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进门时,却带了郝大叔一起。
郝大叔这几天忙着整理铺子,整整累瘦了一圈,冬日的厚衣裳都掩饰不住,精神头却是十足,满脸如释重负的喜色,接过茶碗谢了一声,直奔主题,“好叫东家知道,乌头山铺子我已经拾掇清楚了。今天特意盯了一天,新打的猎物毛皮虽瘦了些,不过养了这几天的猎物突然投下去,倒也养得住。我在观察几天,想来问题不大。”
“看这天气,今年少不得要冷一冷的。不过江南的雪不如北地那样大那样多,对猎物影响不大,相反,天冷了打猎还更容易了。等猎物养住了,都不用我亲眼盯着,我家那几个小的也能看得住。”
郝大叔是猎人出身,说起打猎的事难免带出些行话,却也交待得清楚明白。
赵彩央听了也不乱问,看向林叔,林叔点点头,“入冬后,进山要用的油布棚子和网兜弓箭,郝老弟都跟我商量过了。今天先让他回去歇一晚上,明天我就和她跑一趟镇上。”
水临镇何止一条下河,游船都有渔具,镇上自然也有专卖渔具的铺子。
有林叔盯着,赵彩央没有不放心的,让秦氏装了些家里的菜肉包给郝大叔,又嘱咐几句,就让郝大叔先家去安顿。
郝大叔和另两户佃户赶在村南落脚,菜地什么都还没打理出来,赵家时不时就帮着接济些小东西,郝大叔也不多客气,笑着谢过才告辞出门。
晚饭桌上,林叔才和赵彩央商量,“之前府尹夫人留下的几个闲帮,有一个就是青灵村出身的。我看着人挺踏实能干,打猎事了他又私下找过我几次,似乎是有意来我们家谋条稳定的出路。今天我问过郝大叔,也说他是个肯出力,性子踏实的。我想着过一阵我们要去云南府过年,不如就雇了他给郝大叔打下手,有什么事也好和另两户佃户一起照应着。”
那个闲帮姓王,家中行五,上头几个哥哥姐姐都成了家,王小五不喜农务又读不了书,家里就任他在镇上做了闲帮,接点零散活计赚几个大钱。
自在归自在,却也不是个正经生计,既然想到来赵家做活,心里应该也是有些成算的。
如今的赵家也不怕谁敢动什么歪心思。
赵彩央倒没有反对,只交待林叔,“您先去县衙问清楚王小五的底细。要是能用,至少要签个活契。”
王能和马照跟着易生去了府衙,临走前特意带了个关系铁的衙役同僚上赵家认脸,赵家有什么事都找这个衙役帮忙。
林叔无有不应,次日带着郝大叔去镇上时,顺便去了趟县衙,找上那衙役帮忙办王小五的事。
青灵村是水临镇镇外的老村落,不似其他村的一大群族人是后来才建起的村子,祖上几辈都好查,那衙役不过半天就从户房那里抄了份攥本,亲自送到林叔手上。
王小五在镇上做闲帮也有些年头,非但没惹过事,家底也清白,林叔放下心来,和赵彩央知会一声,就带着王小五去府衙办了活契。
五年活契,王小五要是个能干的,也足够他做出番样子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