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能来照顾我,是我的福气,这点小礼物,是感谢姑姑为我请太医,我知道太医院的太医是转给皇上娘娘看病的,想来姑姑能将周太医请来,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所以请姑姑不要推辞。”
她知道,周济世周太医专门给皇上看病,旁人想请,除了太后,轻易请不动周太医,想必兰若能请到他多少也费了些事,但这也是她的厉害之处,若是能与兰若交好,以后自己行事也方便些。
萧清吟一番好说歹说,兰若才将那副翡翠的耳坠收下,跟萧清吟交待了一声,便出去了。
唤过春柔,让她打盆热水过来,她要洗漱。
春柔端来了热水,仔细的帮萧清吟梳洗后又见她坐在铜镜前梳妆,似乎是要出门,虽然主子的事不该她一个小宫女插嘴,但萧清吟的病刚好一些,不能吹风的。
“姑娘这是要去哪儿?”
萧清吟一边往苍白的脸颊上擦些胭脂,一边回答春柔的问题。
“我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呀,许久不出门了,也该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
她手上利索,三下两下就用那些胭脂香粉给自己画了个淡妆,将病恹恹的脸色掩盖,看起来精神了不少。
她原本底子就好,只是连日来病情反复,又心力交瘁,整个人瘦了一圈,但休息了两日,脸色除了苍白一些,倒没想象的那般憔悴,毕竟是年轻,恢复起来也快些。
春柔担心她刚退了烧,怕是病情反复,不能吹风,急忙劝道。
“太后娘娘吩咐过,姑娘身子单薄,体质偏弱,不可太过劳累,并且太后娘娘已经免了姑娘这几日的请安,若姑娘怕太后娘娘担忧,派奴婢去代您请安也是一样的,太后娘娘是不会怪罪姑娘的。”
萧清吟摇了摇头,从铜镜里看春柔担心的样子,安慰她道。
“你放心,我全都好了,不过,即便太后娘娘免了我的日常请安,我也是要去了。”
她病了这些日子,总不能一直躺着,她得到太后娘娘面前去露露脸,也不枉费太后娘娘如此关照她。
另一方面,前一世即使知道她出了那样的丑事,太后娘娘依旧愿意成为她坚强的后盾。
即便她嫁进了荣亲王府,违背了太后的意愿,太后也依旧毫不犹豫的帮她度过最难熬的时候,太后与她的感情已经非比寻常了。
见萧清吟如此坚持,春柔也就不再阻拦了。
“那姑娘把那件厚披风穿着吧,也能挡着风。”
她转身从大衣柜里找出了一件厚披风披在了萧清吟的肩上,又在小手炉里装了一小块银霜碳,从桌上一个紫檀木匣子里拿出两粒茉莉香饼也顺便放了进去,又将火拨的热些,外面套上自己昨个新绣好的茉莉花手炉套子,递到了萧清吟的手上。
“外面冷,姑娘身子刚好些,不可再着凉了,还是拿着这个吧。”
萧清吟也不推辞,乖乖的将小手炉抱在怀里,细细的看着那上面的花样,称赞道。
“呀,好鲜亮的活计,春柔,你的手可真是巧啊,赶明儿你教教我,我可得拜你为师了。”
春柔被她说的脸颊发烫,忙道。
“不过是些普通绣活,哪里有姑娘说的那样好,针工局的姐姐们绣的花样那才是精巧漂亮的呢,奴婢可不敢做姑娘的师傅,若是姑娘喜欢,赶明儿奴婢帮着姑娘绣些新鲜的花样子好了。”
萧清吟笑着点点头,也不强求。
手上暖暖的,再加上厚披风,一路上倒没怎么冷。
春柔紧紧的跟在她的后面,小心的扶着她。
玉清宫距离太后所居住的玉璋宫不远,都处在后宫中风水极佳的位置上,这显然是身份尊贵的人才能居住的地方。
如今已经是深秋,冷风带着黄叶落下,虽然满眼的金色,但仍旧显得有些凄凉。
到了玉璋宫,迎出来的是李嬷嬷,此时的李嬷嬷还年轻,只比兰若大几岁,白皙素净的一张瓜子脸,弯弯的眉眼,脸上带着笑,看起来极为温柔和善。
太后身边有四位贴身侍候的人,听说都是从太后的娘家带进宫的。
以李嬷嬷为首,还有一位姓孙的和一位姓明的嬷嬷,另外一个就是兰若了,这四位显然是太后娘娘的心腹之人,兰若被太后派到了她的身边,可见太后对她的重视。
李嬷嬷迎出来的侍候,萧清吟就立刻扯出了笑脸快走了两步。
“李嬷嬷好,这么冷的天还劳动嬷嬷出来接清儿,是清儿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