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托妻献子(九千字,求月票)
作者:庚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344

九千字大章节奉上,拜求月票十张!

++++++++++++++++++++++++++++++

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碧波泛动。..

这是极好的一天,阳光明媚,碧空万里无云,也是荆南少有的好天气。

曹朋登上一叶扁舟,朝着洞庭湖驶去。湖岸上,正等人忧心忡忡,可是却又无阻止曹朋。

此去赴宴,曹朋只带王双一人。

如此惊人决断,也使得正等人心惊肉跳。

“大都督怎可孤身前往?”

“有何不成?”

“那太史慈万一有诈,岂不是很危险?”

曹朋回答说:“太史子义,君子也!他既然专程相邀,想来也是有事商议。我此去,断无危险,无需担忧。若你们担忧,可令杜伯侯率船队出寨,随时可以支援,我一人去,已足够。”

正等人劝说多时,也无改变曹朋的决定。

就这样,曹朋带着王双直奔君山标的目的。大约距离水寨八十里左右,就看到一艘楼船停泊在湖中央。

楼船上,旌旗飘扬。

上书‘建昌,太史’四个大字。

这建昌,是太史慈的官位。而今他官拜建昌都尉,故而也有人称号太史慈为太史建昌。此时,楼船上的江东戎马,也发现了曹朋的踪迹。太史慈亲自到甲板上迎接,不过当他看到只有曹朋一人时,也不由一怔。

“父亲,那曹朋只一人,正可趁机将他……”

“住口!”

太史慈大怒,呵道:“我今日宴请曹都督,不过是仰慕其人。

他信我,所以才孤身前来,我又怎能背信弃义?此种事情,非大丈夫所为,元复休要再言。”

说话的少年,名叫太史亨,表字元复。

他是太史慈的儿子,年十五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此次太史慈来到罗县,太史亨随军而来,听候调遣。他得太史慈真传,尤其擅长水战,是江东二代门生傍边的翘楚人物。

太史亨面红耳赤,默默退下。

太史慈却突然道:“元复,除一应梅香,所有人都给我下船,后退三十里。”

“啊?”

“曹朋孤身前来,而我这边却带着戎马,岂不是弱了气势?”

太史亨有点担忧,但也知道,太史慈属于那种一旦拿定了主意,决然不会轻易改变的人。无奈之下,太史亨只得应命,忙把船上的军卒召集起来,迅速撤离,登上小船后撤了三十里。

与此同时,曹朋也来到了楼船下。

有人送下舷梯,他迈步登上了楼船。

就见船上虽旌旗林立,却无一兵一卒。几十个美婢,恭恭敬敬在楼船上侯立。当曹朋登上楼船的时候,美婢纷繁行礼。

一个身高大约在180公分左右的男子,站在甲板上。

只见这人,年约四旬上下,生的面如粉玉,颌下一部美髯。

“曹都督。”

“太史将军?”

曹朋和太史慈,是第一次见面,彼此禁不住都感到有些受惊。

太史慈感叹曹朋的年轻……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模样。似自己在曹朋现在这个年纪,还在四处游历。可是,曹朋已经成为天下闻名的名士,更是督镇一方的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而曹朋呢,却感慨太史慈儒雅之气。

乍看上去,他不像武将,更似一个饱学之士。

谁又能想到,这个人在十几年前,单人独骑应战孙策,大战神亭岭下,从此威名远扬呢?

太史慈和曹朋,对彼此的感官都不差。

特别是见到船上没有兵卒,曹朋立刻明白了其中奇妙。

“曹都督,酒宴已经摆好,请上座。”

泛舟洞庭湖,所用食材,也都是洞庭湖的特产。很快的,鱼虾摆放案前,更有美酒奉上。

一旁美婢,走向丝竹管乐。

歌声在湖面上回荡,久久不息……

“曹都督,而今荆南战事已经平靖,慈克日也将退守柴桑。”

“那就预祝太史将军,鹏程万里!”

太史慈没有拐弯抹角,直问曹朋道:“今日慈冒昧相邀,实为两件事情。一来,请教都督,周泰可否释回?”

而今周泰,依旧是曹朋的阶下囚,被看押在汉寿城中。

这家伙就好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软硬不吃。曹朋呢,倒也没有为难周泰,好酒好肉的伺候着。可是周泰每顿必醉,喝醉了就破口大骂,骂曹操、骂曹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一开始,曹朋还想招揽这人。

可看这样子,就知道没那么容易。

于是,曹朋索性不再理睬周泰。归正到最后,是杀还是放,由曹操决断,和曹朋没有关系。

“周幼平在汉寿,可是没有半点委屈。

却是我和荀侍中,快要被他骂惨了……至于是否能释回,非我可以决断。这件事情,需要丞相做主。而今吴侯使团已经抵达西陵,想必会与丞相商议此事。若丞相同意放人,我二话不说,绝不会阻拦;可是如果丞相不合意,那我也没有办。我可以包管,绝不会让周幼平受半点委屈。但最终的结果,还要看张长史和我家丞相商议结果,还请子义宽恕则个。”

太史慈,缄默了!

曹朋说的合情合理,没有半点毛病。

没错,曹朋昔时曾私纵吕布家人,那是因为吕布的家人,待他有恩。

周泰和曹朋没有半点关系,并且相互敌对。这种事情,简直不是曹朋可以做主,他倒也不是推脱之言。

“丞相,要取江东吗?”

“啊?”

曹朋一怔,愕然抬头,向太史慈看去。

太史慈微微一笑,“而今丞相虽与吴侯亲善,可是这一战,却在所难免。

这个结果,你清楚,我也清楚,大家都明白……而今曹丞相迟迟不消兵,是因为水军不堪大用;而吴侯迟迟不肯渡江而战,也是因为步军无与丞相在陆上争锋。丞相也好,吴侯也罢,早晚必有一战。这一山不容二虎,江山历来都是属于一人……到时候,必有恶战。”

曹朋笑了!

目光灼灼,他看着太史慈,片刻后突然道:“子义欲除我而后快乎?”

太史慈一怔,旋即仰天大笑。

“我若取你性命,必在两军阵前。

宵小手段,慈尚不屑为之。不过,今日你我在此把酒言欢,来日若对垒两军阵前,某必不手下留情。”

“若如此,我也不会心慈手软。”

曹朋说着,话锋一转,“不过,想来你我交手的机会,怕是不多了。”

“哦?”

“我要回去了!”

“回哪里?”

“许都!”

曹朋恍如自言自语,“打打杀杀两载又两载,每日里勾心斗角,终究是有些累了。我孩子自降生,就少和我团聚。此次吴侯使团商议结束,我也准备向丞相请辞,会许都好生休养一段日子。”

“年纪轻轻,何故如此消沉?”

“张弛有度,方是上上之选。”

太史慈和曹朋相视,蓦地大笑起来。

在这一刻,两人虽差着十几岁的年纪,却好像至交好友。

“对了,子义的第二件事,又是什么?”

太史慈脸上,却露出了为难之色。

他犹豫了一下,一咬牙,起身来到楼船舱门外,恭声道:“嫂嫂,尚香,绍儿……你们出来吧。”

说话间,从船舱中走出几个人。

四女一男,其中还是小女孩儿。( 更新本书最新章节)那男子,其实不过是个少年,看年纪也就是十二三岁,生的虎头虎脑,颇有几分英武之气。曹朋眼睛一眯,只觉得那少年似乎有些眼熟,却想不出来历。

剩下两个女子,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生的花容月貌,极为美艳。

眉宇间,有一种抑郁之色,令人更感几分怜惜;而她旁边的女子,约二十出头,却是飒爽英姿,颇有大丈夫气。

一身火红的衣裙,陪衬出婀娜曲线。

该凸的处所凸,该凹的处所凹,颇让人感到心动。

这少女,好像也挺面熟。

“子义,这是……”

不等太史慈开口,却听少女道:“小贼,可还记得我吗?”

我和你很熟吗?

居然叫我‘小贼’。

这称号,而今可是很少有人用。除关羽敢当面骂他之外,似乎还无人敢在曹朋面前出口。

而少女口中的‘小贼’,和关羽所骂的‘小贼’,似乎又不是一个意思。

带着几分刁蛮,却隐隐有一种熟悉,似乎曾有人这么称号过他。

“尚香,不得无礼。”

“孙尚香……你这刁蛮娘们儿。”

曹朋听到太史慈的称号,脑海中灵光一闪,恍如一下子又回到十年前,与荀衍出使江东,在吴侯府中,所遇到的那个刁蛮少女。几乎是脱口而出,令孙尚香马上勃然大怒,犹如一头小老虎般,做势就要扑上去。幸好她身边的女子,死死把她拉着,才没有令势态更恶化。

太史慈愕然道:“都督认得尚香。”

“小贼,我说过的,我早晚会找你算账。”

孙尚香咬牙切齿,看着曹朋骂道。

一晃,十余年。

昔时那个跟在荀衍身后的小童子,却不想如今已成为盖世的豪杰。

孙尚香至今仍记得,曹朋那时候是如何削了她的面子。每每想起,她总忍不住会咬牙切齿。

可偏偏,怎么也忘不了那个刁蛮小子。

生平第一次被人骂,第一次被人打,第一次被人羞辱……

后来听说,昔时那个小童子,其实姓曹,是曹操的族侄。再往后,小贼以三篇蒙文而享誉天下,成为大名鼎鼎的名士。他所做的陋室铭、爱莲说,被许多人传唱。就连周瑜和鲁肃那种性子高傲的人,也是赞不断口。孙尚香渐渐长大了,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但每次有人来说亲,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把那小贼拿出来,和对方比较……结果,至今仍小姑独处。

‘刁蛮娘们儿’!

好难听的话语……

可不知为何,孙尚香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小贼却是好记性,却还记得本姑娘。

一旁大乔夫人和太史慈,以及孙绍看着两人,有些目瞪口呆。

对孙尚香和曹朋之间的那一段冲突,很少有人知道。那时除孙策和荀衍,也没有其他人留意。

孙策死后,这段往事,也就更不为人所知。

看着这刁蛮女子,曹朋忍不住笑了!

“刁蛮丫头,而今还是这么刁蛮,小心嫁不出去。”

“要你管!”

孙尚香的脸,蓦地羞红。

太史慈苦笑道:“没想到都督和尚香认识,倒也少了许多麻烦。

都督,我来为你介绍,此伯符之妻,乔夫人;这是伯符之子,名叫孙绍。她们是伯符和夫人之女,都是伯符的血脉。我今日请都督来,还有一事奉求,就是希望都督,能够照拂她们。”

“啊?”

曹朋马上懵了!

这可是托妻献子,问题是我和你们有这么好的交情吗?

“我也知道,这样做有些冒昧,可我却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人可以托付。

都督乃君子,有季布之风。所以,只好冒昧相请,希望都督莫怪!至于这其中内情,实一言难尽。若非不得已,慈亦不会麻烦都督。固然,若都督实在是为难,权作慈未曾言语。”

曹朋看了看乔夫人,又看了看孙尚香。

最后,目光落在了那兄妹三人身上……

其中一女,应该是历史上陆逊的妻子吧。不过现在看上去,好像还没有张开,是个黄毛丫头。

“子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史将军,曹都督,不若先坐下说话。”

乔夫人突然开口,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口音,颇为悦耳。

于是,曹朋和太史慈坐下,却把上首位置,交给了乔夫人一家。

事情很是简单!

依照乔夫人的说,孙权得孙策之命,而登上了吴侯之位。依照那时孙策的遗嘱,待孙权死后,需要还政孙绍。而那时候,孙绍年纪也大了,正是执掌东吴的合适人选。可是孙权却不太愿意,对孙绍极为忌惮。概况上,他对孙策的骨血是很是珍惜,还把祖宅让出来……

可问题是,富春偏远,远离江东政治中心。

说是在那里生活,倒不如说是被软禁起来。

曹操欲与孙权联姻,孙权准备把孙绍送去许都当质子。

孙绍也是有性格的人,自然不堪受孙权左右,于是在孙尚香的帮忙下,一行人逃离了富春。

可是离开富春,又能去何处?

依照孙绍的想,是隐姓埋名,在曹军里效力。

可孙尚香却不合意:你好歹也是江东小霸王之子,怎能从一个小卒坐起?

于是在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乔夫人等人决定,先找太史慈。太史慈和孙策极为亲近,并且又掌握戎马,有一定的实权。而太史慈在得知乔夫人一家的想之后,也认为可行。他很清楚,孙绍留在江东,早晚被孙权弄死。这一点,太史慈清楚,江东群臣,也都是心知肚明。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曹朋能够托付。

于是就有了今天,太史慈邀请曹朋的举动。

曹朋闻听,不由苦笑。

“子义,你却是给了我一大麻烦。

而今丞相正与吴侯谈判,若吴侯知晓……刁蛮丫头住嘴,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亦敬重伯符,可惜英年早逝。这样吧,既然子义你说了,若夫人你们信得过我,且随我回去。另外我不敢说,但保你一家太平,当无任何问题。至于将来……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而今谁也说不清楚。你们就先随我去都督府住下,待过些时日,和我一同返回荥阳,也能彼此照拂。

刁蛮丫头,如此你可满意?”

孙尚香脸一红,低垂螓首。

太史慈则起身躬身一礼,“都督大义,慈必牢记。”

“却是烦劳都督。”

乔夫人也盈盈一拜。

春衫正薄,露出修长而性感的白净颈子。随着她盈盈一拜,却可以看到那一抹隐约沟壑。

不负江东二乔之名!

曹朋心中感慨,连忙起身还礼。

+++++++++++++++++++++++++++++++++++++++++

太史慈送曹朋返回水寨,与此同时,王双也放出鸣镝。

杜畿驾一艘楼船,缓缓行来。两艘船交触,曹朋让孙尚香等人先行登船,而后与太史慈拱手作别。

对突然多出来的美艳女子,杜畿心里很奇怪。

不过,他没有询问,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不需要他去过问。

这也是曹朋最为欣赏杜畿的一点。

“伯侯,请夫人她们先进船舱。过一会儿我会先下船,与孝直他们汇合。等我们离开之后,你让王双带着她们,直奔都督府就是……这事情一言难尽,若有机会,我自与你说明白。”

杜畿嘿嘿一笑,“那倒不消。

只是公子,好福气啊……”

看着杜畿那满脸,曹朋立刻就知道,这厮想歪了。

“你……算了算了,随你怎么想。

记住,这件事禁绝任何人知道,要小心保密。”

“卑职省得!”

“另外,我听人说,蔡瑁可能要被免职水军大都督的职务。

至于新任都督的人选,还不是很清楚。我本属意与你,可你资历究竟结果太浅,恐怕难以服众。所以估计这一次,你怕是当不得这大都督。不过我会设,为你保存洞庭湖水军……过些时日,待江东水军撤离,你就率部驻扎城陵矶,三江口。至于这大都督的人选,我一有消息,自会通知。

但在这之前,你要设给我监视蔡瑁水军消息。

如果那家伙有异动,就配合徐公明,把他干失落……绝不成以令水军,产生什么变故。”

“末将,明白!”

曹朋点颔首,走上了甲板。

此时,天将晚,夕阳西下。

太史慈的座船,正缓缓离去,朝着罗县标的目的行进。

孤帆远影碧山尽!

曹朋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么一句诗词。

对太史慈,他极为欣赏。可是他却不知道,日后是否还有机会,和太史慈似今日这样,开怀畅饮。

历史上,太史慈是什么时候死得?

曹朋已经记不清楚了!

但想来,业已不远……

对了,如果免职了蔡瑁,曹操又会让什么人,统领水军?

++++++++++++++++++++++++++++++++++++++++++++++++++++++++++++

回到汉寿之后,曹朋神不知鬼不觉,将乔夫人孙尚香一家接进了都督府。

这都督府的面积很大,放置一家人,倒也是轻而易举。不过,大乔夫人的心情似乎其实不太好。想想也是,自己丈夫一下的江东,而今却不得不背井离乡,投奔仇敌的呵护。这换成谁,城市感觉别扭。好在,有孙尚香和孙绍陪伴,大乔夫人倒也不至于,太过于哀痛难过。

是夜,曹朋在府中设下家宴。

“夫人,不知日后,有什么筹算?”

大乔夫人回道:“妾身但求安平稳稳,便满足了。

只是绍儿……绍方十三,却要隐姓埋名,实非好事。他从小希望能效仿吴侯,做那开疆扩土的伟业。若是都督便利,请能与绍些照顾。妾身母女,感激不尽……”

“曹阿福,我听说你身边不是有一支牙兵,名叫白驼兵?”

“啊,正是!”

孙尚香却是不客气,直接唤曹朋乳名。

这让曹朋,颇有些哭笑不得,但同时,又感觉很是亲近。

于是歪着头问道:“怎滴,你想要一头白骆驼吗?”

“可以吗?”

孙尚香的眼睛,蓦地一下子就亮了。

“这有何难,回头我派人告诉广元,让他从西域寻一匹凉山白驼,送你当坐骑。

我告诉你,那凉山白驼在西域可是颇为珍贵,行走如风,速度奇快,并且耐力也很是强……”

孙尚香笑得眼眉儿弯弯,好像弯月一般悦耳。

她拉着曹朋的袖子,连声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就要那凉山白驼。”

一双柔荑温软,少女的体香如兰似麝,令人陶醉。

大乔夫人突然笑了!

“母亲,何故失笑?”

“我在笑你姑姑……在江东时,从不假颜色,原来早有心上人。”

孙绍一怔,“你是说……”

“好了,莫要呱噪。

既然你决定抛开孙家,建立业。以后跟随都督,可要听话才是,莫再使你那少爷的脾气。”

“嗯!”

孙绍,的点了颔首。

与此同时,孙尚香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曹阿福,你又欺负我……我刚才问你白驼兵的事情,你怎么突然给我扯到了凉山白驼?”

“是你自己要说的。”

“好吧,那我想绍加入你白驼兵,可不成以?”

曹朋目光向孙绍扫去,孙绍不由自主的一挺胸膛。

这小老虎,却是颇有乃父之风。那时第一次见他,感觉眼熟,恐怕也是因为他长得与孙策很相像。

“白驼兵,只怕有些难度。”

“为什么?”

“我白驼兵要求很高,必须二十以上,三十以下,方可进入。

孙公子方十三,虽体格健壮,却承担不了白驼兵的日常操练。况且,他现在正是长身体之时,过早参军,与他成长却无好处。我的意思,绍应该先念书,好好习武。待他长大一些,我可以让他随我一起,增加些历练。对了,我有一个外甥,名叫邓艾,与绍同龄。另外伯侯之子杜恕,业已十一,和院。且让孙公子和他们一起,现在学院就学。待时机成熟,我自会予以放置。不过现在,却真的不是太合适……”

孙绍,有些失望。

可大乔夫人,却不由眼睛一亮。

荥阳书院虽说刚刚创建,但名声已经宣扬开来。

据说里面聚集了一大批当世饱学之士,连江东也有所听闻。

最重要的,是曹朋刚才说的那三个人。一个是曹朋的外甥,一个是曹朋的门生,还有一个是曹朋心腹爱将之子。岂不是说,孙绍和他们一起,必定会获得曹朋的关照?大乔夫人也是个伶俐之人,眼珠子一转,马上计上心来。

“我听闻都督才学过人,乃当世之大儒。

绍自有孤苦,伯符走的早,以至于他未得太多教诲。妾身大胆相求,让绍拜入都督门下,也可以学的一技防身。”

“这个……”

曹朋有些犹豫。

前世,他挺喜欢孙策。

固然了,对江东二乔,也就久闻大名。

可是收孙绍为门生,却有些为难。不管怎么说,孙绍是孙策的儿子,更是从孙权手里逃出来。如果被人知晓,恐怕少不得一番麻烦。可是,迎着大乔夫人那似水眸光的哀怨,曹朋实在是不忍拒绝。

“若是公子不嫌弃,此朋之幸。”

“绍,快起来拜师。”

大乔夫人喜出望外,忙拉着孙绍,与曹朋行拜师礼。

乱了,真的是乱了!

蔡文姬的儿子成了自己的门生也就罢了,而今又多了一个孙绍;对了,还有一个刘琮,这可真是有点混乱。但既然已经承诺下来,曹朋自然也不会改口,于是欣然受了孙绍这拜师礼。

+++++++++++++++++++++++++++++++++++++++++++++++++++++++++++

建安十三年四月中,张纮率江东使团,抵达西陵县。

庞山民也已经抵达西陵,负责接待张纮一行。随后,曹操在行营之中,设宴招待张纮一行人。

第二天,双方开始了一场极为艰苦的谈判和商量。

孙权要求,曹操让出荆南二郡,也就是零陵和桂阳两郡。这是当初刘备开出的条件,而今刘备已难成气候,孙权却不会把这即将到手的两块土地,再让出去。可曹操却坚决不肯,他愿意把零陵让给孙权,却又不符合孙权来到利益。究竟结果,零陵距离江东,尚隔着一个桂阳。

一连十天,双方争执不断。

最终,还是荀彧提议,同意让出桂阳,但不会交出零陵。

不过,作为抵偿,曹操可以让出下雉,允许江东戎马在下雉驻军。虽说下雉只是一个县镇,却是江夏郡的要地。同时对江东而言,下雉犹如柴桑门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能获得下雉,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这样,张纮派人前往吴郡请示,但基本上告竣协议。

之后,曹操暗示,愿意释放周泰等江东将领。

但太史慈必须撤出罗县,江东水军也要撤离泊罗渊。

这一点,张纮没有纠缠,很是爽快的应下。究竟结果,下隽被曹操占领之后,太史慈所部,如同一支孤军,继续留在罗县,已没有意义……

整整十五天的商量,双方终于告竣了约定。

随后,曹操命曹朋释放周泰,而太史慈所部,必须要五月末,撤离长沙郡。

这次谈判,没有人理会长沙郡的刘备,会是怎样一个态度。事实上,打到了这个境界,刘备已经是山穷水尽。孙权得了桂阳,也能给予刘备一定水平的援助。固然了,这种筹算,大家心知肚明,没需要挂在嘴上。

建安十三年五月,曹朋释放周泰。

不过在当天,他就接到了命令,让他马上前往西陵。

荆南战事,由徐晃接手负责,曹朋另有放置。

曹朋有些奇怪,在和徐晃交接的时候,忍不住问道:“公明,丞相让我去西陵,究竟何事?”

徐晃露出了羡慕之色,笑呵呵道:“自然是好事。”

“好事?”

“嘿嘿,还没有恭喜友学,我听说,此次丞相招你返回,确有重任。不过,不是在荆州,而是要你返回许都。”

“啊?”

虽然曹朋在内心里,早就想要返回许都。

可是曹操主动下令,却让曹朋,多几几何还是感觉有些受惊。

和徐晃交接完毕之后,曹朋命黄忠和庞德,护送大乔夫人一家人,先去襄阳。原本,曹朋希望二人能够留下来,承担重任。可是黄忠和庞德,还是希望和曹朋一起离开,对继续留在武陵,没有太大的兴趣。随同曹朋一同撤离的,还有正、张松和蒋琬三人。魏延被委任副都督,协助徐晃都督荆南战事。而杜畿呢,则继续留在洞庭湖,一方面操演水军,另一方面,监视蔡瑁的消息。

文聘王威,也将留在荆南,协助徐晃,平靖荆南。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当曹朋离开汉寿时,五溪蛮老王沙腾,带着沙摩柯从壶头山慌忙赶来。

而今,五溪蛮已经迁出壶头山,假寓山外。

曹朋命人以本地的地势,修建五溪县城,供五溪蛮人居住。

五溪蛮老王拉着曹朋的手,“若非都督,我等山蛮,又怎能沐浴天朝恩惠膏泽……都督此次离开,小王极为不舍。都督与我家沙沙,有活命之恩。愿使沙沙跟随都督,牵马缀镫,以示感激。”

让沙摩柯跟着我?

曹朋也是极为意外……

却见沙摩柯从沙腾身后走出,推金山,倒玉柱,匍匐曹朋身前,“请大都督收留。”

沙摩柯也是个高傲的性子。

而今能放下颜面,如此臣服曹朋,想必是经过一番思想争斗。

曹朋向正等人看去,却见正张松和蒋琬三人,齐刷刷颔首,示意曹朋同意这件事情……

“既然老王如此说,就让沙沙随我走吧。

不消沙沙牵马缀镫,但有曹朋一息在,绝不会让沙沙受半点委屈。他日,我必使沙沙,衣锦还乡。”

老王闻听,大喜!

这不正是他所希望的结果嘛?

五溪蛮搬出壶头山,从今以后,需要和汉家人一同生活。

如果背后没有一个靠山的话,只怕少不得要受人欺凌……

可是,如果有曹朋支持,五溪蛮人也就可以避免许多麻烦。说不定,还会获得很多照顾。

这可比跟着刘备强百倍!

那刘备虽说给了五溪蛮很多金银,可是却没有让五溪蛮人的生活,有太多实质性的转变。反却是一开始为仇敌的曹朋,在来到荆南半年的时间,开放集市,改善山蛮的生活。那些规章制度,也令山蛮安心很多。曹朋现在要走了,可是他在荆南的威望,却不会有任何减少。

+++++++++++++++++++++++++++++++++++++++++++++++++++++++++++

辞别了五溪蛮老王等人,曹朋带着正和沙摩柯,领三百飞驼兵,直奔西陵县而来。

这一路,风餐露宿,晓行夜宿。

数日后,曹朋风尘仆仆抵达西陵县城外。

可是,曹操居然已经离开西陵,领着荀彧等人,登舟往云梦泽,巡视荆南去了。

“恭喜阿福,贺喜阿福!”

留在西陵负责接待曹朋的,正是郭嘉。

曹朋愕然问道:“喜从何来?”

“呵呵,丞相下令,加阿福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岂非大喜吗?”

曹朋激灵灵打了个寒蝉,立刻警惕的看着郭嘉,“奉孝大哥,无缘无故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是不是别有目的?”

也就是曹朋,在得了封赏之后,敢说出这样的话。

“叔父这个人我了解,一向是一个甜枣打一巴掌。

我虽立下些许劳,可是这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嘿嘿,我害怕,我会承受不起啊。”

正,在一旁是目瞪口呆。

郭嘉笑眯眯道:“受得起,受得起!

阿福你若受不起,这丞相府里,又有何人能够受得起呢?”

“住口,你这是挑我我和我丈人他们的关系。”

郭嘉哈哈大笑,而后戛然而止,脸上笑容随即不见,透着一股子凝重之色,“说笑结束,咱们谈正事。

许都而今,不太平。”

“呃?”

郭嘉把情况简单做了一个说明,而后道:“丞相任你为廷尉,加后将军,即刻返回许都,协助文和行事。

这里,有密函一封,你可以在路上拆阅。”

廷尉?

九卿之一……

曹朋倒吸一口凉气,马上感觉紧张起来。

九卿,可不是普通的职务,而是身处权力中枢。

廷尉执掌天下刑狱,秩中两千石,权柄甚大。而今曹操让他出掌廷尉,恐怕少不得一番腥风血雨。

“我何时启程?”

“自然越快越好……一应印绶,皆在文和手中。

等你到了许都之后,自会将印绶交付与你。阿福,此事意义不凡,你切莫失落以轻心,需小心行事。”

曹朋深吸一口气,点了颔首。

“那我立刻启程。”

连西陵县县城都没有来得及进入,曹朋便再次解缆。

在赶奔襄阳的路上,曹朋心神不宁。当离开江夏郡郡界的时候,他突然勒马停下,从怀中取出版信。

撕开了信奉,取出信瓤。

曹朋打开了书信,脸色却突然大变。

“公子,怎么了?”

曹朋深吸一口气,把那封信递给了正。

却见雪白一张信纸,没有任何字迹。这就是一张白纸!

正的脸色,也禁不住变了!

“公子……”

“我已明白丞相的意思,此事要做的干干净净,不成以留下漏网之鱼。”

“可是,如果真的这么做,公子的名声……”

曹朋,缄默了!

片刻后,他突然笑了,对正道:“丞相,不正希望如此?”

正一怔,马上露出恍然之色。

而一旁的沙摩柯,却疑惑的看着两人,猜不出这两人,究竟在说些什么事情……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