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初见闻声寻去,见到信鸽飞来落在窗沿边,她喜出望外地进了房间。
将回信小心翼翼地取下来,还未打开,莫初见看着那张薄薄的纸页,一看就写不下太多字,心中顿时浮现出不好的预感。
果然不出她所料,摊开之后,狭窄的纸上就写了两个字。
一个位于正中央的“否”,以及右下方的落款,“允”。
显而易见的拒绝,从笔锋中能看出下手时没有犹豫,十分的果断。
莫初见轻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随后捏着那张纸反复看了几遍,映着不断跳跃明亮火苗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若有所思。
她写的那张纸条上的最后一句话使了点小手段,问云允的是他能不能告诉自己孙家究竟是为什么被灭满门,而这里的回答却是“否”。
云允没说不了解,而只是一个“否”字,拒绝回答莫初见的问题,那也可以换句话说,他知道十多年前的事的内幕,但并不打算告诉莫初见。
莫初见自我感觉,她算是云允的半个心腹,可在这件事,她似乎被拒之门外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吴颂文灰心丧气,能让父亲如临大敌,能让云允缄口不言
莫初见真的好想知道。
只是他却指望不上了。
有点无可奈何忐忑不安,又有点跃跃欲试蠢蠢欲动,就像当年第一次去跳伞时的感觉。
莫初见揉皱了那张纸,借着旁边的火焰点燃,看着它一点点烧成灰烬,毁尸灭迹。
现在该怎么办
莫初见不想善罢甘休,她又重新把这件案子完完整整的在脑海中想了一遍,不肯放过一丝可疑的痕迹,不过仍旧是一无所获。
孙家,世代书香,读书教人,祖上犯了事,不得参加科考入朝为官。
杨家,草寇出身,在江湖上开着家的镖局。
岑府,屹立三朝不倒的镇国将军府,岑延鸿更是一手遮天,权倾朝野。
完全不同的三种生活环境,这之间究竟会有什么联系
时隔已久,散落的珠子能够找到的都已经找到了,现在就差那条最关键的线了。
岑延鸿为什么要派人去陵城为什么冒着被识破的危险也要杀了杨家人
莫初见绞尽脑汁也找不到靠谱的答案,她有点自暴自弃地想道:难道是杨家握着他的什么把柄不过堂堂一位镇国大将军,能有什么把柄会让杨家握着
自嘲的笑还没落进眼底,莫初见表情忽然一凝。
这个答案怎么就不靠谱了也许说不准真有。
莫初见想起来莫明欢曾跟她说过,十一年前,先皇才刚登基满一年,那时出了件大事,颜家因为叛国通敌,意图谋反,惹怒了先皇,于是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虽说两者之间可能没什么联系,但颜家在本质上和孙家、杨家没什么差别,都是被灭了全族,无一活口。
刚得知杨元思三人犯下的恶行的时候,她曾有过一个极为不靠谱的想法,只是后来打消了而已。
不过如今再想来,也许那个想法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莫初见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毫无预兆地推开了门,吓了守在外面的纸鸢和采露一跳。
“大小姐,怎么了您是热了么奴婢这就去准备冰块”纸鸢话还没说完,莫初见就打断了她。
“我要去找欢儿,别跟过来了,你们在这儿等着就行。”
简单的交代了一句,莫初见就步履匆匆地向缥缈楼走去,只留下满脸不解的两人。
莫明欢热得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会儿,便起来倒了杯水。
一口水还没喝完,门就被人猛然推开了,正好呛得莫明欢连连咳嗽。
低头缓了片刻,莫明欢满目怒容地抬起头,刚要开口呵斥,就见到来人竟是莫初见。
微微一愣,神色舒缓了起来,但还带着一抹不解,她道:“这么晚了,你不睡觉来这儿做什么”
“有事,急事。”
似乎怕人听到,莫初见转身关上门,单刀直入道:“上次你跟我说过颜家,再多跟我讲讲关于颜家的事,比如什么官职和岑府有没有恩怨交集,平日都和哪些朝臣有来往之类的。”
“你问这个干什么”莫明欢皱起眉,“我跟你说过,颜家在京城是半个禁忌,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提起他们。”
“颜家也许和现在正在调查的案子有关。”莫初见简明扼要道,眸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
莫明欢一滞,见莫初见无比严肃,只能凭借自己的回忆,猜测着莫初见想要知道的,娓娓道来:“在先皇还未登基参与夺嫡时,颜家和岑府曾一致鼎力支持,所以在先皇登基后,颜家被封为开国郡公,手中所拥有的权利,不亚于如今的岑府。”
莫初见认真听着,时不时的还点点头。
“不过颜家与岑府却出了名的不和,当年西域那边的国家故意挑衅,试图发动战争,颜家上书主和,而岑府则主战,意见难以统一,一向有着不小的分歧,而且我听说,由于当时颜家拥兵自重,又受百姓爱戴,惹得先皇很是不满,甚至于直到后来,还传出了颜家只要想要那个皇位,随时可以起兵谋反,必定能将先皇拉下马,云家天下变为颜家天下。”
莫初见似乎预料到了接下来的事,忍不住道:“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哪怕颜家曾力挺先皇登基,但在面对着权利时,谁会没有疑心病呢,更何况是坐拥天下的皇帝。”
莫明欢点头道:“你说的没错,颜家正是料到了恐会有杀身之祸,于是为表忠心,将兵符还给了先皇,而先皇也借机收回,并且不久便交给了岑府。”
“然后呢”莫初见问道。
“然后的事就简单了,退还兵符虽然是相安无事过了半年,但紧接着,当时由岑府接管的御林军便从颜家搜出了通敌的来往书信,确定了颜家密谋造反,妄想颠覆云家天下,这引起先皇震怒,竟不顾一丝往日情分,直接下了诛九族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