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晋国大司马桓温
作者:姜锦绣      更新:2019-11-08 16:37      字数:2525

晚上,阳平王苻融带着叔夏来看望母后。

提到国事,苟太后不由神情凝重:“晋国的桓温已经开始第三次北伐中原了,他第一次北伐中原,打得我大秦伤亡惨重,融儿,萱儿,你们可还记得?”

苻融郑重答道:“融儿当然记得,当年融儿只有十三岁没能亲上战场,跟随母后在长安城里被晋军围困了几个月,多亏父王坚壁清野,把长安周围所有庄稼都提前收割,晋军得不到一粒粮食,最后不得不撤军。”

苻萱儿也说:“萱儿也记得,长安被围困的那几个月里,我们都饿坏了,桓温太坏了,差点害死我们秦国所有皇族。

苟太后咬着牙道:“那次北伐桓温撤军后,你父王积劳成疾病故了,当时的皇上,也就是你们伯父,因为他的皇太子被晋军射死,悲伤过度,一年后也病故了。可以说桓温这个老匹夫,间接害死你们的父亲和伯父,这种深仇大恨,你们永远也不要忘。”

听她说完,叔夏生平第一次对苟太后产生了反感,心想你们氐族胡人侵占中原,桓温率领王师北伐收复失地,何错之有?

此时此刻,叔夏真切意识到桓温第一次北伐真是差点灭掉整个秦国,桓温真不愧是一代名将,晋国第一人,这位晋国英雄在叔夏心中变得越发高大起来。

栎阳公主大声道:“如果桓温敢进犯我大秦,萱儿虽是女流,也会拿起武器抵御,如果上天有眼,就让萱儿一箭射死桓温老贼,为父皇和叔父报仇。”

这句话异常刺耳,叔夏忍不住扫了她一眼,心里暗想你那点花拳秀腿只能吓唬吓唬太监宫女,一旦上了战场不被晋军杀死就不错了,还好意思在这里吹牛,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栎阳公主意识到叔夏目光的异常,于是问了一句:“桓叔夏,你怎么了?”

叔夏收回目光,淡淡答道:“没什么,叔夏有点累,想回去休息。”

苟太后关切地说:“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吧,融儿,你留下来陪我。”

阳平王答应一声。叔夏起身退了出去。

叔夏回到王府,对部下杜枫和何洛说:“跟我回许宅,我有要事相商。”

杜枫何洛连声答应。

傍晚,许宅内。叔夏把白天秦国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二位心腹部下。

杜枫兴奋地说:“桓温已经出兵北伐燕国了,太好了,桓大司马年过半百,还不忘北伐收复失地,真不愧是我们汉人心目中的英雄。”

何洛也赞道:“但愿桓大司马统率王师灭掉燕国,光复我神州大好河山。”停一下,他迟疑着问,“将军,一旦桓大司马灭掉燕国,转而进攻秦国,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叔夏长长叹了口气:“这也正是我为难之处,我们是汉人,不能伤害母国晋国,但我们又要效忠阳平王殿下——”他叹息着没说下去。

杜枫急切道:“将军,这还用问吗?阳平王殿下对我们是私恩,是小利。而晋国是我们的母国,我们怎么能贪图小利而忘了民族大义?一旦桓大司马带领晋军攻打秦国,我们二话不说就投奔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叔夏久久没说话,这一刻他又情不自禁想起了师兄许真,想起了他临刑前对王猛说的那句话,

“丞相大人,我知道你为什么想救我,可我不会让你如愿的。”

………………

他原来一直以为师兄一心求死是因为目睹师嫂惨死,所以了无生意,更不堪忍受宫刑侮辱,所以想追随师嫂而去。但直到今天他这才意识师兄其实还有更深的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师弟深得秦国皇太后和阳平王的信任和器重,在这种情况下,师弟很难做到与秦国决裂,所以师兄宁可一死,用他的生命换取师弟与秦国的彻底绝裂,换取整个昆仑派的誓死反秦。想到这里,叔夏心颤抖了。师兄、师嫂和秋茹正在天上看着他,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竟然做了秦国大将,忠心耿耿地效忠阳平王,他们会是何等失望?

叔夏低下头,此时他坚定效忠阳平王的决心终于动摇了。

杜枫打量着他的脸色,觉得自己的话他已经听进去,不觉更加兴奋了。

他低声说:“掌门,您在宛城时不是救了桓温的部下谢玄将军吗,有谢玄将军引见,桓温大司马一定会欢迎我们的。”

叔夏一惊,连连摇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今我们在长安,苻坚和王猛正时刻监视着我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何洛道:“将军说得对。这件事要从长计议。我们现在是在长安,不是在陕城。杜师弟,你千万别轻举妄动。”

杜枫只好答应:“好。我一切听从将军的吩咐。“

数日后的晋国,晋国大司马桓温率领五万晋军精锐途经金城,他远远望见城郊的一排柳树,不由勒住坐骑,转头问弟弟车骑将军桓冲:“四弟,这些柳树好象是三十年前我任琅玡太守时所种的吧?“

桓冲连连点头:“是的,兄长真是好记性,这是当年我们一起种下的。时光如流水,一转眼已经三十年了。”

桓温跳下马,信步走到自己三十年前种过的柳树前,这些柳树都已长到十围粗了。他不由感慨万端。这时候弟弟桓冲和谋士郗超也跟了过来。

桓温自言自语:“三十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说完他伸手抓住柳条出神凝视着。

桓冲注意到兄长眼中的泪光,于是道:“兄长,岁月无情,催人衰老,这是自然之规律,兄长不必伤怀。”

桓温感叹道:“我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北伐了,此生再不北伐,中原恐无收回之日。传令三军,加速前进。”

“是。”

晋国一路攻到燕国湖陆,晋军势如猛虎,潮水般冲向燕军,燕军败退。晋军占领湖陆。

一个月后,晋国连战连捷,接连攻克燕国黄墟和林渚,燕军溃不成军,晋军旗帜插上燕国城头。

郗超和桓冲陪着桓温走上林渚城头,桓温望着城下缴械投降的燕军,满意地点点头。

晋军连战连捷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秦国。

长安皇宫里,苻坚、苻融兄弟和王猛坐在一起商讨国事。

苻坚望着面前的战报,说:“晋军先是攻占湖陆,随后又占领了黄墟和林渚,一路势如破竹,桓温老儿,果然不凡响。

王猛问手下报信官:“燕国还没有启用吴王慕容垂吗?”

报信官摇摇头:“燕国可足浑皇太后极其讨厌慕容垂,太傅慕容评也一向与慕容垂不和,燕国朝政正是由这二人把持,所以慕容垂空有一身本领,也无用武之地。”

王猛叹息道:“慕容垂不出马,燕国无人是桓温的对手。”

苻坚笑道:“景略对慕容垂评价极高啊。”停一下,又道:“如果慕容垂攻打我大秦,景略可是他的对手?”

王猛不说话了。

苻融笑道:“我还是相信丞相更胜一筹。”

王猛淡淡一笑,眉宇间却隐藏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