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反间之计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58

放下刘丹不说,暂时作为一个小小的副千户,又在李强那里,他不会把这池水给搅动起什么涟漪。

凌云想的还是怎么样才能够让张献忠派兵出城,这时候,探马送来了一份情报。兰州城内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小变化。

这个小变化就是,大西王张献忠的头号谋士智囊,也是被他拜为大西军丞相的高宛同,和张献忠之间的关系,有了一点小小的摩擦。

事情是这样的,高丞相前几天过生日,想来想去,四十五岁大寿也算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虽然现在的情况不太适合大操大办,叫点心腹朋友喝酒总不算毛病吧。

因此他在自己的府上大排酒宴,邀请了十多位大西军的将领和官员参加,一直喝到半夜凌晨两点多,宾主双方这才尽欢而散。

这件事算是个事吗,有些时候,有些事你说是个事就是个事,如果说不是个事他就根本不是个事,就是如此。

张献忠本身就不是个大气度的人,也不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有素质的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商贩出身,最会计较的就是斤两。如今刚刚损失两万兵马,丞相高宛同就要这么大排场的过生日,的确有点过分了。

如果单纯是过生日的话也许还并不算什么,可这个生日过的有点让人郁闷了。十几个大西国的官员和高级将领,聚集在一起。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他们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驴球子,难道真的是过生日那么简单吗。张献忠对高宛同开始生出了戒心。

和以往的风格不同,他并没有马上就对高宛同采取行动,但是他开始对自己的这位丞相兼军师有了很大的戒心,并且对他有所监视了。

高宛同能够在大西军里做到这个位置,也不是吃干饭的。张献忠这些微妙的变化,他很快就察觉了出来。

这些情报传到凌云的耳中的时候,他马上就心生一计。然后找来几个小校,询问他们,如果有一件事需要去做,办成了很可能就会对流贼有分化瓦解的作用。但是这件事很危险,稍有差错的话就是会掉脑袋的。有没有人愿意接这个任务。

白龙卫队的小伙子们,每个人都是不怕死的。如果怕死的话,就没有人愿意跟着凌云混了。选择了这支部队,就注定了水里火里出生入死。

凌云给他们的任务是,身上揣着蜡丸jinru兰州城。然后故意把蜡丸掉到地上,被人捡走,事毕之后再偷偷出城。

本来计划的是,让士兵搜检的时候当场搜出蜡丸,那样这场戏就会更逼真。可张献忠和他的部队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如果那样的话,这个明军基本上就不会有生还的希望了。

拿着自己士兵去冒险,凌云已经很是难过了。他不会让自己的兵去做一些明知是死却慨然赴死的事情。

有些时候,义不行贾慈不掌兵说的是一点没错的,太过于厚道的人不适合做生意,太心底善良的人不适合带部队。

不过凌云只是对自己的部下善良仁慈,对于敌军他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的。这也为什么他被自己的士兵所敬爱,在敌人眼里却是一副活阎王的形象。

他这个计划的内容,大致是在蜡丸里装一封密信,这封密信又会故意让敌人捡到,而最终会呈送到大西王张献忠的案头。

信的内容大致是,高丞相,你弃暗投明的行为朝廷是很赞赏的,我已经向上面对你进行了保举,如果你起事成功了,你和你的部下都还会重重有赏。你本人至少会被朝廷封为侯爵,总兵官职务。仍然统领你以前的部下。请你尽快按照原议定计划行事,不要再拖延了。迟则生变。另外最近你要找个机会,把心腹人等召集起来商议一下,如果不愿意配合我们的,尽快除掉。

下面盖着的是布政使印(巡抚大印在兰州)。证明了此信的真实性。

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兰州城虽然是全面戒严的情况,但还没有完全不能进出。白龙卫队的两名士兵很容易的就混了进去,并把蜡丸给扔在了城门洞。天黑之时又趁乱出了城。

三天之后,凌云见到了自己排出去的两名士兵安全归来,这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地了。

天水距离兰州大概有三百公里,两人骑马前往,却要在绝对安全距离里隐藏马匹,完成任务再骑马回来,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这其中的艰辛程度恐怕只有这两位执行任务的士兵自己清楚。

对于这两位靠谱的部下,凌云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但强制要求他们,必须好好的休息两天。两天之内,不要参加训练,就好好休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的健康,一切都是虚的。

事情还真的就按照凌云的预料去发展了,而且发展的还算是相当的彻底。因为凌云的安排,和高宛同的做法,几乎是相当的严丝合缝,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

城门洞的守军捡到蜡丸之后,交给了值哨的哨长,哨长打开一看内容,不敢自己处理了,交给了自己的上司,兵马指挥李盖。李盖心说,这样的事情,就是个大火球发在谁的手里都是引火烧身的。不如直接呈给大西王。

下午时分,这张密信就摆在了张献忠的案头,张献忠拿着这张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大概有半个时辰。心中万千的滋味,这信的来源不用说,上面盖着布政使的关防大印,自然假不了的。

但张献忠不是个傻子,很明显,敌人希望大西军从内部瓦解,这很可能是明军的一处反间计。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觉得这信是真的。

不过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高宛同都不应该留在身边了。但是如派他出兵对凌云进行攻打的话,他顺势投奔了明军怎么办。

思来想去,张献忠把心一横,心说驴球子,别怪我心狠了。就让高宛同带着他的几个亲信去进攻凌云,可以把兵马都带着。但是无论是粮草还是军械,都不给你准备齐全。

这样做其实就是张献忠的排斥异己之计了,很明显就是要借明军的手给自己清理门户了。如果高宛同没有确定的反心,能拼掉几个明军就算几个,就算是他投奔了明军,就现在明军的状况,恐怕都养不起他们。

计划确定之后,张献忠派人宣召高宛同来议事,名为议事,其实就是要夺他的兵权了。高宛同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道道他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本来并没有什么谋反之心的,这下子硬是被逼到了张献忠的对立面上来了。他自然说不到对张献忠有什么别样的忠心,那都是虚的。他当初投奔张献忠的时候,也仅仅就是为了自己的发展。

现在不要说发展,如果在这样下去,很可能性命都保不住了,这个时候继续谈对大西王的效忠,那就是对自己的不忠。

无论如何,先听听他怎么说再做计较吧。

张献忠的大西王府很阔气,其实就是之前的巡抚衙门,他并没有占据王府,是觉得那地方太大了,不大习惯。而且巡抚衙门里有一应的办公措施和建筑,用起来实在是很得心应手。

就在议事厅里,张献忠面对着一脸懵逼的丞相高宛同,还是一脸微笑的样子,让高宛同很是无所适从。

见礼之后,张献忠吩咐一旁的宫娥:“给丞相刺绣墩。”

能在大西王面前有个座位,那算是相当高端的礼遇了,对于这一点一直以来也是众位官员和将领们比较羡慕的。一直以来高丞相都坐的很踏实,这是第一次,他在这个绣墩上面,有了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终于,他站起来问道:“不知道大西王叫微臣前来,有何差遣使用。”

张献忠摆摆手说:“爱卿坐下,咱老张想了这许久,觉得凌云那个驴球子势力颇大,先前派邓骡子去,被他打了个落花流水。那是说咱老张选将不对路,我准备让你带一支人马,前去进攻天水,应该不会让咱老张失望,你看你需要多少人,需要带谁去,尽管说就了。”

想了一下,高宛同就想明白了,这算是借刀杀人排除异己。拿着自己不信任的人和杂牌部队去当炮灰,想要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真算得上是高明。

不过张献忠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如果涉及的是别人的事,放在以前的话,老高还敢劝阻一二,现在是他自己的事,他什么都不敢说了。生怕说错一句话,很可能连大西王府都出不去了。

现在不如就坡下驴,你让我去打凌云,我不去,我纠集人马和心腹将官来给你来个中心开花,看你张献忠能不信吃得消。

所以他连忙满口答应:“臣义不容辞,请给臣两天的时间,稍作安顿。然后挥师直取天水,斩杀凌云首级。”

张献忠点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