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郦寄在密室中向父亲详细禀报了送漪房回代王府的情况,末了道:“爹,以儿看来,代王与窦姑娘之间的结并未解开。”
“解开又如何?未解开又如何?只要她现在不对太后动手,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郦商专注得看着棋盘,自己跟自己对弈。
“她可是高皇帝钦定的…”
“代王后?”郦商嘿嘿一笑:“一国不能有二君,一君不能二后,代王后可是好好得在晋阳待着的,她这王后注定是做不成的。”一枚黑子落下,将白子拦腰截断。
“这不是有违高皇帝的旨意吗?”郦寄颇有些替漪房不平。
“高皇帝有说过将窦漪房许配代王为后的话吗?高皇帝只是将她指给了代王,可没说让她当代国的王后。高皇帝的旨意多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大汉江山的巩固,大汉天下的千秋万代,其它的一切都要为它让步。”郦商越说神色越加肃然。
郦寄神色怏然,暗暗叹气。郦商看了一眼儿子,道:“你似乎很为她不平?”
“夫妻相见不相识,儿只感叹造化弄人!爹既知这中间所有的事,只要对代王提点一下,一切都会不一样。”郦寄热切地看着父亲。
四年前郦寄奉命去窦家送信,窦家的贫穷超乎了他的想像:勉强能遮风挡雨的草舍、柴门,破败的几案歪斜着,破旧的铜灯闪着昏黄的光,摆在他面前的是看不出本色的土陶碗,碗里飘着色泽暗沉的茶叶,苦涩的茶水难以下咽…郦寄实在无法想像这是一个跟随了高皇帝多年的侍卫的家,而这时的窦家还是由漪房的母亲支撑着。而在那之后呢?在她的母亲离去之后呢?看着窦家兄妹在极度贫寒中带着他们年幼的弟弟艰难生活,自己却只能躲在一边不能伸手相助,郦寄心如刀绞。进宫后,她在荆棘密布的宫廷中艰难前行,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可不管多艰难、多屈辱,她都咬牙挺着,从不放弃。这些郦寄都是看在眼中,他从心底佩服她,既然将高皇帝将她指给了代王,她完全应该过着比现在好上一百倍的生活,为什么不可以呢?郦寄希望她可以过上好的生活,希望她的命运就此改变,他殷切得看着父亲,希望父亲能改变这一切。
“寄儿,这些年来常常替爹去看他们,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们生活的艰辛,由于爹的严令,你只不能相助,只能看着她艰难得走来。她可是我故人之女呀,你难受,爹又何尝不是呢?不过,朝廷之事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只能已不变应万变。”
“儿不明白!这只是男女婚事,窦姑娘也不是权贵之女,跟朝廷有何关系?”
“寄儿,你知道虎鹰佩吗?”
“知道!”郦寄响亮得答道,颇为自得,“天下兵马皆由虎符调遣,虎符一分而二,一半在太尉手中,一半在皇上手中,合二为一即可调动兵马。可独有我们南北二军却不受虎符调遣,高皇帝创南北二军掌控京城安危,握着京齑命脉,而能调动南北二军就是高皇帝贴身而戴的虎鹰佩。”
“不错!”郦商点点头,问道:“你见过虎鹰佩吗?”
郦寄摇摇头:“虎鹰佩是出现紧急情况下所用,平日里凭皇上的符节即可调动南北二军,儿还从未见过那个玉佩。”
“胡说!凭符节就可调动南北二军,岂不是符节令就可随意调动兵马了,在你爹――我当卫尉时,凭符节就想调动禁卫是不可能的。”
“可是…”
“我知道你想说现在就是凭符节调动禁军,凭符节调动禁军是太后的意思,知道为什么吗?”
郦寄摇头,郦商嘿嘿一笑:“因为太后没有虎鹰佩,皇上也没有,要不然怎么高皇帝刚驾崩,吕太后就撤了爹的卫尉一职?换上了她吕家的人,那就是因为我是不会凭一支符节就让她调动我的人马。”
“虎鹰佩不在太后和皇上那里!这怎么可能?”郦寄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戚夫人母子被害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块玉佩。高皇帝驾崩后,并未将虎鹰佩传于皇上,太后疑心高皇帝将玉佩私下交给了赵隐王,将赵隐王急召回京,皇上知道太后会对赵隐王不利,抢先将赵隐王接入宫中,与自己同吃同住同行,让太后没有下手的机会。太后一怒之下,将赵隐王的随行人员尽数捕获,严刑逼供,赵隐王一干亲信皆惨死狱中,太后却终无所获。一日清晨,皇上出宫打猎,赵隐王贪睡未能同行,太后即遣人逼问,无果,灌鸠酒致赵隐王死。此之后,太后就对戚夫人痛加折磨,逼着她说出玉佩的下落,可怜戚夫人本就不知,如何说得出?最后被太后拔去满头秀发,断其的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厕所,每日以人参等珍贵药补喂食,让其在厕所辗转哀号近一月,方才折磨致死。”
吕后残杀戚夫人一事,宫廷内外人尽皆知,郦寄焉有不知之理,每次听来都心生战栗,今日听父亲说来也不例外,只是今日才知太后残杀赵隐王母子不只是争宠夺储之事,还牵扯着那块掌控着京城命脉的虎鹰佩。这也难怪太后当初痛下狠手,面对可能握有兵权的敌人,一时的心软换来可能就是自己和子女的命丧黄泉。
“戚夫人虽然不知,你爹却很清楚,我亲眼看见高皇帝将虎鹰佩交给一个人…”说到这里郦商停了下来,他思忖着该不该说出来。
郦寄的心“扑扑扑…”巨烈得跳动着,他知道父亲正在给他揭开一个大秘密,一个可以颠覆王朝的惊天秘密,他小心地问道:“谁?”
南北两军――驻守京师长安的两支军队,一般说来南军负责皇宫守卫,北军负责长安安全。
卫尉――掌管宫内屯军(即南军统率),通俗地说就是禁卫军的统领。
赵隐王――即汉高祖第三子刘如意,生前封为赵王,死后谥号为“隐”,故称赵隐王。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