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意消散干净,此时的她精神抖擞,与老杨又闲话了好久。
老杨一直喊着,让她睡觉,无非是因为车在路上,不能频繁聊天,杨千月偏偏不,一直一直说,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杨家镇的老宅。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杨家镇,心情与往常大有不同。
镇子距离a市两个小时的路程,两边都是环山,中间有条很宽的大河,至今,这个镇上还住着一百多户的人家。
这里也恰好是张姨的娘家,只不过,如今的张家只剩下张爷爷一个人还在家中。
坐在张爷爷家,老杨和老张聊的很嗨,虽了差了一辈,他们的话却很多。
毕竟张爷爷是看着老杨长大的。
张姨的命算起来也是有点苦,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杨家工作,直到二十五岁时张姨在a市遇到了一个男人,是名军人,在部队。
也是因为司葵和老杨的关系,张姨才有机会认识了他。
两人一见钟情,因为那个男人在分区,几乎很少回a市,异地恋谈了将近两年,在张姨二十七岁那年,两人领证了,婚纱照也没来得及拍,连像样的婚礼也没有举行,分区附近发生了地震,他便第一时间赶去了当地抗震救灾。
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奇迹的是,张姨当时怀了那个男人的孩子。
于是,张姨领证不到半年的丈夫壮烈牺牲,成了抗震救灾其中牺牲的一员,而张姨肚子里的孩子是从杨家出生的。
当年,张姨怀孕,便要回老家,被司葵拦住了,之后就在杨家一直待着,司葵为了照顾张姨,那时候经常在家里工作。
之后,张姨的孩子被他丈夫的妈妈领回了他们家,作为烈士子弟,一路保送,受到各种待遇。
好景不长,叛逆期的性格在学校里惹出了不少事情,被张姨送回了杨家镇读中学。
与杨千月同岁,初中读完之后,原本要顺应着应征入伍,可他拒绝入伍,离开了学校,去了外地打工。
两人言谈中提到了张姨的孩子,他叫廖瑾玄。张爷爷玩笑说,等千月毕业了,不如就嫁给我家瑾玄好了。
她呲牙笑回,那小子我可吼不住。
关于廖瑾玄的记忆是模糊的,大概还停在小学时期,小学之后,她几乎没有怎么回过老家,而他几乎也很少来杨家。
张姨明明是亲生妈妈,可两人关系一直不是很好。
只因为,廖瑾玄的性格叛逆到极点,几乎杨千月觉得,这个人有犯罪倾向。
午饭是在张爷爷家吃的,茶余饭后,老杨带着她回到了老宅。
多年未回,再次回来,整个宅子迎面一股陈旧的复古风。
老宅坐落在杨家镇最偏僻的位置,离镇中心还要走好长的一段距离,隔壁百米处便是张爷爷家。
下了车,老杨将东西放在了老宅门口,便开车扬长而去。
望着车子扬起的尘土,脑子里回荡着老杨临走时的话,他说,书没抄完,别回家喊我爸。
天杀的,老爸,这也太缺德了些。
她朝着车尾高呼了一声,“老杨,我很记仇的。”
不管怎么喊,老杨还是走了。
古老寂寥的宅门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五个大箱子,堆在门口,她长嘘了一声,只觉得整个人都面临着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