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人才(求收求推)
作者:艾三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47

PS:继续坚持在新人榜首页,这都是各位大大的功劳,小三儿在这儿谢谢大家,希望继续支持。

“苏大哥,你是说我这些东西都白准备了?”面对着苏春芸脸上的笑意,杨笑可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苏春芸,24岁,1992年毕业于首都农业大学,被分配到平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可能是常年在农村的缘因吧,苏春芸一点儿也没有一个大学生的样子,黑黑瘦瘦,挺干巴的一个人,只有圆脸上架着的黑框近视眼镜和文雅的谈吐才让人们记起,眼前的这个人可不是个土老帽。

“三少,不是说你的东西都白准备了,”苏春芸笑道,“我是说这些牛粪白准备了。”

糗大了,当初为了这些牛粪,连段鹏都惊动了,这可好,到了专家这儿,人家说是不用!

“养殖普通的平菇是不用牛粪的,只要有麦秸和木屑就够了,养双孢菇才需要牛粪。”苏春芸给杨笑解释道,“三少准备的这些牛粪如果是要养双孢菇倒是能派上大用场。要不咱们养双孢菇?”

杨笑一摇头,“算了,还是养平菇吧!这是我给上石硼人做的第一件好事,可别办砸了!”

苏春芸点点头,“那咱就养平菇,只是可惜这些牛粪,这得费多少事收集啊!”杨笑的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自己印象中养蘑菇是需要牛粪的,没想到竟然闹了一个大笑话。看来,自己也就能拿个大方向,具体的操作还是得找明白人啊。

“苏大哥,你说我在这儿养平菇前景怎么样?”杨笑这下可是很谦虚地问。

苏春芸推推眼镜,“平菇是种大众蘑菇,大家都喜欢吃,而且价钱不太贵,销路应该没问题。从养殖角度讲,它好养,而且产量高,也适合规模化养殖。没事的,不会赔的。”

看杨笑得意地笑。苏春芸往前凑了凑。“三少。你知道吗。在这儿养平菇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这儿地环境。温度。湿度。最适合进行特种蘑菇养殖!”

“特种蘑菇?你说地是什么?”杨笑很感兴趣。

“就是说一些比较稀奇地蘑菇种类。这些蘑菇往往对环境要求高一点。所以养殖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它们地价值也同样高地惊人。打比方说。养平菇能解决温饱。搞特种养殖则能解决致富地问题。在这儿。目前以我地观察。就特别适宜养猴头!”苏春芸拼命地向杨笑推销自己地观点。

猴头?杨笑愣住了。这家伙可是山珍啊。据说只产在东北地大森林里。现在这儿能养?仔细地回想一下。似乎前世也曾在超市里见过猴头。虽然价格不低。但是明显是养殖地。

杨笑一把抓住苏春芸。“你是说这儿能养猴头?”

“没问题。以我地观察。这儿很适合养猴头。而且应该也适合养其他地几种特种蘑菇。不过我也就是说说。你就算是要养。现在也没有猴头菌种啊!”苏春芸有些泄气地说。

“哪儿有咱上哪儿弄去,我就不信全中国就没有一家有猴头菌种的地方。”杨笑牛哄哄地说,现在钱对他来说已经只是一个符号罢了。

苏春芸冷静地低下头,“别着急,等我回去查一下,鲁东应该有这种菌种。”

“查到了告诉我一声,我帮你弄去。”说完,杨笑扔下苏春芸在上石硼村指导村民们上蘑菇大棚,自己拍拍屁股回县城了。

这时平江县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大部分干部被杨云清调动出了最原始的漏*点,围绕自己的岗位和自己的长处,开始纷纷建言献策了。而在这所有的建议中,有一条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平江县第二轻工业局局长刘方友提出不再担任二轻局局长一职,要求重新出任平江花生制品厂厂长。

凭着好好的正科级局长不做,要到企业去当没品没级的厂长,如一滴水溅到了油锅里,迅速掀起了平江官场民间的激烈讨论。

杨云清正在与刘方友谈话,说实话,杨云清还是很欣赏他的,工作有魄力,精通经营管理,二轻局在他的手下,各个企业都能正常运转,大部分都有营利,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刘局长,你再考虑一下,毕竟二轻局离不开你呀。”杨云清给刘方友递了一颗烟,刘方友急忙起身接过,顺手帮杨云清点上了。

“杨书记,我知道您的苦心,我也感谢您的栽培,可是我的专长是管理企业。在二轻局,各种扯皮的事太多,我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不如让我回花生厂,我向您保证,花生厂一定会在我手上发扬光大。”刘方友用力地吸了一口烟,“杨书记,您如果不允许我回企业去,那么我就辞职,自己办一家花生制品厂。我相信,我的舞台在企业!”

杨云清一看这架式,自己作为县委书记亲自与他谈话,没想到谈出了辞职。“刘局长,不要激动。来,喝水,说说,为什么非要到企业里去?”

刘方友似乎从中听到了通融的意思,心情也略为放松了一些,“杨书记,说实话,您搞的这个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真的搞到我心里了。尤其是在参观南光蔬菜大棚时,一位小友的话更让我震动,他说,南光正是无限放大自己的优势,才在某一领域取得了别人不可能取得的成绩。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平江的花生生产加工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数得着,叫上号,那会是什么滋味?如果我们平江的花生生产加工能是全国第一,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成就感?”

“杨书记,您也知道,我原来就是搞企业的。我的专长就是抓生产经营,这是我的优势。平江的花生生产加工本来在全省就是重点企业,在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每年的生产配额分配上,我们平江每年都是前三名。我就想,我的企业管理优势加上平江花生制品历史优势,如果将其发挥到极致,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刘方友轻轻地说着,一半是倾诉,一半倒像是自言自语。

此后不久,平江县委公布任免令:免去刘方友平江县第二轻工业局局长职务,调任平江县花生制品厂厂长,保留正科级。

县政府下文,将平江花生制品厂升格为县直属企业,直接向县政府负责。

杨笑回县城那天是周六,正好杨云清与刘方友刚刚进行了谈话。晚上回家发现杨笑也在家里,一边有些欣喜,一边更有些惊奇,这个小子,跑了一趟南光,两天不到的功夫,把老子的一个很有前途的局长给整辞职了,真是人小鬼大呀。

“你呀,以后不要乱说话,好好的一个局长,让你一句话给弄的干厂长去了!”杨云清看着正端着饭碗大口猛吃的儿子,不知道是嗔怪还是欣喜。

杨笑用力地咽下嘴里的面条,“嗯?刘方友辞职了?”

“辞职倒没有,只是坚决要求到企业去,我批准了。”杨云清淡淡地说。

“天哪,这是多好的典型啊!爸爸,你可别说我没提醒你啊,这就是你们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最好成绩。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被解放了,人们以务实发展为己任,勇敢地冲向了经济第一线。这不是最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吗?”杨笑意识到,由于自己的作用,平江的历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要知道原来人家刘方友可是直接辞职的,现在只闹了个平调,宣传效果已经打了折扣。

杨云清的眼睛一亮,是啊,自己搞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了半天,还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东西,现在有了刘方友这个例子,何愁这件事情不能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嗯,明天得跟省报的刘主任沟通一下,请他来一趟。“这小子,满脑子的奇思妙想,真不像是我的儿子!”

。<div >(快捷键:←) <a href="3400797.html"><font color=red>上一页</font></a> <a href="./"><font color=red>返回目录</font></a>(快捷键:回车) <a href="3400799.html"><font color=red>下一页</font></a>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