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坐在那生闷气,她更多生的是自己的气,只是拿孩子撒气罢了。老妈终于还是从自己兜里掏钱了,这是王芝极为排斥的事情,今天就这么突然的发生了。
平复了一会,王芝问着:“斯如,你姥身体咋样?”
被点名的斯如闷闷的说:“就是瘦多了,前段时间还生病了,挺严重了,现在看着还行。”
听说老妈身体又不太好,王芝心里又是一沉,上次眼皮跳难道是因为老妈身体的事?
王芝本来想再问问,后来想象放弃了,两孩子能看出来什么呢,问下去还是白搭,哪天自己去看看吧,上次老妈病了,大哥和小弟没给信,应该是没那么严重。她哪里知道,大哥和小弟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人老了,病一次,生命力就弱几分。
午饭大家吃的很沉默,没有人说话,每人手里一个大饭包,大口的吃着。
“斯宇,作业写完了?”
听见妈妈的问话,斯宇还有点别扭,“写完了。”
“你一会跟着我去收拾园子,斯如和斯有捡桌子、刷碗。”
“嗯。”斯宇答了一声,然后咬饭包的口更大了,脸上的表情也生动了一些。
其实家人之间就是这样的,产生了矛盾和问题,不一定要把抱歉说出口,一个眼神和一句话,就能瓦解不愉快。
这样的不愉快也时有发生,只不过家人不会放在心里,也不会因此记恨。
不过爸爸和妈妈在孩子们心里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对爸爸抱着敬畏心和敬爱心的同时多了很多隔阂和疏离,这里面尤属斯有最严重,心里面的想法最复杂。
斯宇和斯如对着爸爸还抱有期待和亲近,只不过随着他外出打工离家这么久,加上她们后来听说的、知道的不少事情,都让这份单纯的“爱”薄弱了很多。
不用说也知道,爸爸快要回来了,毕竟出去种菜也是按着季节来的,算着时间啊,最多还有一个月爸爸也会到家了。
这之后,斯宇每天中午都去二姨家吃午饭,刚开始的几天她还是很害羞,每次都吃不饱饭,匆匆吃了一碗,就放下了筷子。吃完饭她就帮着二姨收拾桌子,扫地、刷碗,不让干也抢着干,就是这么实在。等收拾完了,再赶去学校上课。
经过这些日子,她知道了班里的女学霸的家在哪,她经常从她家门前路过,两个人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时常会聊天。那个看着疲坏的徐涛,也在他亲戚家吃饭,因为好几个中午斯宇都走在他的身后,两人没有交谈。
中间王芝又去富源看了一次老妈,拎了一些鸡蛋。看见本人了,心里才狠狠的松了一口气,那时候的担忧这才放下。
十一的时候,学校给同学们放了七天假,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更多的是帮家里干农活。同样的作业多到爆炸,写的背的都不少。
为了后面更好的帮家里干活,孩子们一放假就开始写作业,贪着黑就把作业完成了,剩下背诵的部分只有要有时间就开始。
对于孩子们功课上面的事,王芝不懂也从不干预,最多就是问问作业完美完成的话。
放假第五天开始干地里的活,王芝和斯宇拿大头,斯如和斯有跟在后面扒玉米。所有的程序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都有了变化,斯宇大了,跟着妈妈拿起了镰刀,斯如和斯有成了主力军。
一家人每天和村里人一样,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孩子们忍着困意,撑着疲惫的身躯,爬起来干活,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理解了大人的辛苦和不容易。
好不容易熬到了开学,可家里的地又剩下妈妈一个人忙活了,一片地还没有干出一半的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全部收完。
妈妈每天都很忙碌,自然家里的活就落到了几个孩子身上,斯宇中午回不来,斯如就跟着做饭,喂院里的几十张嘴。
这场秋收最后还是在亲戚的帮助下完成的,大舅和老舅收的尾,二姨和姨夫还带着两个儿子,抽了两天时间过来。
所以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能伸出的手该是多温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