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袁龙平原来的计划,这次南印讲学时间应该有一个历史上他也确实在那儿呆了二十三天,可是现在,他只在南印呆了不到十天,就急急地赶了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杨笑就带上钟教授出了,他们要赶在八点以前到达黄海机场,袁龙平的航班八点三十到港。
钟教授精神很好,在平江选择了两处合适的位置搞基地,老教授心情很舒畅。“杨笑啊,没想到这次回来收获这么大啊。这次有了平江基地,我们农大的很多项目都可以从实验室里挪出来,移到基地来搞了,这将大大加快项目的进展啊。这些都得感谢你啊。”
杨笑开着车,看钟老爷子挺高兴,自己也高兴,“钟老,有几件事要委拜托你啊。你看,我们蓝狐集团下步要主攻农副产品深加工,得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啊。可是现在我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品种啊,这就要拜托你帮忙了,帮我找找高酸苹果、高产花生以及各类沿海养殖用苗啊,没有好的种子和种苗,要想获得好收成是不可能的。”
钟宝福把自己舒服地陷进三菱车舒服的坐椅里,“杨笑啊,要说搞这些东西,你还真找对人了。别看老袁这家伙名气大,贡献高,可要是你让他去找这些苹果呀、花生啊、海产品啊之类的,他根本就是一摸瞎。嗯,这事交给我了,保证年前给你拿出方案来,反正北方到了这个季节,什么也干不成了。”
“钟老,你老别把眼光局限在国内,多在国往转转,尤其是欧美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我的原则是,一定要引进世界上最好的品种,而且要多引进几个品种,可以在平江基地进行研究嘛,选出最适宜平江和中国的,然后大面积推广。
”杨笑记得前世时平江果汁厂就在平江设立了一个镇的高酸苹果基地,据说种苗是从美国引进地,所产的苹果奇酸无比,但是正好弥补了本地苹果甜度过大、酸度不足的问题,很好地提高了浓缩苹果汁的品质,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
钟宝福叹了口气,“看不出啊,你小小年纪竟然对种子如此上心,投资支持老袁是,在平江上科研基地是,现在委托我去找种苗还是,说说看,你怎么对种子这么上心呢?”
“钟老,这还不是受你们的影响,你和袁教授把毕生的心血都放在选种育种上,为的是什么?你们都是高层人士,见解知识都比我这样的小人物要高上许多,跟着你们走,自然不会错。而且,不是有老话说了嘛,相亲看娘,种田看种,什么种结什么瓜,没有好的种子,就是下再大地气力也是事倍功半,而有了好的种子,再加上好地管理,必然会强强相联,锦上添花啊。”杨笑说的是实情,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种子格外重视,而杨笑想在农业上施展一番作为,当然不能忘了这重中之重了。
“钟老啊,最近忙着搞平江基地的事,有没有抽空了解一下关于太空育种的事啊?说实话,我可是很看好蔬菜在这方面的潜力。还有啊,咱们是不是也到国外去引进一步品种啊,鲁东种不了咱们可以种到别地省嘛,只要是在中国,都是好事嘛!”
“这事急不得。我来平江之前。已经向国家农业部地朋友打听了。他说先了解一下。毕竟涉及航天航空地事在我们国家还是属于机密地事情。他也要逐级汇报请示地。不过听他地口气。似乎现在国家农业部对太空育种兴趣不是很大。”钟宝福虽然不想打击杨笑。可是毕竟这是实情。
是这样啊。怎么会呢?记得前世时太空育种后来搞地很红火呀。是什么时候开始生变化地呢?唉。当时自己也没有深入研究。谁想到会有今天呢?
“钟老啊。我想等大伟红英他们毕业后。让他们留在蓝狐公司工作。你看他们会答应吗?”这两个人现在在周成手下干地可真不错。经过几个月地实践锻炼。明显地成熟起来。
对宋大伟钟红英地心思。钟宝福还是略知一二地。他们两个原来计划是毕业后想办法留在山南。以他们俩地成绩和口碑。也有六七分把握。现在让他们放弃省城到县城。还真摸不准两个人地想法。
“这事儿啊。得听听他们俩地想法。不过当初地时候。他们倒是计划着留在山南地。要不是大伟家里欠了些饥荒。估计他是不会到你这儿实习地。现在看。他干了
月。人倒是成熟了很多。所学地知识和农业实践结了新地领悟。我相信他要是留在蓝狐一定会干出一番成绩地。可是这一切都在他自己地选择上啊。我是无能为力地。”其实钟宝福是谦虚了。在宋大伟姜红英地心中。他地话还是很有份量地。
其实在杨笑的心里,想让宋大伟姜红面留下还有一个比较卑鄙一点的目的,那就是给滨海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们立个榜样,看看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究竟应该到什么地方去?究竟在什么地方才能真正挥出一名农大学生的作用?因为蓝狐需要人才,需要大量的农业方面的人才,从明年开始,这个需求将会逐年增加。
从平江到黄海一共不到二百里路,一个多小时以后,杨笑陪着钟宝福出现在黄海机场。
八点三十,飞机准时降落。又过了十多分钟,袁龙平干瘦而严肃的脸才出现在出口,见到正站在外面等他的钟宝福和杨笑,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老钟啊,没想到你亲自来接我,感谢啊。”袁龙平几步上前,抓住钟宝福的手摇了起来。
“应该的,你是为世界人民送米的活菩萨,我来迎迎你是应该的。走吧,都快上车,咱们边走边谈。”钟宝福说着拉着袁龙平就往机场停车场走。
袁龙平这一趟一共来了三个人,加上杨笑和钟宝福,正好坐满一车人。钟宝福年龄大一些,就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袁龙平他们几个坐在了后面。
“老钟啊,我这次在南印可真是度日如年啊。以前也去了好几次,没觉着有什么不同,这次可怪了,看着他们就觉着别扭,看着一个个都是虚情假意的样子,呆了几天就呆不下去了,找了个借口就回来了。”一上车,袁龙平就开始给钟宝福汇报情况。
“你呀,我看是中了杨笑的毒了,还是两种毒。一个是民族主义的毒,也学着有点愤青了,第二个是钱的毒,是不是惦记着他那一千万?”钟宝福一点也没给袁龙平留面子,上来就是大实话。
袁龙平眯了眯眼,“你还别说,你说的有道理。这次吧,我看着他们就由自主地想起中印作战来了,六十年代他们就想欺负我们,现在还老是拿高原问题说事,允许他们在境内建立基地,设置流亡政府,不时地给我们搞点摩擦,我为什么要帮他们?虽然明明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这样想不对,可就是忍不住,看来确实是中了杨笑的毒了。至于钱嘛,我倒不是很着急,毕竟我得等省农科院的意见嘛。”
“那现在意见出来了?”钟宝福听出了点什么。
“出来了,省农科院同意了这次合作。对了,这两位就是省农科院的代表,你看光顾跟你说话了,也没给你们介绍。”袁龙平拍拍自己的光脑门,指着那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位是我们省农科院的副院长郭长水,那位是我们的法律顾问邓律师。郭院长,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钟宝福钟教授,滨海农业大学著名的育种专家,开车的是杨笑,也就是咱们这次来的合作。”
郭长水对这次来本不报什么希望,但是出于对袁龙平的尊重,他还是按院长的要求亲自来了,毕竟如果真的如袁教授所言,那么无疑将会促使超级水稻计划尽快上马实施,这将是影响全国的大事。但是有人不讲任何条件地拿出一千万用于超级水稻计划,在他听起来,怎么听怎么觉着是一个笑话。
在黄海一下飞机,看到接机的一老一少,心里凉了许多,这哪像是来合作的样子啊?看袁龙平兴奋的样子也不好多说什么。等到了车上,才觉着似乎有点实力。现在经袁龙平一介绍,整个人都有些呆傻了,前面那个开车的竟然是要拿出一千万的投资?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杨先生今年贵庚?”郭长水来了一名文明词。
“16!”杨笑开着车,根本没有回头,随口报出了自己的年龄。
郭长水彻底石化了,一个16岁的少年张口说要拿一千万搞超级水稻项目,竟然把国家级的科学大家给忽悠来了,而且还带上了他这个副院长,不得不说是一种绝妙的讽刺,起码在他看来,这次出访本身就是一场闹剧。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中文网*!)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