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王王宫的建筑风格,十分吻合大漠草原的粗放狂野,形状各异的巨大石块砌成王宫外墙,屋内立柱全是粗大的原木,墙壁和坐具上,到处可见斑纹艳丽的兽皮。
林家泰以大唐国使的身份和龟兹王相见。
一通外交礼节之后,林家泰直奔主题:“大王,我听说吐蕃大兵压境?”
龟兹王说:“是啊,早朝的时候,我正和大臣们商量此事。”
“大王可曾有退敌之意?”林家泰问。
龟兹王长叹一声:“苦于无计可施。吐蕃兵强马壮,更有一种叫藏獒的巨犬,敏捷凶猛,巨齿利牙,可噬狼搏虎,常常将我龟兹的兵士生生咬断咽喉四肢。”
吐蕃人将藏獒用于征战,出乎林家泰的意料,但是藏獒是受主人控制的,因此并不影响林家泰的计划。
于是,林家泰说:“我有一计,说给大王听听,看可用不可用。”
龟兹王大喜:“国使快快请说。”
林家泰说:“在吐蕃人眼里,火灶是无比神圣之物,认为火塘中有灶神,需小心伺候,严禁跨越火灶,否则亵渎得罪灶神,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大王可利用这一点,在吐蕃大军的来路上,命人搭上尽量多的火灶,然后,再找人装扮成灶神模样,责令吐蕃退兵。”
龟兹王有些犹豫:“国使确定这法子有效吗?”
林家泰心里清楚,自己的这个法子灵不灵,取决于古人对神灵的敬畏程度。
于是他问龟兹王:“你敢亵渎你心中的神灵吗?你的神明对你发话,你敢不听吗?”
龟兹王说:“我不敢亵渎神灵,也不敢抗拒神灵的旨意。”
听龟兹王这么一说,林家泰笑了:“那么,吐蕃人也一样。”
“搭火灶容易,难的是谁知道吐蕃的灶神长啥样子?”龟兹王又有了新的难题。
“大王不用发愁,我知道他们的灶神长啥样子。”林家泰安慰他说。
原来林家泰去西藏旅游的时候,被布达拉宫殿堂中供奉的无数佛像,四周墙壁上绘满的壁画所震惊,流连忘返,离开时,心中满是西藏神佛的模样。现在要他装扮出一个吐蕃的神来,并不是难事。
龟兹王果然高兴,但是他又说:“我龟兹民众,并不了解吐蕃的神灵,若是被吐蕃看出破绽,也会前功尽弃。”
“这到也是。如果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只能由我免为其难了。”林家泰只好说。因为吐蕃兵如果看到火灶和灶神后仍然不退,灶神是要有所表示的,怎样表示,得随机应变。
龟兹王这才一脸欢悦:“如此最好,如此最好,只是有劳国使了。此次若能不战而退吐蕃之兵,国使就是我龟兹的救星,我龟兹国一定有重谢。”
林家泰正想说不必放在心上之类的话,贾米尔却抢在他前头开了口:“希望龟兹王言而有信。”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龟兹王说着就要去布置搭建火灶的事宜。
“大王且慢,我还有话要说。”林家泰拦住了他:“既然我要装扮灶神,那我是大唐国使的身份,除大王外,再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万一走漏了风声,让吐蕃人知道灶神是假的,那就没有什么能挡住吐蕃大军了。”
龟兹王不住的点头:“此事事关重大,不用国使吩咐,我自然知道。”
林家泰又说:“吐蕃兵退之后,这事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下次就不灵了。”
龟兹王说:“国使所虑极是。”
林家泰心里想的是,唐和吐蕃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是要“和同为一家”的,自己以大唐国使的身份帮助龟兹国的事情,若是被吐蕃知道了,也许会在大唐与吐蕃之间生出间隙,那就不利于祖国大家庭的统一了。
接着林家泰告诉龟兹王,火灶应该怎么搭。
这火灶,其实挺简单,就是几块石头垒成一圈,中间留一个可以烧火的空间,上面可以放一只大锅就行。
林家泰吩咐龟兹王搭建的一个大台子就不简单了。
这个台子,长、宽、高都要达到十丈,台面的四角,各有一个小台子,小台子的旁边,各放着一只大大的铁锅,铁锅里放着浇透酥油的干木柴。台面的中间,还有一个半人高的小台子。大台子的中间要有一道便于向上攀登的扶梯,四周要用碧绿的树枝和各色的花朵密密的装饰起来,让人无法看到由中间向上攀爬的人,也看不到台面的四只大锅和上面的小台子。
龟兹王一声令下,龟兹国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总算赶在在吐蕃大军到来之前搭好了火灶。
龟兹国人垒出的火灶可真多,密密麻麻,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正是林家泰想要的效果。
领着林家泰参观一番后,龟兹王问道:“这些火灶,可符合要求?”
林家泰说:“很好。”
林家泰又查看了刚刚搭好的高台,外观很漂亮,就象一个绿树与鲜花搭成的舞台。林家泰又从中间的扶梯,上上下下了好几回,攀登并不困难。
“高台搭得也不错。”林家泰很满意。
龟兹王说:“我已传令龟兹兵马全部撤退,吐蕃大军估计还有一个时辰就会到达这里。”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虽然这里已经施下火灶计,但是龟兹兵马还要时刻准备厮杀。”林家泰说。
龟兹王说:“我知道。”
林家泰对龟兹王说:“留下十六个身手敏捷的兵士,准备点燃四口大锅里的木柴,再留下一个能伏地听声的兵士,好让我及早知晓吐蕃兵马的到来,其余人都离开。”
“好。”龟兹王立即带着所有的军民撤离,只留下林家泰、少林十三棍僧和五个龟兹兵士。
林家泰立即开始穿衣打扮成灶神模样。
吐蕃的灶神被称为塔吾拉叶毛,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裹素妆,佩带瑰玉,手持金勺。
林家泰一番打扮之后,到也亭亭玉立,冰清玉洁,一副清丽女子模样,看得昙宗等少林棍僧隐隐发笑。
一直在伏地听声的那个兵士忽然一下了跳了起来:“来了,来了,吐蕃大军来了。”
林家泰虽然还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他相信这个兵士说的,立即带着少林十三棍僧和五个龟兹兵士登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