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不习惯被人磕来拜去,却也知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就当入乡随俗吧,做东家的少不得要立威,不然本性再好的人家胃口被养大了,以后也是麻烦。
赵彩央端坐着受了礼,才让众人起来说话。
三户当家的捡了长椅偏身坐了,各家家小只老实站在身后。
赵彩央不动声色扫了众人一眼,心中暗暗点头,林叔眼光不错,这三户人家看着虽有些拘谨,脸上倒没有谄媚之色,再看身上衣裳,虽多有破旧却浆洗的齐整。大大小小垂落在身侧的手虽难掩风霜粗糙的模样,倒也清晰修剪的干净。
最重要的是很快就认清了自己的本分,进屋后也不胡乱滴溜着眼睛乱看,眸光除了敬畏只有感激,想来是知道赵家来历不小,又感念自家雇佣的拉拔恩情。
赵彩央微微笑起来,点了两户原本在原籍就是种地为生的人家,“我听林叔说,何老伯和常老伯,我们家村南那一百五十亩地,分了一百亩给你们两家佃种,往后就靠你们悉心打理了。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的,就问林叔。只要收成好,作为东家年底还会另有分红。”
何老伯和常老伯闻言忙起身恭敬应是,带着身后家小参差不齐的连声保证。
靠打猎为生的郝大叔家有些坐立不安,就听赵彩央接着道,“至于郝大叔,您家以前是专门打猎为生的,但是我们这边很少有打猎的,我们家一直都在山上采野果子,您到我这儿也就每天上山采果子吧,当然,若是识得什么药材带回来更好,这样也离您家的本行也不远。”
“这样没问题,采药也是我们最在行的,这深山里只要有药材,我都能给您挖回来!”
话说的十分诚心笃定且客气。
他家里婆娘死在水患里,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全靠他张罗生计,回原籍也是毫无退路可言,只得变卖了所有家当领了县衙分下来的荒地开垦。
他一家都是打猎的哪里做的来垦荒的活计,赵家找上门来时他立马就应下来。
只是等了几天没见赵家分田地下来,他还有些惴惴不安,没想到东家是打算让他们一家继续上山做事,要说这药材他常年在深山里过日子,大山里的药材自然大部分都认识,此时东家这么安排,早已高兴得不行。
郝大叔想到这里,不等赵彩央回应,又激动的站起来,“东家姑娘放心,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说着又拉过身后站着的两个闺女,一个小子,保证,“家里孩子虽小,也是从小跟着我一起进山的,我们一家一定好好摘果子采药材,还不谢过东家姑娘!”后半句是对着孩子们说的。
三个孩子忙又要跪下去,两个闺女看起来十岁上下,却已是副稳重的大人样,拉着一脸懵懂的七岁弟弟结结实实行了礼。
如果不是家中突逢巨变,这三个孩子的年纪哪里用的着跟着爹出外讨生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