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有点冷,但是集市上的人还是不少。都是附近村镇的乡民,每逢大集市不仅品种齐全,而且还可以讲价便宜很多,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这边买东西。
这个时间正是人多的时段,有点拥挤,王岚、邓义还看见了好多熟识的人,不时就有人打招呼。
二姐先带着王芝和刘承柱去买电线和灯泡,因为王岚和邓义都认识店家,所以价格上很实惠。之后都只是闲逛,看见用的上的也会买上一些。最后王芝又买了几件小物件,都是家里厨房用的上的。王岚买了一些蔬菜和水果,一行人就准备往家走了。
“还有这么多的好吃的,不给孩子买点回去啊。”王岚看见路边上卖的吃的对王芝说。
“不买了,他们都那么大了,用不着吃这些东西。”
“那我给我们家孩子买点,你们往前走吧,一会在路口那等着我就行了。”王岚这句话是对着三个人说的。
“等你一会呗。”邓义说。
“不用,你领着三妹和妹夫先走,这边人多怪挤的,在前面等我,我一会就过来。”王岚催促着邓义。
“行,也不知道发的什么疯,你自己在这排吧,我们可走了。”
“走吧,咱们去前面的路口。”邓义等着王芝两口子走了。
王岚在卖糕点和烧烤的地方停住了,之所以打发其他人走,主要她是想给三妹家的孩子买点吃的,如果要三妹知道了少不了一顿唠叨,所以自己就先斩后奏,反正钱也花了吃的也买了,总不能退回去不要吧。
看着王岚拎着一大堆吃的,王芝才后知后觉,“敢情让我们在这等着,你去买好吃的了,这都是给谁吃的啊?”
“咱们俩家的小孩的,都有份。”
“我都说了不给买,你还买!”
“你不买,你还能拦着我花钱啊,你说了可不算啊。”
“买就买了,回去吃呗,再说孩子们肯定高兴。”邓义在旁边说。
“行了,咱回吧,不都买完了么。”刘承柱也说。
“这回全完事了,咱们走吧。”王岚拎着东西走在前面。
王芝知道二姐是为自己好,可是经常是这样一味的“拿”,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二姐就算有钱,也不能这样为自己花。要是王岚知道王芝的想法,肯定会笑过去,王芝就是心思太重,想的太多,自己以为的就当做事实真相了。
到了家里,王岚就开始分配,不管大小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也不管三妹的想法,直接强硬的放到她的袋子里。好吧,因为一点吃的推来推去也实在不好看,大不了以后自己宽裕了再加倍给予吧。
刘承柱和王芝在二姐家闲聊了几句,就要回去了,三个孩子在家多少有些担心,
“对了,你们家几个孩子又换学校了?”二姐似乎很关心这个问题。
“换了,等下半年开学再去。”
“这不是耽误孩子学习进度么,总是落课程,能跟上么?”
“这个我们不担心,几个孩子心里有数,他们自己学去吧。”
刘承柱听到关于孩子学习的话题,就来劲了。“他们几个根本不用管,人家天天自己就知道学习写作业,老师经常表扬呢,说起来,这几个孩子真的给我们长脸!”
“是,谁不知道你们家孩子学习厉害啊,都传遍了。”邓义也开始说。
“就是,也就这点值得炫耀一下了。”王芝笑的有点苦。
刘承柱不同意她的想法,“你说别人家能有一个学的好的就不错了,咱们家也三个,现在的投资,将来多少回报啊,往长远想,往好了想。”
王岚和邓义点头,王岚说:“我同意承柱说的,我们家老大下半年要不念了,才十几岁,你说不念书干啥去吧。”想起这个王岚就发愁,油盐不进,咋说都没用,孩子不听你的啊。
邓义想起来就火大,“邓玉阳就是欠揍,不想念书了,学的不好,下来打工干活去,累不死他!”
“玉阳不想念了?因为啥啊?”王芝问。
“谁知道,你姐夫也没少揍他,要不然现在就要下来了,后来说念完这学期拉倒,死倔的脾气,和你姐夫一样,咋打都不吭声,硬挺着。”
王岚想起来大儿子的模样,也感觉很心疼,可孩子铁了心了,还说不后悔不埋怨,这当爹妈的能说啥,只能说不是读书的那块料,逃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喽。
“我们也不管了,自己下来的,谁也怨不着,以后的路自己走吧。”知道劝不住邓义也放弃了,邓玉阳在学校就是混时间,学校和老师也不管了。
刘承柱和王芝都沉默了下来,有条件的人家孩子不愿意念书,这条件差的孩子还喜欢念书。
“我们家老二也够呛,不爱学,我看啊,下来也是早晚的事。”王岚又加了一句。
“不管了,咱们做家长的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剩下的就交给孩子了,问心无愧就行呗。”邓义总结。
“是这个道理。”刘承柱也同意。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