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汉文同叶水水相对而坐,望着颇有大哥哥架势,照顾两个弟弟的王冬。
眼底呈满了欣慰。
王冬算起来,是他的徒弟,身为师傅,亲眼见证了徒弟从顽皮到懂事的过程。
怎能不欣慰。
“前两天我回去,碰到了王大娘,她直夸你呢。”
叶水水抿唇微笑,“汉文哥莫要打趣我了,我可什么也没做,这份功劳,说什么也不能抢你的。”
这倒是事实,王冬,多是他教导出来的,和她,还真没啥关系。
叶汉文无奈的摇摇头,“好好,都是我的功劳,这总成了吧。”
“本来就是你的功劳。”
兄妹俩玩笑了会,叶水水后知后觉的看出对面人的心不在焉。
不解道:“汉文哥,你怎么了?可是有话要对我说?”
叶汉文挠挠头,“被你看出来了。”
“是你表现的太明显了,说吧,你想对我说什么。”
叶汉文静默了片刻,组织了下语言,这才缓缓道出。
“是这样的,当日王大娘还提过一件事,她想,想给你保媒……”
说完,叶汉文心翼翼的观察自家妹的脸色,见她神色如常,心下微松。
接着道:“男方是王大娘的娘家侄子,比你大两岁,不介意你带着叶然,我回去让我娘打听了一番,那人长得也不错,性情也很温和,父母也都是老实巴交的老实人,上面还有个姐姐,嫁出去多年。”
“我觉得还行,妹,你看……考虑考虑?”
叶水水静静的听他把话说完,思忖了一番,确实条件不错。
而且,汉文哥既然说出了口,那么,自然是百般打听过的。
他的眼光,她还是相信的。
只不过……
叶水水叹了口气,“汉文哥,我……”
叶汉文摇头打断道:“妹,你先别急着拒绝,好好考虑考虑,你今年十五了,旭宏也和我说过,他很关心你的终身大事,还有里正和钱大娘。”
“就算是为了我们,安我们的心,答应大哥,这次好好考虑考虑,若是不行,大哥也不勉强你可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叶水水委实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只得点头应下。
见她点头,叶汉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只要答应考虑便好。
这头他还没高兴太久,那头便听自家妹妹将话题转到了自己的身上。
“汉文哥,我的事,不急的,倒是你,可有中意的人?”
叶汉文俊脸一红,恼羞成怒道:“什么中意不中意的,我现在没有成家的打算。”
“还没有成家的打算?我哥都定亲了,你比他还要大上一岁,该抓紧了。”叶水水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
既然提起来了,那势必要说个明白的。
可惜,对方不按常理出牌,本以为还要多费一番口舌,谁知道,一句话,将她噎住了。
“我知道了,我会考虑的。”
……
第二日,叶水水为她和叶然都换上了新衣裳。
叶然的衣裳,是她亲手做的,翠绿的青竹色,衬的他圆乎乎脸,更加的粉嫩可爱。
这天,里正和钱大娘也过来了。
将穿着新衣裳的叶然交给里正后,叶水水便陪着钱大娘去了集市,买菜。
叶然的生辰,自然要做顿好的。
去年,六月份的时候,收养的叶然,因后来发生的事,为了低调,七月初七的时候,并未给他过生辰。
算起来,今年,是叶然来到后,过得第一个生辰。
母女俩满载而归,回来后便去了后门的厨房。
自打墙干了后,他们便自行开火,再未让叶旭宏来送过饭。
当然,麻烦了刘嫂一个月,吃了季老先生一个月,她要表示一番的。
给刘嫂送了一两银子,至于季老先生那,叶水水给他新做了一身衣裳。
财帛季老先生不稀罕,只有她做的衣裳,还能勉强入了老先生的眼。
……
厨房里,钱大娘一边忙活着,一边同叶水水唠嗑。
说起来,母女俩也好长时间没见了,一时间说个不停。
说着说着,便说到了钱春生和钱嫂子。
“闺女,你嫂子让我给你带个话,让你有时间去回香阁一趟,说是,你们的契书到期了。”
经此一说,叶水水刚才想起这一茬来。
不但合作到期了,和回香阁的账,也有三个月没结了。
这三个月里,回香阁的伙计,每隔七天,便来盎然楼拿香膏,加上铺子里忙,这事,被她忘得一干二净。
“好,我知道了,对了大娘,您回去跟嫂子说,回香阁那边的香囊,那边收,就接着送,还能多赚一份钱。”
钱嫂子的香囊又到了旺季,不但回香阁卖火爆,盎然楼卖的也不错。
不过,盎然楼主打香膏之类的,香囊只是附带。
趁着旺季,多赚一些是一些。
“欸,我记下了,回去就跟你嫂子说,对了闺女,我听春生说,你上个月给了他五两银子,你咋给他那么多呢,你嫂子知道这事,说了他一顿。”
其实儿媳妇的原话是,他们盖房子时还欠着水水的钱。
怎好再要她的钱。
叶水水噗嗤一笑,“嫂子也真是的,那银子,是春生哥自己靠劳动赚来的,他该得。”
每隔三天,来送一次原料,有时候一次来回好几趟,现在天这么热,五两银子,并不多。
更何况,这也是他用劳动换来的。
“那也不能这么多啊。”
叶水水无奈了,“大娘,两个月五两银子,这还多吗?更何况,铺子里的生意越发的好了,这也有春生哥的一份功劳。”
钱大娘沉默了,她怎么会听不出来闺女的用意。
说白了,就是想让儿子一家的日子过好点。
好似看出大娘在想什么,叶水水腆着笑脸蹭过去,抱住大娘的胳膊。
“大娘,我是您和里正的女儿,春生哥是我哥,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怎能说两家话呢。”
一家人,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她永远也忘不了,里正一家对她的恩情。
永远也忘不了,在他们兄妹最艰难的时候,是钱春生赶着牛车驮着哥哥来镇上看病。
永远也忘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