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半步
作者:蓉城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10

第二天,郭凡还是照常,很早就出门去维修点。

他没有穿那身招眼的工装制服。

维修点上,国光厂便民维修点的横幅,也很久没有挂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需要这块牌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别人的信任。同时,利用国光厂这块牌子,机关大院才不会将他驱赶。

自从其他单位,开始自发运送单位职工家里,损坏的电器前来维修,他便再也没有报过国光厂的名头,连维修单,都重新设计为“利民临时维修点”。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人在怀疑他的能力,哪怕他身着便装,看起来青涩稚嫩,也是一样。

别人信任的,已经不是国光厂这块牌子,而是他这个人。

郭凡今天只是将前日留下,尚没来得及维修的电器,赶着维修出来,没接新的单子。

他用一上午时间,将所有堆积的电器维系完毕,立即联系对方单位前来接收,结清最后一笔维修费用。随即,在中午就把租借的桌椅等归还,收拾东西,迅速离开。

便民维修点,到今天,正式圆满结束。

他的假期,也快到了,再过三天,他就要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求学阶段,最后一个月的大学生活。

然后各奔东西。

郭凡将三轮车停在楼道口,三轮车上,载得满满的。所有当初带到维修点的仪器、设备、元件箱、插线板等等,一大堆,全都拖了回来。

他抱着有机玻璃元件箱上楼,看见一个人坐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低头发呆。

对方听到脚步声,见有人上楼,抬起头,两人对视,都愣住了。

“老大!你怎么来了?”

“老四!你可回来了!”

两人同时开口,张光强看到郭凡手上的有机玻璃元件箱,赶忙起身,帮他把箱子接过来,让他腾出手开门。

“老大,你等一下,我楼下还有东西。”郭凡打开门,示意张光强把箱子放到他屋里,招呼了一声,有出门下楼去搬东西。

“多不多?我帮你!”张光强紧跟着下了楼,从三轮车上抱起一台示波仪,开玩笑道,“好家伙,这么多设备!老四,你想把家里,变成研究所啊。”

“哪啊,这些都是坏的。”郭凡随手拍拍车上的一台仪器,“这台信号发生器,还有你手上那台示波仪,真空管都被击穿了,里面好多零件也坏了,连机都开不了。都是我拿出去,唬人用的。要不是这些东西,都是我妈从仓库里淘来的,还要还给厂里,我才懒得把这堆垃圾搬回来呢。”

“我说你怎么都不包装好,就这么随便放在车里,也不怕颠坏了。原来,都是坏的。”张光强恍然大悟。

他很好奇,既然这些都是坏的,郭凡还把东西借出来干什么。

两人动手,东西很快就搬上了楼,郭凡将三轮车寄放到自行车棚,还给了门房,给了对方一条云烟、一瓶西平大曲,以及一百块钱,作为一个月的租金,乐得门房老头子眉开眼笑,追问他什么时候还要借车,尽管开口。

回到家,郭凡动手,规整临时堆放在客厅的东西,问张光强道:“老大,谢了!昨天也是你来,让我妈转告我,说周明轩把软件写好了。今天又麻烦你帮忙。”

“自己兄弟,说什么谢!”张光强摆摆手。

一切收拾规整,两人洗过手,郭凡泡了两杯茶,端到客厅,坐下来。

“老大,你今天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郭凡喝了一口茶,望着张光强,开口道。

“这个,其实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听到他问起,张光强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有些尴尬,“昨天回去,我们都说了老五,他昨天说话很不合适,万一煽得周明轩真地把软件交给学校,那不是让你白忙乎一场,更何况,这款软件的创作思路,还是你提出来的。”

“这事呀,呵呵,当时我确实有些生气。老五这样说,等于是当面给我拆台,很不地道。不过,总算程序我顺利拿到了手,算了,我也就不和他计较了。”郭凡大度地说道。

反正大家马上就要离校,各自去往不同的工作单位,许还山地不地道,和他都再没关系。

“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他表示不想深究的话,张光强并没有显示出多么高兴的样子,眉头深锁。郭凡联系到回来时,见他坐在自家门前台阶上,低头沉思,一幅心事重重的表情,心中一动。

“老大,你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他试探地说道。

张光强抬头看看他,吞吞吐吐道:“老四,我昨天回去,一直有个疑问。这个想法,我没对别人说过。想要问你,又怕你会不高兴,不知道该不该问。”

郭凡定定地看着他。

这么说,老大的疑问,应该是和自己有关。

“有什么,你就问吧。”他笑笑。

张光强很费力道:“老五,你请周明轩写的那款软件,应该不是什么机电厅委托的业务,而是你自己要的,是不是?”

“哦?你为什么会这么想?”郭凡愣了愣,反问道。

“这款程序,怎么看,都和系统无关。我们都是学计算机的,虽然对软件钻得不如软件系那么深,这点见识还是有的。还有,这个程序,表面上是一个看图程序,看过昨天的演示,我忽然明白,其实,最重要的,是它的图形操作界面。

这绝对是一个新型的商业应用程序!”

说到专业,张光强脸上唯唯诺诺的表情渐渐消失,一面想,一面慢慢地说,条理清晰。

“另外,你说这款程序,是机电厅的委托。可是昨天,你现场一看到演示画面,只是简单测试了一下,连基本功能都没测试完成,就匆匆付账。

既然业务委托方,要在测试通过后,才肯付款,那你怎么会有钱,提前和周明轩结账?其实,你在最开始,就告诉周明轩,他完成程序以后,你们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已经做出了暗示。

只是当时我们都没深思,昨晚看见你付帐,我猛地意识到,原来,这款软件的真正委托方,就是你!”

“你说得没错,这款软件,就是我委托周明轩编写的,从最初设计思路,到具体的布局、模块功能,都是我的创作。”郭凡毫不含糊,坦然面对张光强,一口承认。

张光强愣住了,他没想到,郭凡一点的意思也没有搪塞,就这样坦承了。

“你……你打算自己……做生意?”

“是的!”

郭凡丝毫不想遮掩,有一说一,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这就是我今天来的目的。”张光强沉默了一下,劝道,“老五,你设计的这款软件,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才思的程序。

你有这样的才华,想要自己创业,我认为非常正常。

可老五,你想过没有,国家对私人企业,还存在非常多的限制。国家不给政策、银行不贷款,程序设计出来了,可谁会买?

既然周明轩编写程序的钱,是你自己的。那么,你所谓机电厅的关系,大概也是假的吧?

没有政策支持,没有关系帮助打开销路,银行也不会给私人企业贷款,风险太大了!”

郭凡听着他诚恳地劝说,陷入沉思,久久没有开口。

张光强说得没错。

国内,从七九年开始改革,首先开放了农村包产到户、农村专业户,解决的是吃饭问题。到八五年,粮食年年丰收,这块,证明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后,从八五年开始,为了解决农村过剩人口,乡镇企业得到国家扶持,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国家把目光,集中在流通领域,让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到达最终用户手中。

到今年,也就是九零年,商品流通,也基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前十一年的改革,可以说,基本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做出的一些内部调整。对于涉及到社、资问题的大原则面前,包括前领导人,都保持着谨慎态度,不敢动大的手术。

小摊贩、饭馆,这些个人可以涉足的行业,都在国内掀起过极大争议。

更何况曾被严厉批判为剥削的私人企业!

他记得,前世,温州批发建筑材料的几个商户,曾被誉为八大王,可结果,被政府以投机倒把罪名,全国通缉,家产充公。有几个人,还为此蹲了几年大牢!

这,不是后来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首要看重的是“政治正确”!

在原则面前,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直到九二年,前领导人南巡,说出了“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才最终为立场之争,定下调子。

但直到九六年、还是九七年,投机倒把这个罪名,才被取消。

就目前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来看,私人企业,几乎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旦做大,引起政府关注,那绝对就是一个“死”字!

就是在灰色地带勉强维持,还怕会遭到取缔。

可也不能坐等时机成熟。

九十年代这十年,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最关键的十年。

在这十年,私营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后期,政策为私企松绑以后,抢占国营企业后退,留下的空缺,迅速卡位。

先发的人,可以抢占先机。

而后进者,却需要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郭凡着张光强,心里很是为有这样一个,真心为自己的朋友而高兴。

他承认,自己最初想的,还是太冒进了。用后世的商业思维,来看待现在的社会现实,思路过于简单。以为有了重生优势,知道大势,便可以大展拳脚,混得风生水起,站在潮头,笑看风云起。

改革过程中,多少聪明才智之士,多少先行者,错误的估计了时事,纷纷折戟沉沙。

最终成功的,能有几人?

如何在政策与把握机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郭凡需要重新思量,计划。

他想起一句名言:领先时代一步上火刑架,领先时代半步者成功。

永远要领先半步!

也只能领先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