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目标倭寇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2746

凌云终于亮出了底牌:“第一件事,我要在我的部队建立独立的后勤体系,无论是食物粮饷还是军械,都必须优先保证我的部队,这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是我们更能玩命。”

他的要求似乎在本来就物资银两都紧缺的山海关是一个不好一口回答的问题,不过他的理由似乎是无可辩驳的。本来就是,这支部队名义上叫做卫队,实际上执行的任务都是不问可知的。

答应的话,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特殊可以给他去搞,不答应的话,恐怕又要冷了老部下的心。思来想去,刘鸿给出了一个绝佳的回复。

他望着凌云,露出了诡异一笑:“你小子这是将我一军了,不过,我这里既没有粮草,也没有军需,更没有饷银。你要有办法就自己去弄,无论使用什么招数,只要是不掠民财,你的后勤比我整个山海关完善我也没话说。”

凌云心里暗暗的骂了声,这个老狐狸。把球就这样不动声色的踢了回来。还完全的没有什么痕迹。

不过,从凌云的本心里面,也的确没有对关内给自己的部队搞特殊化有什么期待。只是希望自己以后缴获的多了以后,友邻部队不要随便来抢战利品就行了。

既然有了这个承诺,这件事差不多到这个程度也就可以了。接下来就要说第二件事了。

“第二件事,我的部队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我也无功受禄晋升为千户了,估计关内的兄弟们多数也有不服的。我想带着部队出去转转,打打野食。给咱们关内弄点粮草军需,好打打牙祭。也有个储备。”

刘鸿一脸懵逼,打野食,却哪里打野食。现在天寒地冻的连个野兽的毛都没有,差不多都回去过冬了,现在出去能找到什么。

所以他向凌云投去了质询的目光,希望能够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凌云笑道:“当然不是去打猎,我是准备去打人的。距离我们四十五里的中前所城,原来是赵率教将军在哪里驻守。后来已经荒废的不成样子,现在破败不堪。”

对于这情况,刘鸿是知道的。中前所是山海关外距离最近的一座小城,当年赵率教当参将的时候,就在那里驻军,最大规模的时候,曾经达到军民合计七万余人。比现在山海关内的情况都好。

但今时不同于往日了,山海关内兵力薄弱,百姓更少,已经没有能力再去经营中前所了。刘鸿虽然是个文官,也知道自己这点兵力,倚靠坚城还能在大军压境的环境之下有的一拼。如果分兵去恢复中前所城,很可能会被清兵给各个击破。

因此,这座城虽然废弃了可惜,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对于清军来说,盛京距离山海关的距离超过了七百里,而中前所城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距离,在那里驻军的话,首尾不能兼顾,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了。放在那里的兵很快就会被明军给吃掉。

基于上述原因,这个小城已经成为了一个三不管地带,明军无力去管,清兵无法去管。就这么荒废着。

凌云今天忽然提起来这个中前所,是什么用意呢。刘鸿有些不解,他问道:“此城已经荒废许久,敌我两军都没有在那里驻扎。也不曾有农户和百姓居住。你去那里会有什么收获。那里又有什么人让你打呢。”

其实,这是凌云的聪明之处,事先的侦查工作有多重要。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在白龙卫队扩编之前,凌云就有在有意培养士兵们的侦查能力,因为首先你就需要做到对敌情了如指掌。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有瞎打一气的感觉。

而这几次的侦查行动,也并非一无所获。正是侦查得知,就在山海关的眼皮子底下,距离五十里内的中前所城,盘踞了一股土匪。这股土匪的来路,应该是一股日本浪人。

至于为什么不去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抢掠,却来到这偏远的边陲之地。实在是不得而知。

他们占据了这座已经废弃的小城,以此为据点,向四周扩散。周遭百里之内的小镇村庄,已经多方受到了他们的荼毒。

似乎,就在明军的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情,是一种很有趣的挑衅行为。这应该这是这些倭寇们的乐趣所在了。

按照明朝的编制,有备操军和备倭军之类的二线部队,所谓的备倭军,就是专门准备训练来打倭寇的,没想到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效果。山海关有边军驻守,二线部队也乐得不来这里倒腾。

本来中前所城是一个很好的栖身之所,至少到现在来说,连边军统帅刘鸿都没有发现。很不幸的是,凌云发现了。

发现了以后,就要采取行动了。这一次,他要的不只是这几十名日本浪人的命,更是要的他们的家底。

根据情报,这些浪人大概有六十多名,为首的曾经是一位大名(倭国的县长级别),叫做刀文光子,还有他的弟弟,刀文军子。都是凶残无比的武士道世家。

据说倒在他们武士刀下的老百姓就不下二十人了。现在他们来到这里,正是要血债血偿的时候了。

拿他们,给自己的部队练练手,比起在训练场上练动作有有效的多。这样的军事行动,必须让刘鸿这位山海关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拍板才行。

听到这些的时候,刘鸿第一反应就是震惊,自己的情报系统竟然如此闭塞,还不如一个小分队来的灵敏,看来这支小队真正的起到了自己的作用了。接下来反应也是一样的,如果距离远,还真拿这群倭寇没什么办法。现在既然来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那么除了消灭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想到这里,刘鸿问凌云:“你怕是不只为了让我批准你的行动而来,还是有什么需求要说吧!无妨,只有你提出来,在我能办到的范围内,我都会给你办了。对于倭寇,我也是深恶痛绝的。倭患一日不除,百姓一日不得安宁。”

到底是老长官比较了解自己,凌云迅速开出了自己的需求清单,诸如火器,火药,清油等等。

刘鸿知道,这些东西一般是用作火攻,想必凌云的心里早就有了什么鬼点子了。对于军事指挥,自己算的上是并不内行。但作为总兵,自己知人善任还是好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相信凌云,就把行动的自由完全交付给他。到时候就看他能够带回一个怎么样的结果也就是了。凌云明白,这种信任很是来之不易,所以他也没有客气。

条件谈的差不多了,凌云准备打完收工了。他给刘鸿施了一礼,说道“大人军务多忙,就不多占用您的时间了。我这就回去准备,十日之内让您看到战斗结果。”

刘鸿也并不喜欢啰嗦,不过他很想留凌云一起吃顿饭。无论是从才能还是其他方面,对于这个下属,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之处的。

而且最近他似乎还有了一层另外的想法,那就是他的女儿刘婷已经十九岁了,在明代早就已经过了婚嫁年龄。正是因为自己初任边帅,这事就这样的耽搁了下来。

唯一就这么一位掌上明珠,自然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给女儿选择如意郎君可不是草率的事情。

最近和女儿的谈话里,听刘婷说起凌云来,一直都是赞不绝口。刘鸿忽然心思一动,如果能够撮合他们两个,岂不是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他就有心今天让两人今天在一起聊聊,就对凌云说:“天色还早,你那里日常训练的事情现在也算是有序,不必急着回去,今天就在我这里吃个便饭吧。平时开口就说公务,今日破例,把酒言欢,叙谈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