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了一会王芝就回去了,她是和大嫂真的没啥说的,还不想听她说别人家的事,自己家的事都管不过来,别人人家的事了,没那闲心掺和。
所以王芝在村里的消息比较闭塞,都是人家都知道的她后来才知道,她对这些不感冒,还是在家里更自由。
王芝到家里又到后院子看了看土豆,其实早应该整了,不过想要它们再长长就没弄,这会秧枯的差不多了,正好。
进屋又给鸡鸭鹅切点菜,才坐下来看会电视。
刘承柱这几天都在帮工,好多人家都在整房子,也有人问他,什么时候盖房子,刘承柱就是笑笑也不说话,他也说不出来什么,手里是一点余钱都没有,拿啥盖房子啊,谁能借他们这么多钱,根本不可能,走一步看一步吧,有就先住着,没有再说吧。
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刘承柱觉得自己目前过得挺好的,有吃有喝兜里有钱玩就行了。想那么多还不能解决有啥用呢,所以在这点上他和王芝就不一样,他觉得王芝很没意思,活的太郁闷,心里想的都是坏事,一说话也是担心这担心那,他不愿意听所以就不和王芝说话,或者说不重要的话。
两个人的关系就此疏远,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所谓的感情,现在能凑在一起生活,也是各自的权宜之计和无奈的选择吧。因为孩子捆绑在有一起的不在少数,其中的不幸福各有各的感悟。
这几天刘承柱也是累很了,吃完饭回到家洗个脚就睡觉了,也没和王芝说几句话,刘承柱睡觉的时候家里不能有大声音,所以只要一发现他要睡觉了,王芝和孩子们就降低音量,尽可能不出声。
从这些小细节里足以看出刘承柱的“大家长”的地位,说一不二,也很少听人劝,孩子们也从不和他开玩笑,赶上脸上笑容多的时候能放心的多玩一会,斯有和爸爸之间的相处不冷不热的,几乎没有开心的时候。
而且家里们除了过年好像没有过特殊的日子了,无论是王芝还是刘承柱的生日还有几个孩子的,没有过过,其他的节日更是如此,没有条件也不讲究,所以被当做了普通的日子过去了。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就算到了那一天大家也是会忘记的。
没有所谓的礼物和祝福语,可能这些都包含在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中了,王芝对孩子的爱是默默的守护,不会讲出来,也不会想着回报,即使现在孩子们还不理解,但是对王芝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喜爱感。
土豆在第二天吃完早饭的时候娘几个就去收了,还是王芝和斯宇负责薅秧,带出来的土豆斯如和斯有负责捡到筐里,等着清理一遍之后,再去查缺补漏,争取一个不剩。今年的土豆长得还不错,个头大,看着就能面,娘几个都欢快的捡着,分拣出大小,然后放到阴凉一点的地方晾着,直到表面的皮干了,再放到地窖里放好。
家里的活干完了,也就不担心和惦记了,接下来就是等着秋收到来了,这几天刘承柱没时间,等闲下来就要去收向日葵了,回来敲打出瓜子,剩下的秆和头晒干了都可以用来生火。这也是每家都会种的,因为村里人都爱吃瓜子,去谁家串门都会拿出来一笸箩瓜子招待客。
还有爆米花也是孩子们的最爱,王芝今年在园子里也种了一些粘玉米,等到冬天的时候给孩子们炒着吃,放些沙子进去炒会更酥脆,所以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出去的时候衣服兜里装的不是瓜子就是爆米花,走到哪都可以掏出来吃一点。
说是不讲卫生也好,说是大大咧咧也好,村里人的都是这样的行事,大家都习惯了,要是谁讲究起来了,大家都会避而远之不敢去打扰了,你就看谁家打扫的或是一直保持的那样干净,那么这家人绝对不是人来人往的热闹之地。
虽然现在条件好一些了但是村里人仍然没有改掉节俭和抠门的毛病,大嗓门和不敲门还是常有的事,到哪都是叽叽喳喳的,不是歧视在外面你都能看出来哪些人是村里出来的,透着一股子乡土气息,就像是武丽和陈三媳妇的打扮,极力撵着城里人的流行,最后搞的城里人看不上村里人也嫌弃的结果。
其实老实本分的做真实的自己也说不上是坏事,最起码落得个诚实和表里如一的评价,或许也会好骗或许容易交到朋友,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要学会甄选和珍惜。
说起来气质、学识和见识多多少少和家学家世都有关系,温饱都不能解决拿什么来学习和修炼自己呢,所以穷人的孩子比不得有钱的孩子,起跑线都不一样,差距也很大,你都能看到感觉到这种明显的差距,所以很多乡下孩子面对城市的时候都充满了恐惧和向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当然什么事情也不能看的太绝望,没那么大欲望也就没那么多追求,没那么多追求也就活的很简单。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