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毛毛虫,每一分,每一秒,徘徊在平平淡淡的山水间;祈祷,魂牵梦绕的等待,无论如何,我都绝不会低头,永不放弃的追逐、向往着,美丽的神话;或许,还有比海洋更浩瀚,比天空更遥远的地方,但是,我只愿守护你,化茧成蝶,带你飞过春夏秋冬,看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想你在风沙里,念你在百花中。
——出自《四葉诗集·化蝶》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吴用在初二八班渡过的日子也越来越融洽,虽然他没有忘记往日在初一九班的美好时光,但是他已经真正的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原本有些抗拒的陌生的初二八班,现在已经是吴用回想起来就值得庆幸的美好回忆。
一开始,吴用刚从初一九班转来初二八班,本来就有点儿不太适宜新的环境,而且对于初二八班的班主任孙老师,因为孙老师太热情开朗,搞得忐忑不安的吴用在她面前本来的紧张之感,都变成了无奈的苦笑。
然而,吴用在初二八班相处久了之后,才发现孙老师其实挺好相处的,因为孙老师平易近人,对学生又好,所以她不仅深受女生的欢迎,同时还深受男生的欢迎(因为孙老师总是留着黄色的卷发,在私底下,有的同学也会喊她“黄毛”老师。),而且连他自己也开始慢慢地习惯孙老师那热情洋溢的教师精神,也可以说是师生的友谊吧!
其实,吴用知道自己是一个相对于理性,更偏向于感性的人,因此,他为人处世都会有些率性而为,对于自己喜欢的就会非常热情,对于不喜欢的就会有些冷淡,所以在初二八班里头,相对于其他同学和老师,吴用更喜欢和班主任孙老师,还有“七朵花”相处。
当然,在初二八班与吴用友情结交最深的还是陶渊和黄小龙。
吴用和陶渊、黄小龙平时在学校基本上都是待在一起玩耍,不仅如此,在周末的时候,吴用还会约他们到家里头做客,比如说一起看小说(或者是去逛书店,而且每次逛书店时,吴用都会忍不住想要买一些书,因为他其实不太喜欢在书店看书,既然想看还是买回去看,那样才是最舒服的,不过,买名著还好,买网络小说实在是有点贵了。),一起去摘水果,还有压轴的“大餐”等等,而且,有一次陶渊和黄小龙还在吴用家住了一晚上。
俗话说得好,礼尚往来,有一次周末,吴用和陶渊也被黄小龙邀请去他家里庆祝生日。
就在黄小龙生日的那一天,吴用和陶渊在中午的时候就赶到了他的家里,也就是在木叶山山脚下,吴用原来住的地方的河对面的山坡上。
不仅是陶渊第一次来黄小龙做客,其实这也是吴用第一次来黄小龙家做客,不过来好,因为吴用最起码对于这里还是很熟悉的,所以很轻易就找到黄小龙现在的家了。
由于黄小龙的生日是晚上才庆祝的,因此,吴用、陶渊和黄小龙在白天的时候,一边闲聊着各种话题,一边沿着河流的岩石,不停地往上流走去。
后来,他们三人一直走到在河道上再也走不上去了,才不甘心的往山上走去,就是这样子,直至最后还是他们走累了,才停留在山中的凉亭里休息。
而且,吴用和陶渊在庆祝完黄小龙当天晚上的生日后,还被伯父伯母热情的挽留在他们家留宿了一晚。
后来想想,不论是在自己家,还是在黄小龙家里留宿,他们都是很轻松啊!
然而——
直至暑假的时候,吴用和黄小龙一起到陶渊家里做客的时候,非常不恰好,正好赶上他家在种水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吴用和黄小龙也被陶渊拉过去插水稻了。
那时候,吴用记得还是陶渊和他的朋友分别骑着一辆女士电动车,还有一辆摩托车过来市中心接他和黄小龙。
不仅如此,在路上陶渊的女士电动车还非常不幸的没有电了,只好用陶渊朋友的摩托车拉着女士电动车一起往前走。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他们还是平安的来到了陶渊的家里。
可是,没等吴用和黄小龙在陶渊家里待多久,就被他拉去帮忙干农活了。
吴用记得陶渊家的水稻田是在一个很远的山头上面,所以他们是跟着陶渊一家三口坐着伯父的三轮车,一路上左拐右拐,上坡再上坡的惊险刺激的来到最终的目的地。
虽然插水稻又晒又累,干久了腰腿都有点儿受不了,但是这些吴用还是可以忍受下来的,然而,这里却有一种从小就让吴用讨厌的恶心又吸血的野外生物——蚂蟥。
吴用见过的蚂蟥分为两种,一种是又细又小的山蚂蟥,可是一旦吸血的话,它们的体型可以变得很大很大;另一种是又粗又长的水蚂蟥,也是吴用最讨厌的,因为它们看起来更加的令人厌恶,所以吴用在插水稻的时候,只要一看到有水蚂蟥游向他这边,就赶紧换一个地方。
等他们好不容易插完水稻,准备回去的时候,又遭遇了山蚂蟥的袭击,因为在水稻田附近都是树林,地上全是树叶,而且还很潮湿,只要一有人过去,那些山蚂蟥就会感应到热量,尽全力的扭动着身体,快速的向你爬过来。
可惜的是,就算是吴用左右防备,最终还是在回去的路上被山蚂蟥爬到脚上,吸血后才被他发现。
最后,辛苦了一天的吴用和黄小龙在陶渊家吃了一顿好吃的晚餐,并且当时的天色也快黑了,他们就被陶渊的父母热情的招呼下,留下来借宿了一晚,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坐班车返回了市中心。
吴用很开心能够在初二八班认识陶渊和黄小龙,因为他们三人不仅是新的“三独苗”,而且还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他希望他们的友情之花,可以绽放得天长地久,或者是化茧成蝶,飞舞于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