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王家堡二】
作者:自由与荣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51

“鞑子来了!备战!”圆阵中,军校们气急败坏地吼叫着,接着,螺号凄厉的“呜呜”鸣响起来。

周良臣向谷成惨然摇头笑道:“来不及了,你跟着我!”

两人带着十余起亲兵驰入尚未完全成型的阵中,周良臣拔刀在手频频下令:“各衡军校务必严守阵列、宣谕军律,有临战畏敌者,杀无赦!有奋勇杀敌者,厚赏!听我将令!放拒马!”

立时,阵中军校纷纷大吼传令——“放拒马!”几百步军抬着木制拒马冲出阵去,匆匆忙忙地在阵前五步远的地方错落着放列了三排拒马,又将携带的铁蒺藜撒在拒马前后左右,一直延续到第一排步兵的前方。

周良臣似乎逐渐地恢复了冷静,他弃马站到一辆偏厢战车上,见撒铁蒺藜的部下回阵了,又下令道:“立盾!”

这个命令显得有些多余,军兵们刚一回阵就捡起地上、车上的大方藤(竹)盾,打开支架树立起来,与偏厢车的围板一起,将整个圆阵屏蔽得严严实实。这种大盾呈方形,有木质的骨架和向后支撑的三角形支架,以编制密实的竹篾为面、藤条为衬,颇为坚实。大盾刚刚立好,长筅手们就纷纷上前,将手中的长筅从盾牌预留的开口处伸出大约一丈左右,长筅尾部还深深地扎在泥土里。长筅设好,长矛又树立在盾牌之间可能存在的空挡处……

西北方向掀起了漫天的尘雾,阵阵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从远而近,像平地里刮起一阵龙卷风一般,携风带雷、威势无俦!

“正白旗!”

“还有镶白旗!”负责瞭望的军校大声地报告。

周良臣眉头轻动,手搭凉棚朝西北方看了看,顺势举起手大喊:“举火!装药子!”

炮手们乱纷纷地忙开了,有的掏出火刀、火石,啪嚓一阵击打后点了火油盆,放在炮后;有的把称好的油纸包火药装进炮膛,又用长杆药杵将膛内的装药夯实,再将开花弹或者碎子弹装填进膛,最后将引火药洒在药巢里再接上火绳;有的忙着移动炮座上的码磋,调整炮耳,以求得一个最好的炮身发射姿态。

“大人!骑兵回来了!”瞭望军校吼叫着报告。

周良臣也看到了,他略一思索,令道:“旗号,骑兵收拢在大阵左翼侧后!”

阵中令旗摇动,骑兵们纷纷调整马头,绕过王家堡的残壁。

眼看骑兵无法得到车步兵掩护,身为豹枪营冲校的谷成靠近周良臣问道:“大人,为何不让骑兵兄弟们回阵?”

鞑子奔驰而来的隆隆马蹄声几乎掩盖了周良臣的回复:“大阵初立,不可擅开!”说完,他又朝传令亲兵们喊道:“炮队听我号令,不可擅自点火!”

“来了!来了!”阵中有无数个惊慌的声音响起。

谷成也下了战马,拿了一面骑兵用的皮盾跳上周良臣所在的战车,立盾护住周良臣的身躯。他知道了,周良臣是看到大阵内人心还有些惊慌,此时开阵容易将可以控制的惊慌变成无法约束的恐慌!

鞑子骑兵出现了,在无数面白色和白色镶边的旗帜引导下,成千上万地飞驰而来,其势如同海潮阵阵涌来一般,却又比海潮更为灵活,更有威势,更有杀伤力!

谷成惊道:“足有两万骑!大人,不好!他们要先打骑兵!”

只见一股鞑子骑兵突然速度不减的转向,朝明军骑兵后退处追去。

周良臣黑黑的脸庞冷峻得象蒙上一层冰霜,连声音也冻结得生硬起来:“旗号,骑兵可退回大凌河!”

“不!”谷成拉住周良臣的胳膊,哀声道:“不!大人,还是开阵吧大人!骑兵弟兄们是回不去的!”

周良臣双臂突然发力,将谷成推下战车跌了个倒栽葱,又沉声喝道:“来人,看住他!”立时有两个亲兵将谷成拉起,拖到一边,其中一个亲兵在谷成耳边劝说道:“我家大人就是这个脾性。”

谷成奋力甩开两个亲兵,急步跑到战车边,伸手拉住周良臣的刀鞘,说道:“鞑子骑术精湛且人数众多,必能在我骑兵到达大凌河城之前截击,那、我千余骑兵弟兄……”

“滚开!”周良臣勃然大怒,挥刀指向谷成,又怒目瞪视自己的亲兵。亲兵见状,忙将谷成拦腰抱牢,拖着就走。

此时,后金两白旗二万余骑兵并不停顿,像潮水遇上巨石一般从左右方向流动,在快速机动中完成了犄角合击的态势调整。

阵中,瞭望兵报告:“三百步!”

突然,后金骑兵们发出如雷霆一般的呐喊声,加快马速朝明军圆阵冲击!

周良臣默算着敌人的距离,双目却在左右部下的脸上游走。他们面色如土,他们双股俱颤,他们的手还能握牢武器吗?

瞭望兵又报:“两百五十步!”

眼看着黑压压一片敌骑越来越近,感觉到死亡阴影的明军一阵骚动,有的人不顾军校的战刀威胁开始后退,企图脱离最为危险的前排。

“后退者,斩!”周良臣手中的战刀指向骚动处,几名亲兵立即提刀赶去,却没有下刀杀人,只是协助那边的军校将退缩的弟兄赶回阵列。

“儿郎们!鞑子占我辽东、杀我兄弟妇孺、辱我大明天朝煌煌国威,身为大明臣子,如有敢不奋起御敌、痛杀鞑子者,如通敌论斩!朝廷养兵千日、用在此时,儿郎们!弟兄们!听我周良臣号令,杀鞑子啊!”

阵中有亲信军兵们立即大声呼应:“杀!杀!”渐渐地,喊杀声越来越大,竟然有压倒如雷蹄声之势。

“两百步!”瞭望兵的声音都在发抖了,他不理解大人为何还不下令开炮,再不开炮,鞑子骑兵就要冲到阵前,鞑子的箭矢就要落到头上了!

周良臣挥刀下令:“神威,点火!”

十六名炮手引火点燃了火绳,火绳快速地在“嗤嗤”声中缩短,很快就消失不见,却在药巢处腾起一阵青烟。点火的炮手立即转身,以手掩耳。

“轰轰……”十六位神威将军炮次第轰响,强大的动能将沉重的炮座生生地推动,在粗糙的草皮地面上移动了少许。

后金骑兵群中响起更大的“轰轰”爆炸声,在一道道白色的闪光乍现,一团团青烟腾起的同时,无数的铅子铁弹四下横飞,将一群群的敌骑炸飞、扫倒。

人仰马翻、人喊马嘶之际,鞑子的冲击速度并未减弱,相反地,还在一阵阵牛角号声的催促下,越来越快!

周良臣跳下战车骑上战马,在各车、炮后面策马游走,不断地吼叫:“不要慌!不要慌!听本将命令才准点火!”

神威将军炮手们忙着清理炮膛,重新装填火药、炮弹以及引药。在鞑子第一波骑兵冲阵之前,神威将军炮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次打响的。因此,周良臣约束的是大佛朗机炮手和一窝蜂火箭手,这些人的手里就拿着火炬,火炬不远处就是火绳。

提到急速的战马转瞬即至,有性急的鞑子骑兵已经弯弓放箭,箭矢在偏厢车的挡板和步兵阵的盾牌上砸得“啪啪”作响,却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周良臣随手取下马鞍后挂着的皮盾,令道:“点火!”

无数根火绳快速地燃烧,眨眼间,大佛朗机“砰砰”的响成一片,一窝蜂火箭“嗤嗤”地从木制箭箱中飞出,带着一缕缕的青烟直冲敌群。

阵前三十步距离上,后金骑兵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点火!”周良臣的右臂驱使着战刀在空中挥舞。

“噼里啪啦”声猛地响起,上千杆鸟枪、抬杆和小佛朗机纷纷打响。接着,放枪的士兵们后退几步,将阵位留给手持陶蒺藜(一种火器,形如地雷,陶土烧制内装药子,用火绳引线)的弟兄,一阵发力的大喊声中,一个个黑糊糊的陶蒺藜被投掷出去,在距离阵前二十步处“轰轰”炸响。

战场上硝烟弥散、火光阵阵,战马的奔腾声、人的呐喊声、伤者的惨叫声汇成一片……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