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家里的娘几个怎么样,再说刘承柱,骑着摩托车往老屯去,权当是散心了,就算是在家面对着王芝那张脸他也是高兴不起来。不说破的时候刘承柱还能骗骗自己大家都不知道,他原本也没想发生什么,只是看着王翠的感觉很好,很想和她说说话,王翠是真的很温柔,长得也好,欣赏罢了,哪有那么多的事。
只是一旦被人说破,就好像是自己的脸面被别人看穿了侮辱了一样,是大家想的太多,自己很单纯。刘承柱没有深入发展的想法,也知道不可能,有贼心没贼胆说的就是这样的人,他仅仅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私心。
可是现实还是打破了自己的宁静,他感觉自己现在特别苦闷。
到了老屯,他还是先到了二姑家,这次是空着手来的,走的时候太气忘了带钱。大门是开着的,狗也没在门口拴着,这倒是方便了刘承柱,停好车直接进屋了。屋子里好像挺热闹,应该是家里来人了,正在说话。
“亲家,你放心,我会好好看着这小子,好好对小琴,不犯浑。”二姑笑呵呵的声音传到了正推门而入的刘承柱的耳朵里。
“还挺热闹的啊,这么多人呢。”刘承柱先笑着说话。
“哎呀,承柱来啦,快进屋坐这,你来的赶巧了,今中午咱们做好吃的。”二姑还是那么热情。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你老叔也在,我亲家也在,再加上你来了,就更好了。”
“瞧我光顾着高兴,都没打招呼,大叔好,老叔好。”刘承柱这人惯会戴上代表着亲近和欢喜的面具,展示给别人自己的友善,通常不了解他的人都会被他欺骗出初次见面的好感。
“承柱也好啊,倒是有好几年没见了。”二姑的亲家也是个朴实的农民,说话永远都是带着笑的,倒是很少能看见他脾气。
刘承柱是不指望老叔能和他打招呼了,只要不怼自己就不错了。老叔淡淡的瞟了他一眼,没做声。
大概已经习惯被这样对待了,刘承柱倒是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感觉。长辈就是长辈,有什么不满你也得憋着,刘承柱最开始还难得的叛逆一把,和老叔犟嘴过,最后被老叔收拾的很惨。
“是啊,大叔和大婶的身体都挺好的,家里也挺好啊。”
“都挺好,身体还不错,能干几年。”
“那就好,身体好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二姑,表弟和弟妹去哪了?孩子也没在家啊。”
“于聪和媳妇骑车去镇里买菜了,孩子都在那屋看电视呢,叫也不过来啊。”
“小孩子嘛,和咱们有啥话说,还不如看电视有意思是吧。”
“你这话说得对,在我们家那时候也是天天看,说还不听呢。”大叔笑呵呵的说。
“行,承柱陪着大叔和老叔坐坐,我去厨房把饭蒸上。”
屋里刘承柱和大叔相谈甚欢,老叔坐在一边抽烟,时不时搭几句话。
王芝没有吃午饭,没有胃口吃不下,就坐在炕边看着几个孩子吃饭。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要做什么,和刘承柱吵也吵了,打也打了,似乎没效果。找王翠?有什么理由找人家呢,说白了人家也没干什么,说破天也就是没和刘承柱保持距离。找人诉诉苦?找谁说呢,还不够丢人的,她不觉得是自己敏感,可偏偏大家都觉得自己小题大做,劝着的话都是“好好过,和和气气的,有什么过不去的”,再者就算是有人相信你说的话,也是拿你当傻子看的,家丑还往外杨。
什么都能过去,就是自己心里这一关难过。想装作若无其事但是咽不下这口气,想追根究底也拿不出像样的证据,只能嘴里嘲讽几句骂骂人泄泄愤,对脸皮厚的人来说啥用都没有。说来说去,最痛苦的还是自己。自己的枷锁最难挣脱,尤其是还带着几个“拖油瓶”,扔又舍不得,带着还难受。
估计不会有人同情王芝,庸人自扰都是自己选的,也许只有她自己在伤春悲秋,慨叹命运的艰难吧。关心者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看热闹的主。
孩子们吃完饭,打算午睡一会,王芝没事干,看了看炕上的蛋,到现在为止都还挺好的,她打算去看看老妈,早上看王翠和孩子没在家,老妈应该也不会在家,去大嫂家看看。
看了看孩子都盖好了被子,屋子里也没什么不妥的,王芝换了衣服就出门了,屋后村子里安静了不少,大概睡午觉的很多吧,王芝也没想老妈到底睡没睡,一门心思的往大嫂家去了。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