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圆满
作者:银袍金甲      更新:2019-10-19 17:17      字数:4456

〖周同~岳飞一次从军〗

禅心修成升极乐,不外无欲与无求。

北战方将拉帷幕,鲲鹏自此显神威。

宣和四年十月初八刘延庆兵出雄州,至二十九日全军溃败,自神宗熙宁、元丰数十年积攒军备,全部花销、丢弃殆尽,不过二十日矣!宋军虽败,尚有十万人马屯于雄州,辽军因有女真为患,不敢轻易犯宋。道君皇帝得知童贯二次战败于幽州,甚为恼火,亲写一封书与童贯,斥责道:“北伐之事,关乎国运。太师两度出师不利,使我大军埋尸沙场数十万,王师吃尽败仗,钱粮耗费无计,皆卿之过也!本欲降罪,念及戡平方腊之功,权且抵消,朕难再信汝,卿好自为之!”童贯看罢,心惊胆战,忐忑不安。

十一月初一,御宝监受命刻成新龙玺,道君皇帝换印。十一月中旬,祭祀太庙、昊天上帝,大赦天下。十一月下旬,金国派遣李靖前来,应允归还太行山前六州。道君天子以彰德军节度使郑详为太尉。

军国大事,且先搁过,单说童贯二次伐辽之前,岳飞在沥泉山跟随陈广学枪,已尽学其术。

忽一日,陈广问岳飞说道:“鹏举,学得刀枪、骑射所为何也?”

岳飞回道:“常言说:‘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学这身本事乃是为了从军荡寇,保境卫土,即是马革裹尸,便也不枉负了男儿一腔热血!”

陈广说道:“如今你已学尽了我与周同的本事,为师再无遗憾。方今天下****,正是男子用武之时,你明日便可下山,一展鸿鹄之志。”

岳飞道:“吾师授艺大恩,终生难报。”说罢跪地叩首。

明日岳飞收拾妥当,带了糗糒,将要下山。陈广又对岳飞说道:“用枪攻敌,不过刺、戳、点、扫、挑;使枪自守,不过隔、拨、架、挡、搪。但凡使用长枪这般军器,切记攻中设防,防中带攻。为师教你这三十六路沥泉枪法,日后可让你在马上长兵当中,有番作为。你那师兄卢俊义、林冲,刀枪马步本领,可谓天下无敌。鲁智深、武松之勇力,也是天下无双。更有兰陵王的高家枪,若流传于世,也是难以争锋,所以此枪法今日算不得第一。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岳飞唯唯听从。

陈广又与岳飞说了沥泉枪的口诀诗,那诀说道:

马上使枪腰做步,上中九路搠睛目。

当胸一点带双肋,锋刃刺喉挂两肩。

战马平奔龙搅水,双驹错镫蛟转身。

再有九路防身体,五拨四挡都盖护。

步下使枪龙盘树,下中九路攒脚踝。

十步五拨荡门户,枪做棍棒风卷叶。

佯装败走倒拖枪,四锁五分回身撩。

三十六路破敌式,四九变化合神机。

岳飞听罢,将口诀记了。陈广自屋中拎出一个红花缠布,便送岳飞至山下,岳飞泪涌双颊,泣道:“鹏举此去,不知何时再见恩师?”

陈广说道:“有缘自有相见之日,你我师徒一场,为师再送你一个物件。”说着伸手将缠布递与岳飞,岳飞插住沥泉枪,将缠布接在手中,打开来看,大吃一惊,却见那缠布里是一口宝剑,剑鞘上密布飞鸟走兽纹,剑柄上镌刻卷云飞龙图样。

岳飞见时高兴,拔剑在手,声如龙吟。那剑三尺有余,在日光下越发夺目耀眼。

岳飞问道:“吾师,此剑何名?”

陈广说道:“此为龙泉宝剑,相传欧冶子所铸,在汝南西平县用龙泉水淬火,因而得名。坚利无比,削铜断铁,击之必折,徒儿可试一试。”

岳飞听罢,右手握定那口剑,走至身旁大青石边,照定只一挥,犹如切豆腐似的,那青石“咔剌剌”的一声响,便齐整整的剖作两半。

汝南西平有龙泉,欧冶铸剑淬神水。

武穆初试何锋利?石破天惊万古传。

岳飞试过剑后,再看剑刃并未缺损,与之前一般,喜行于色,将剑插回鞘内,对师父口中称谢,拜了数拜。

陈广说道:“时辰不早了,快些启程吧!为师便就不送了,永和乡离此不远,想起师父,可来看看。”

岳飞答应一声,依旧用缠布包了龙泉,就脊梁上背了,将那沥泉枪绰起,辞了陈广,投大路上来,直奔着本乡就走。陈广目送岳飞去后也自回了山上。

岳飞约走了数十里路程,天色渐渐的黑了,眼见离汤阴县只有十里远近,路过一个藏狼匿虎的松林子,却突然自松林内闪出两个莽撞汉子,却似强人打扮,都使皂巾包了脸面,身后背弓挎箭。左手那人手里横条长杆“七彩雁翎刀”,右手那人手里杵根“狼牙震天棒”。

岳飞见了大喝道:“白日青天,何处强贼在此撒野!”

使雁翎刀那汉子说道:“看你这汉子打扮也是个穷鬼,且把身后背着的物件留下,便许你过去,要不然看俺手里朴刀不认人!”说着抖一抖手中朴刀。

岳飞听那人言语甚是耳熟,却说道:“你若是条好汉,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使狼牙棒的汉子叫道:“少废话,看棒!”举棒来砸岳飞,岳飞也使枪相还。

二人一上一下,斗了三五回合,使狼牙棒的汉子便招架不住,使雁翎刀的汉子便来助战,那两人如何敌得住岳飞,又过三五回合,就被岳飞用枪纂抽翻在地。

那两人站起身来,扯下蒙面的皂布,叫道:“不玩了,岳鹏举你也忒狠了些,俺们兄弟与你做耍子,险些命都没了。”

岳飞见那两人笑道:“早知是你们两个,恁地戏耍我,也好与你吃个苦头。”那两个也大笑起来。

原来这两人乃是岳飞同乡,使雁翎刀的名叫王贵,身长八尺,心思缜密,勇力过人。相貌如何?有诗为证:

面白方口双睛亮,猿臂射手性气雄。

喜怒蚕眉惯刀枪,满县人称王大郎。

使狼牙棒那个名叫徐庆,身长七尺五寸,口无遮拦,性格暴躁。长相怎样?有诗为证:

眉分八采锦雕目,身似魔王性如火。

向来扶弱敢斗强,十里八乡号徐爷。

岳飞见了二人问道:“王大哥、徐兄弟,如何得知我回来?会在此经过?”

王贵说道:“我二人本来不知,只是闲时无事,在这四下荒山上打些野物,方将回转,偶见你从路上大剌剌的来,因此蒙面劫路,扮作山贼,逗个闷子。”

徐庆道:“哪知你学了这些本事,能将我二人打翻,便算得上汤阴一县无敌了。”

岳飞谦让道:“不敢。”三人闲话一番,同回了汤阴县,直到永和乡便各自分了路回家。

再说岳飞别了那两个,只身回到家里,其父岳和、其母姚氏,还有两个姐弟分外高兴,自是备办了酒菜,欢宴一场。

席间岳和问岳飞道:“我儿学艺已成,有何打算?”

岳翻抢话道:“哥哥学了许多本事,不如去投军,效命沙场,保家卫国。”

岳滢目瞪岳翻,说道:“父亲说话,你少插嘴。”

岳飞说道:“阿弟说的没错,我正有此意,投军正是我之所愿。”

姚夫人道:“今日鹏举刚回,且不论那些。”一家人推杯换盏。至夜,尽欢而散,各自安歇。

两日后辰时,一位嵩山弟子至岳家交与岳飞一封周同亲笔书信,岳飞问那小僧说道:“老师父可好?”

那小僧回道:“师父无恙。”便双手合十告别,转身出门去了。

岳飞打开那封书信观看,那信上乃是让岳飞回山之意。

岳飞看罢与家人说道:“师父无故来信,必有缘由,我须回嵩山一趟,阿弟快将马匹拴了鞍辔与我。”岳翻听了,急忙去厩里将马牵出,备了鞍辔,紧了肚带,扯到门前。

岳飞带了盘缠,辞别父母姐弟,扳鞍上马,岳翻将马鞭递上,岳飞一把接过,说道:“不数日我便归来。”说罢打马而去。

且说岳飞快马加鞭,不几日便来到嵩山,正值午时,直来方丈,欲见周同,却有沙弥说道:“长老正在入定,已九日矣,不可擅自打扰。”

岳飞只得在门前等候,直过了两个时辰,却听屋里传出声音道:“可是鹏举来了?进来吧!”岳飞听了声音,就与众师兄弟都开门进了去,只见周同端坐禅床上,微合双目,众人都不敢言语。

周同徐睁双眼,看了众弟子说:“你等都去散了,我与岳飞独有话讲。”众弟子一哄地出了方丈禅堂,外面等着。

岳飞上前几步,轻声问道:“师父招弟子回山,不知有何事?”

周同说道:“为师大限已至,数日之内当须圆寂,我与你本是同乡,我死之后,可将我葬回乡里,不必遗骨在嵩山。”

岳飞惊道:“师父何出此言?师父这般身体,无病无恙,如何能圆寂!”

周同说道:“不与天争,不与地争,不与命争。生有地,死有处,世人皆逃脱不掉。”岳飞不解,想要再问,见周同已闭目宁神,便自出了方丈,掩了门。众弟子都围拢过来,问东问西,岳飞便将师父的话与众僧讲过,众僧诧异,其中一个问道:“师父是否要斋饭茶水?”

岳飞道:“未要,师父已休息,晚饭再送将入去吧!”众人听了,自去忙了。

未过数日,周同沐浴后,换了新袈裟,依旧在法堂上手捻佛珠,闭目诵经。午时,一个小僧入去献斋,却见周同坐在禅床上,已经圆寂。那小僧惊慌不跌,急忙唤来众人。岳飞见了大哭一场,其他禅客亦有悲声。周同时年八十岁。单有一篇《临江仙》来说周同。词曰:

早年名扬御拳馆,几多风光时节。痛恨奸贼弄朝堂。顿叫埋姓名,志挫隐空门。

心灰意冷寄后者,徒弟纵横南北。为国栽培真良将。一代忠臣师,千古留圣名。

岳飞哭罢,见周同身边有一篇颂子,乃是周同亲笔写的,上面写着:

涛涛江水东流,浑浑泥沙翻搅。鱼鳖虾蟹随波,金玉沉底无踪。大千世界积孽障,不如端坐紫金莲。

众僧见了,焚香礼拜。岳飞便遵师父遗命,扶榇归乡,就在永和乡里寻了一个倚山靠水的宝地,将周同安葬了。岳飞感念师父授艺之恩,就在茔旁建一草庐,为师父守孝。

岳飞每逢初一、十五便去周同墓前祭奠,以师父所传的射术,射上三箭。其父岳和见了赞道:“汝为时用,必然尽忠而死!”

岳飞守孝之期已过,恰好听闻童贯二次败给辽国,河北正在募兵以防辽国来侵,岳飞便欲应募,王贵、徐庆也来寻着岳飞,准备同去入伍,便各自收拾行囊、包裹、马匹、军器、盘缠等物,辞别亲朋,直往河北路上赶去。

岳飞三人刚出了汤阴县,却见当道两人,各自骑一匹高头大马,左边那人手里提枪,右边那人手里横刀,拦住去路,大喝一声:“尔等待要哪里去?”

岳飞三人见了大笑道:“你这两个毛头神正寻你不着,怎地在这里?”原来拦路这两人非是别人,提枪的那个乃是孟邦杰,形象如何?有诗为证:

元宝两耳鼻梁隆,粗眉金目脸微红。

手中擎枪威武躯,好似铫期莽夫将。

横刀那个却是张用,形象如何?有诗为证:

君子面容心不坚,脑后多生一反骨。

横刀立马真勇烈,宛如魏延在当世。

当下岳飞、徐庆、王贵、张用、孟邦杰五人相见了,孟邦杰、张用也要去从军,五个人便做一路行着。路上夜住晓行,遇店吃酒,遇铺吃肉,谈些国家大事。

半月后,五人来到河北真定,便来至军中应募,这募兵的乃是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刘韐。

刘韐字仲偃,又名刘福高,字潜衮。建州崇安人,曾任江西丰城县尉,后以帅职抵御西夏有功,升为徽猷阁待制。宣和初年,蔡京再次入相,刘韐气愤之下,奏请提举崇福宫,获准,离京后同任越州知州。方腊作乱,攻陷衢、婺两州,声传越州,官吏悉遁,曾有人说刘韐避贼,韐曰:“吾为郡守,当与城同存亡。”因而不走,备战。寇至城下,击贼有功,官封河北、河东宣抚使参谋官,郭药师来降后,徙真定知府。童贯、蔡攸兵败,刘韐惧怕辽军乘胜南侵,于真定府招募敢战士御辽。

刘韐招募敢战士,每每亲自选拔人才,偶见岳飞,与之交谈甚奇,又试其弓马、武艺,因而任之为敢战士分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