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宋颂终于是把注意力转到了自己的身上,何月玖只觉得浑身松快,就差哼起歌了。完全不把宋颂这凶神恶煞的眼神放在眼里。
他算是看出来了,只要有宋瑶在场,宋颂的注意力大多数时候都是放在她的身上。
从小看到大的姐姐有什么好看的?有他这么一个俊俏少年看着舒服吗?
要是宋颂知道何月玖心里在想些什么,恐怕会毫不吝啬的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少年,你的模样我都看了几辈子了,一点新鲜感都没了好吗?
看了看何月玖,见他接下来没有其他动作,宋颂的视线又重新回到了宋瑶的身上。
何月玖眼一瞥,就看到宋颂又在看着她的姐姐,瞬间气闷:合着他这么一个大男人,就这么没有吸引力吗?
何月玖很是怀疑,是他最近的魅力下降了?还是长安村的审美观和他们县城里的不一样?
带着这样微妙的心思,何月玖再一次掐了掐宋颂的腰肢。
也不知是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因为有着上一次的经历,这回,宋颂竟只是不咸不淡的看了何月玖一眼。
但这一眼,却是看的何月玖心惊肉跳的,仿佛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这时,他才想起一件十分残酷的事实:貌似,他还没把人追到手。还没追到手就惹毛了人家......
要是何月玖身在现代,肯定能够用一句十分精辟的话语来形容他自己的行为。
不作死就不会死,nozuonodie......
刚吃完午饭不久,老太太这会儿还在凳子上坐着呢。
看着宋父带着村长回来,老太太纳闷了:“咋回事儿?阿军你咋的把村长带回来了?”
不经意的扫到挽着王母手臂的宋瑶,老太太差点直接跳起来:“你个小丫头片子,终于是舍得回来了?”
视线在王母和王建国身上扫了个来回,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句:“这是找帮手来了?这是想把我这个老太婆怎么着啊?”
王母闻言,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皱,但碍于来此的目的,她也不好开口说些什么。
心里却是暗暗想着:也难怪阿瑶在这个家里待不下去了。
老太太的名声,王母也只是听说过,这头一回见着,还真的是觉得百闻不如见面。
由此,她更加的替宋瑶感到心疼,心底暗暗发誓:等阿瑶嫁给了建国,她一定要好好对她!比对建国还好!
“老太太,你这先别忙着发火,我这儿有一件大喜事要跟你说呢。”村长面上笑呵呵,内心苦哈哈。
看老太太这样的态度,这婚事怕是有些困难了......
除了已经去学堂的宋瑞,宋家一家都聚集在了大堂内。
老太太、村长、宋父宋母这几个长辈坐在了一起,宋颂等人就站在了几人的身后。
村长虽然不是什么媒人,但也知道要提亲,就要先把老太太哄高兴了。
好话一箩筐的出来,老太太脸上总算是带了点笑。村长知道时机差不多了,轻咳了一声,就开始说起了正事:
“说起来,阿瑶今年有十九了吧?这女大十八变,阿瑶是越长越好看了,这婆家说了吗?”
宋老太太十分不屑的瞥了一眼站在宋母身后的宋瑶:“我倒是想早点给她找个婆家呢,但也要有人看得上这丫头才行啊。”
村长笑了笑,道:“老太太,我今儿个来呢,就是为了阿瑶丫头的婚事来的......”
“你是为王家来提亲的?”村长这话才说了一半,就被老太太打断了。
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这都是一只脚已经迈进棺材里的人了,这会儿哪里还看不出什么猫腻?
她就说他们老宋家和王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这母子俩上他们家做什么,原来是为了这事呢!
老太太看了看王母和王建国,眼里的嫌弃,完全没有想要掩饰的意思。
因着要来宋家提亲,王母特意换上逢年过节才穿的衣裳。
对于王母来说,已经是她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衣服了。
王建国也是如此。
可在老太太的眼里,两母子这般看着还是十分的寒酸。还不如她现在身上穿的这一件花布衫呢。
老太太的好脸色,那都是给条件和自家相当,或者比自家好的人看的。对于王家这两母子,就算是村长出面,她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人家留:
“村长,我就算是对这个孙女有意见,也不会把孙女嫁进这样的人家!他们母子连养活自己都够呛,哪有钱娶媳妇?
他们连一件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来,阿瑶嫁过去挨饿受苦吗?这事儿我老太婆是不会答应的!”
在场的人哪个不清楚老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怕宋瑶吃苦是假,没有彩礼收才是真吧?
王母满脸的尴尬,老太太说的事情虽然都是事实,但就这样被大咧咧的抖落出来,她面上还是挂不住的。
她想开口反驳,却找不出合适的话语。
而就在这时,王建国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放在了老太太的面前,只是说了一句:“这个当做彩礼,够分量吗?”
就连王母都不知道自家儿子这唱的是哪一出,更别说别人了。
老太太不以为意的打开了纸张,但下一刻,看清上面的字样之后,老太太瞬间瞪大了双眼,激动的手都有些抖了。
虽然她大字不识一个,但这样式她却是见过的,自家的那些,现在正被她压在箱底锁起来了......
怕这是王建国特意弄来糊弄她这个老婆子的,老太太把纸摊开放在桌上,往村长那边推了推:“村长,你帮忙看看,这是真的吗?”
看清了王建国拿出来当彩礼的是什么东西之后,村长也是愣了愣,随即笑道:
“老太太,你就放心吧,这上面盖的公章,做不了假的。你看王家这小子这么有诚意,就算家里穷了一些,我想阿瑶嫁过去,他也舍不得让她跟着吃苦的。”
可他心里却是有些不满的腹诽了几句:这小子也不事先跟他通个气,让他一个四十来岁的人白着急担心一场,就不会于心不安吗?
虽是这般想,但村长还是打心眼里为王建国高兴的:这小子能拿出这个,他和阿瑶的婚事,八成是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