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在台上说得畅快,一时只想将汉服圈内部分错误的事物全部矫正过来,只恨不得能将肺腑内的满腔热血尽数倾出。
夏菁菁虽然有些担心,可看到老板这么满腔热血的样子,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只不过那夜,茵陈和夏菁菁不可避免的又喝酒了。
“我胃不好,喝不了多少酒,先敬各位一杯之后就再不喝了,权当给各位赔个不是。”夏菁菁在酒桌前如是说着。
饶是傻子,也明白夏菁菁这话的意思,是在推说自己不愿意喝酒。借口虽然拙劣,却也算委婉的开口拒绝了酒水。
可饭桌上的众人似乎没打算放过她,桌上一穿着汉服的男同袍接茬道,“一般说自己胃不好喝不了酒的姑娘,都是酒量好的,怕男朋友管着自己才这么说吧。”
“才不是!”夏菁菁红了脸,“就是不想喝而已。”
这话一出口,便是默认了。夏菁菁也认了倔,“喝就喝,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要是胃喝出毛病来,你送我去医院啊!”
老四笑了笑,凑到夏菁菁耳边,“放心喝吧,有我看着你和茵陈呢,出不了什么事儿的。你要是担心出事,可以打电话叫你或者茵陈的男朋友过来接你们。”
比之夏菁菁的半推半就,茵陈则显得淡然许多。她原本就是个馋酒的,虽然不喜欢别人灌酒,但今日不算灌酒,今日算是同袍聚会。再者,今日录节目时说到汉服,她说出了很多心中急切想说的话。
从前茵陈没有多少名气,即使是发声,也是微乎其微的,现如今借着电视节目的机会,也算是小蚊子撞上了高音喇叭,终于得以让自己的声音扩散给更多人听见了。
茵陈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但凡是来敬酒的,她便来者不拒。在科普汉服这方面,她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兴过,酒精像是这份感觉的膨胀剂,将她的兴奋放大开来。
酒至三巡,老四看着在座的各位皆是面色都泛起了红,便早早提出散了。临了,不忘跟各位同袍提几句,若是再有汉服相关、或是传统手工艺相关的采访,还要仰仗各位帮忙,再有就是民间有意思的手工艺很多,若是各位有认识相关的匠人,也可以介绍认识。
“我同学在《知了青年》做摄影呢,他们最近在筹划一档微纪录片,叫《了不起的匠人》。各位同袍心中要是有你们十分认可的匠人,也可以联系我,我帮着牵个线搭桥。”老四如是说道。
众人答应了,陆陆续续散去。
早知要喝酒,两个小姑娘也是通知了各自的亲眷来接自己的。茵陈酒量且比夏菁菁好些,酒局下来夏菁菁的言语已然有些含糊,她时时紧盯着夏菁菁,打起精神生怕她们俩都醉倒。
幸而乔易和赵凯早早已在饭店门外等着,店里仍有不少同袍在和老四攀谈,茵陈扶了面色微醺的夏菁菁出了店门。赵凯开着小摩托带走了夏菁菁,下一秒,茵陈扶着乔易身子一软,直接挂在了乔易脖子上。
“醉了?”乔易的面色略微有些不快。
茵陈摇摇头,“没醉,高兴着呢。”
乔易扶着茵陈往面包车的方向走,可茵陈的步子软得跟抽了筋骨似的,飘飘摇摇。乔易眉头一皱,横抱起茵陈,轻轻将她搁到了副驾驶座上。
迷蒙间,茵陈听到了乔易一声重重的叹息。那叹息声,很是不悦。
他帮她系安全带,她却似个悬挂玩偶一般,紧紧箍着他一时不想放手。
“胡子大叔,你是不是生气了?”茵陈的声音绵绵软软的。
“嗯。”乔易低声应了一声,低头想从茵陈的臂弯里逃开,茵陈却像个小蚂蟥,黏人的迅速又缠上了他的腰际。
“是不是因为我喝酒了?”茵陈的声音也细软下来,似是知道自己犯了错,音调也怂了几分。
“嗯。”乔易的语调有些冷。
乔易正想着,等这丫头酒醒了该如何教训教训她,下一秒,茵陈却歪着头扑进他胸膛,头抵着他的胸膛轻蹭着,黏人得似只奶猫。
她娇嗔的神态,瞬间引得乔易身子一僵,气倒未消散,热血却跟着一起涌了上来!
已是冬季,天寒地冻夹杂着西北风的凌冽,乔易却觉得浑身一股子燥热,羽绒服内瞬间起了一层细细密密的薄汗。
“别生气嘛,我知道你会来接我,才敢放心喝酒的。我也怕自己喝醉,刚刚在饭店里还要照看菁菁,强撑着自己想着两个人至少要有一个清醒的。”茵陈轻声笑了笑,“我以为我没喝醉呢,看着菁菁上了车,看到你在我身边,才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强撑了一会儿,在你面前到底撑不住了。”
乔易的唇微微颤了颤,面色还是气鼓鼓的,心中却更加躁动。
“胡子大叔,有你在,好安心啊……”茵陈喃喃着,手再无力气,绵软的耷拉下来。
无论什么情况,他在,她便安心。
乔易是气也气了,担心也担心过了,对于喝酒这件事,这姑娘依旧是那么不让人省心。可是,他似乎除了宠着她护着她,在她喝完酒之后及时带回她保障她的安全,也别无他法。
好在这一次,她似乎醉得没有上次那么厉害,红扑扑的小脸儿俏得很,砸吧着嘴似还在吃东西似的,偶尔会问一句“胡子大叔,你还在生气嘛?”反复着这一句,却没再说胡话。
胡子大叔这个外号,茵陈有段时间没这么叫过了,但她醉酒后偶尔的绵绵轻呼,却让乔易此刻有些怀念他曾经的络腮胡。
“没有再生气了。”乔易知道,自己对茵陈是没有抵抗力了!
乔易看着身边的傻姑娘,心里骤然有些五味杂陈:他若是有王硕那样的能力,能让茵陈多些门路为她的汉服梦发声,不必让她常常来参加这样的酒局,那该多好。
乔易总想帮着茵陈点儿什么,哪怕茵陈不知道。她在电视台忙着录节目,他则好不容易联系上了自己一位做电台的高中同学。同学是本地人,乔易记得当年他是艺考生,考的播音主持专业,前段时间有同学来老友火锅店吃火锅聊起过他,说如今他在长沙一家电台做主播。
电台主播,在互联网发达的现在,似乎渐渐没落了,也没了曾经人们对他们声音之外的好奇。但在有车一族的人群中,每日安于封闭车厢内的短暂时间,他们或温柔或磁性的声音依旧能带来一丝安逸。
乔易深知自己不像王硕,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国内念的书,身处帝都又能在各行各业发展自己的人脉,媒体行业也能有不少自己的朋友。他唯一和传媒行业有关的朋友,仅剩这位电台主播。
旁边的人儿已然熟睡,看着那恬静的面容,乔易握着方向盘不禁有一丝焦灼:有些事情,他似乎不能做得像王硕那么好。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热度网文”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