温柔的刀      更新:2019-10-06 08:46      字数:2152

186:余家

186:余家

余丽的家在城郊结合部,比别人好的是,有一栋祖传的砖瓦结构的楼房,虽然旧,但要比那些外地来的人好多了。而且,这里一旦开发拆迁,还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单亲家庭,一个年迈而腿脚不便的妈妈,一家三个女人,就靠她的姐姐余美一个人支撑,家境当然不会好,但是屋里收拾得非常干净。

“钱医生,你请坐。”余丽把钱平安让进了屋子里。

“小丽,谁啊。”钱平安还没说话,在房间里的余妈妈听到动静问余丽。

“哦,妈,我请了一个医生给姐看病,我姐还没回来啊。”余丽说。

“医生?哦,太好了……。”一阵声响,一个老妇用一张几十公分高的高脚凳子当拐杖,扶着凳子从房里出来。

“妈,你咋出来了,腿脚不方便就在房里呆着……。”余丽走过去扶着她妈妈进了厅子。

“医生来了,我得出来招呼啊,小丽,泡茶啊……。”老妇看上去精神还可以,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能直立行走了。

“知道了妈,你坐吧。”余丽将妈妈安置在沙发坐下,然后对钱平安说,“钱医生,这是我妈,双腿有些不方便……。”

“哦,你妈妈的腿是外伤所至还是风湿变异?怎么不去医治?”钱平安看着老妇,就想起自己的妈妈。

从自己和余丽的年纪上推断,余丽的妈妈应该和自己妈妈年纪差不多。在他的记忆中,四十多岁的妈妈是很漂亮。

但年纪差不多的余妈妈,却如六七十岁的老太婆一般。

“唉,人老了就跟机器旧了一样,总会有这样哪样的问题。其实我也不是什么病,是年轻时落下的月子病,医院也是去过的,药也吃不少了,但就是没什么效果,看不好的了,不必费那钱,她小美赚钱不容易……。”余妈妈抢着说道。

病能看好还是看不好且另说,明明有病却不看,最大的原因,是经济不支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变成了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婆模样。相信她自己和她的家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有些病就是吞钱机器,再多的钱也会被吞掉。所以,家庭条件不允许的,也就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说,这病看不好,不想再花钱了。

不是因为病看不好而不想再花钱了,其实是没钱花。

余家就这样,一家三口,还有一个是在校大学生,单靠一个普通岗位的余美支撑,哪里还有余钱来看余妈妈这种日积月累的慢性病?

钱平安感到很沉痛,病,对于国人来说,真的是个十分严俊的问题。可恨的是,中医看病的费用那么低,却渐渐式微……。

“钱医生,别人都说你是神医,你帮我余妈妈看看呗。”余丽的同学小珍这时候插嘴说。

“嗯,好,我看看。余太太,把手给我好吗?”钱平安有点儿哽咽。

“你…你是中医啊,这么年轻的中医真的少见……。”余妈妈没伸手,她不大相信这么年轻的中医,主要是,家里的钱一分掰成两分花,有钱也得留给女儿余美治病。

“对,我是中医。放心,我虽然年轻,但我自认医术还是可以的,我四岁开始练气,六岁便会背汤头歌,七岁懂得号脉,八岁便开始认穴位,十二岁便可以出诊。虽然不像小珍说的那样是什么神医,但是我自信水平还是有一点的。”关于自己几岁学医的事,这是他第二次说。

他说这些,并不是炫耀什么,而是劝别人让他看病。

“妈妈,听朋友说过,钱医生的医术真的很好,你让他看看又怎么了,可能他真有办法让你正常行走呢。”余丽劝说道。

“余太太你放心,不管能不能治,我都不会收你的钱的……。”钱平安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

余妈妈苍白的老脸红了红,这…唉,家穷万事哀啊,连看个医生都胆怯。

“余妈妈,你就给钱医生看看吧,反正他不收诊金,抓中药又用不了几个钱,试试总归好的,万一,天有眼,钱医生把你的腿治好了呢?”小珍似乎比余丽还要焦急。

余太太把手放到桌子上,钱平安伸出手指,轻轻的搭在她的腕脉上。

“唉,脉散弱无力,寸关尺难分,踪迹难寻。余太太,你是不是见心浮气短,四肢酸软无力,夜尿频繁……?冲任二脉气血亏耗太多,又积劳日久,亏虚过甚,从而导到气血难通达,心脾失养,故宗筋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四肢萎弱无力……。若再不治疗,不久将会更严重,有下|身瘫痪或半边瘫痪的可能啊。”钱平安一边号脉一边说。

“钱医生,那该怎么办。”余丽紧张的道。

“余太太,生产的时候大出血了吧,然后产后的营养没跟上,月子没处理好,又过早的劳动……,这确是月子病。余太,你以前从来没去看过中医吗?这种虚症,一般的中医都可以瞧出个一二三来啊。”钱平安很是奇怪。

“中医是有看,他们说的也都跟你说的差不多,但是…我…我服了几剂见没什么效果,就不服……。”余太太轻声说。

“药方子还在吗,拿我看看。”钱平安说。

“还在,还在,小丽你去把抽屉里的药方拿给钱医生看看。”余妈妈对余丽说。

余丽匆匆拿来一张残旧的药方,看来,余太太的这双腿已痿了有些时候了。

“台党、当归,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草……。哦,难怪你说没什么见效,他的方子太温和了,是加味四君子汤,太宽泛的温补方子,没针对性,我帮你另开一方吧。产后伤及冲任二脉,心脾失调,宜先活血祛风,破气上达破血引行归脏为治。方用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川芎、芍药、当归、地黄、……等各等分。各药研为细末,熬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黄酒服下。”钱平安写了一个方子递给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