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么长的合作过程中,武杰早就已经不再是凌云单纯的部下了,他更像是凌云的搭档和副手。所以,他的建议和在明军中的地位,对于凌云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而且凌云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会考虑先和他商量一下再施行。这一次,凌云看到了城下的绿营兵,就和武杰说,打算用这两千多的绿营兵给他们的明军骑兵们练练手。
武杰很快就明白了凌云是什么意思,他是打算打开城门,用骑兵短促突击的方式,快速的消灭这些绿营兵。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绿营兵跟着打仗,除了做点辅助任务之外,基本上是完全说不上什么战斗力的,完全就是娶媳妇打幡,跟着凑热闹而已。
但他也同样明白,清军并不只是一团散沙,他们虽然只有一本三国演义作为兵法的教材,但是他们是游牧骑兵出身,刀急马快那是天生的技能,而且他们的作战能力并不是从书本上学到的。而是从长期的作战中天然形成的。
很可能,城头下面的并不是绿营兵,而是八旗兵们换上了绿营兵的铠甲旗号,如果是这样的话,派出明军的骑兵和他们对阵,那就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只剩下吃亏了。
明军和清军作战,可以承认,除了很少一部分精锐之外,其他的士兵单兵作战的能力不如清军,之所以有血拼的战绩在那里,是因为明军辽东所部,可以说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这样考虑之后,武杰是不同意凌云开城迎敌的计划的,说那样实在是太过于冒险了,城头之上既然是有大炮的,那就让大炮显示一下威力好了。
兵部有两门自己制作的红衣大炮,已经特旨运抵了密云。而且有弹丸数千。现代的炮战看来,数千发子弹对于炮兵来说,也就是两个小时的量。但在冷兵器时代的大明朝。这已经足够维持几天的了。
凌云想了想,也觉得自己的刚才的想法过于冒失了,武杰的考虑很实际,也很踏实,看来自己的身边确实少不了这样的一个人能时刻的给提个醒。
想想也是,自己的有红衣大炮,并且炮弹是很充足的,足有几千发。这个时候要去和人家去对面拼,显然也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了。想了想,对身边的一名小校说:“你去告诉上官将军,把两门红衣大炮弄到城头来。我就要试一试我们大明朝自己造的红衣大炮,到底是不是比红毛子造的差。”
很快,红衣大炮就被牵引到了城头上,凌云对上官云英说:“上官将军,我的兵都是野战出身,对于火器一路,最多也就是使用过火铳,像这样用炮的事,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这不寒碜。不过这密云城内,有没有会用炮的士兵。”
上官云英笑了,他说:“不瞒凌大人和武将军,末将就会这用炮,当年末将初入军营的时候,曾经在登莱巡抚孙元化手下做一个总旗,也曾经学过这放炮,只不过没有机会真正的用炮杀敌。不过我来到密云之后,确实也训练了一批炮兵,只是苦于没有炮,只是做做样子。”
简直是有些喜出望外了,凌云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的上官游击竟然还是一个多面手了。
他连忙说:“既然如此,那就让你训练的炮手,来试试吧。正好要以下面的这些挑衅者作为活靶子。”
这个功夫已经过去了快半个小时了,城外的绿营兵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们准备攻城了。
这时候,上官云英说道:“凌大人,我看不用叫炮手了。我来试试看吧,毕竟我是这里用炮的第一个教官,今天有了实物,我也正好拿这个实际教材给他们演示。”
本来想欣然同意的凌云,却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就在天启六年的宁远之战,当时也是从葡萄国进口了一批红衣大炮。一名通判想凑热闹上去放上一炮,结果那一炮炸膛了。直接把人给炸死了。
现在倒不是不相信国产货,毕竟这是密云守将,要是因为操作大炮出了什么安全事故的话,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倒不是因为军官的生命就比士兵的贵重,但是要是在这里把守将给折腾死了。还不知道朝廷里的言官们会衍生出什么话题来,人言可畏呀。
不过他倒是很希望这两尊红衣大炮都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他对上官游击说:“上官将军,此炮铸造之后,还算是第一次使用,性能还不能确定,还是不要由你亲自操作了。”
这是出于上级对下属的关心,担心出什么问题,上官云英也不傻,自然是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他也就没有再坚持。叫过一名百户来说:“你来试一下这两门红衣大炮的性能,就对准了城下的清军士兵当成靶子给我狠狠的打。”
这名百户自己叫来装填手和校对手,并且让几位军官都退到安全距离之外,然后装填,点燃引线。
只听轰的一声,炸膛了。凌云的担心终于在此刻成为了现实。质量问题不能保证的大炮直接炸膛,也就爆炸,这次爆炸的结果就是有两名炮手当场死亡,另外一名观察手侥幸没有死,却也身负重伤了。
上官云英偷偷的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心说好险。这可真不是逞能的时候,如果刚才不是凌大人拦着,自己真的上去来那么一下子,恐怕这个时候死的就是自己了。
同时他心里想的是,这兵部也是够狠的,肯定是在铸造这们红衣大炮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偷工减料了。这群王八蛋,什么样的财都能发,难道在兵器上还能昧着良心发财吗。把个上官云英气的直哆嗦。
生气的不只是他,凌云和武杰都在旁边看的很清楚。他俩对视了一眼,心里也是想的这应该不是单纯的质量问题,绝对是在铸造的过程中有了什么问题才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这件事现在还不是追究的时候,现在毕竟还是在战场上,要是想算账,还得等到打完了仗之后再说。
早有卫生队的士兵们上来把尸首抬下去安葬,并且把重伤员也抬下去救治。也有后勤士兵上来要把炸膛的炮给抬走。凌云说:“重伤员要着力救治一定要救活他,这是死命令。还有,刚才阵亡的两名士兵,家属从优抚恤,从我的年俸里扣。这些炸膛后的大炮残骸,都保存好了,等打完了这场仗,我要好好的查一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次问题要是人为原因所致,我就要克扣者抵命。”
武杰也是补充说:“我们的兵如果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这样的事情上,的确是难以接受。我们从辽东之时,就说过力争不出现非战斗减员的情况。一定要始终如一。还剩一门红衣大炮,这一次,我来操作吧。”
刚才已经有了一次炸膛的事情了,这个时候还有剩下的一门红衣大炮,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呢。如果不用,城外的敌军已经开始了攻城,他们也模仿旗兵的方式,有的挖城墙,有的向城头射箭,还真是像那么回事。虽然也在抵御,城外的绿营兵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明军也有了小部分的伤亡了。
对于凌云来说,他不允许这样的伤亡存在,这是他不能够接受的。所以剩下的这门大炮就算是仍然有炸膛的可能,也仍然要尝试下去。但是武杰要做亲自去操作,凌云自然还是不能让他尝试这样的危险的。
他问上官云英说:“上官将军,能否有一种方式不用人在近处,在无危险的前提下测试此炮会不会炸膛。”
上官云英想了想说:“这个也是可以的,把引线加长,长到一个安全的距离,在安全距离之外,点燃引线,就算炸膛,也不会对士兵产生安全之虞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凌云说:“既然这样,你就快些安排吧,前面五发是实验发射,如果前五发子弹都没事的话,那么再按照正常的引线距离进行发射。”
新的炮手很快就位,调整了射击诸元等要素之后,装填和点燃引线一气呵成。瞄准了城下绿营兵们。
绿营兵在李参将的指挥之下,进攻还算是比较顺利,至少造成了明军小范围的伤亡,他们正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料想不到弹丸带着呼啸的风声来到了身旁,并且就地开花。
红衣大炮的射程是五里,所以豪格当初把大营安在五里之外,但是这些来进攻的绿营兵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完全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第二门红衣大炮,也是现在密云城内仅剩的红衣大炮,这一次很给力,没有炸膛。虽然说这门大炮或许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但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就比没有强。
从天而降的弹丸,炸的毫无安全死角。本来还沾沾自喜的绿营兵开始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