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板桥真迹
作者:冷剑      更新:2020-08-07 20:29      字数:2441

这个混蛋,又私下给苏凌柔打电话!

他想做什么?

他到底什么意思?

高俊达心中暗恼,对唐彦愈发不满。

他都已经严厉地警告过的,不要妄图引起苏凌柔的注意。

结果不听便算了,居然还私下联系苏凌柔。

这样的行为,简直是赤条条的挑衅。

高俊达羞怒不已,恨不能将唐彦碎尸万段。

察觉到高俊达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善,苏凌柔心中颇感无奈。

自己这个学长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傲。

吃不得亏,受不了委屈。

暗叹了声,苏凌柔不敢招惹,只得转移话题询问唐彦打电话的目的。

“唐先生是有什么事情吗?”

“嘿嘿……”

谁知道话音落下,手机里面传来唐彦的讪笑声。

还真有事情啊?

苏凌柔眉色微挑,瞬间意识到了状况。

以唐彦那种内傲的性子,没有事情的话,不可能会表露出这样的情绪。

不只是苏凌柔意识到了,对面坐着的高俊达也是脸色一沉,察觉到了。

果然!

这个混蛋无事不登三宝殿。

“唐先生有什么事情,还是直接说吧!”苏凌柔却没在意地笑了笑。

“苏小姐果然爽快,既然这样,我就直接说了啊……”

唐彦嘿嘿一笑,随即讲道:“事情是这样的,我这边发现一个大漏,但需要一笔本钱。我拿不出来,所以想问问看苏小姐,能不能……暂时支援一点?”

支援一点?

那不就是借钱吗?

苏凌柔嘴角一抽,唐彦居然可以把借钱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真是不要脸!

对面的高俊达听得清清楚楚,更是鄙夷。

有手有脚的大老爷们儿,居然跟女人借钱。

“咳咳……”

唐彦似乎也知晓自己的行为有些唐突,轻咳了声,急忙补充道:“苏小姐放心,这次也不白借。等我拿下这个漏,回头我十倍还你。”

十倍偿还?

有这种好事?

鄙夷的高俊达都是错愕了下,和苏凌柔对视了一眼。

“唐先生需要多少?”

苏凌柔沉默了下,随即询问道。

“38万!”唐彦不假思索的道。

“噗……”

刚刚呷了口茶的高俊达当场喷了。

借38万,再十倍偿还?

那可是得还380万的!

这他妈是骗子吧?

吹牛逼也不打个草稿,什么漏这么值钱?

“苏小姐怎么了?”

高俊达喷茶的动静不小,被唐彦听得清楚,不由弱弱的询问起来。

他以为,吓到了苏凌柔。

“姓唐的,你骗人也要编个合理点的故事吧?”

高俊达按捺不住,当场斥责起来:“亏得柔柔这么相信你,你居然拿这种没脑子的把戏来骗她?你这么做,你的良心就不痛吗?”

呃………编故事?

自己什么时候编故事了?

唐彦愣了下,没想到高俊达和苏凌柔正在一块儿呢。

但醒悟过来,唐彦随即无奈道:“原来高兄弟也在呢?”

“怎么?没想到我会在柔柔身边,揭穿你的把戏吗?”高俊达冷笑起来。

“高兄弟对唐某的误会,有些深啊?”唐彦无奈地搓了搓脸颊。

“呵,误会?你这么拙劣的故事,还需要误会?摆明了的诈骗,还有什么好狡辩的?”高俊达嗤笑,仿佛已经看穿了唐彦的真面目。

“……”

对于高俊达这么固执的质疑,唐彦一阵无语。

一时间,唐彦沉默了下来,不知道该作何解释。

苏凌柔拿着手机,感受到氛围似乎有些尴尬,迟疑着开口,打破了沉寂。

“唐先生不是看房子去了吗?”苏凌柔提出疑问。

看房子还能捡漏的么?

“对啊,我就是在这边的房子里发现的大漏啊。”

听到苏凌柔似乎没有指责他的意思,唐彦急忙解释道:“这套房子里面,有幅板桥真迹。”

“什么?”

听到唐彦的解释,苏凌柔当即讶然了起来。

板桥真迹?

是指清代的书画家和文学家郑板桥的真迹吗?

高俊达也是诧异起来,原本冷笑的表情,都是微微僵硬。

怎么可能?

租个房子都能够遇到这种好事?

“哪一幅板桥真迹?”

短暂的惊讶以后,高俊达顿时冷声质询起来:“就算是板桥真迹,也未必算多大的漏吧?”

板桥真迹,存世量是比较多的。

所以大多数与他相关的真迹,并不算多么稀奇。

因为郑板桥在晚年时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专门以卖画为生的。

所以,他这一生中,作过许多的书画的。

据统计,流传下来的板桥真迹,差不多都有七千多张。

世人都知道,古玩文物的价值高低,跟很多因素相关。

其中一项,便是数量。

物以稀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数量越少,流传越不易,价值自然就越高。

郑板桥曾以卖画为生,作过的书画极多,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很多。

因此,大多数的书画,相比较起来,就并不怎么值钱。

普遍的话,也就几十万,或几百万之间的价位。

其中只有极少数的几幅,才能卖出上千万的天价。

因此,高俊达才会质询唐彦,是哪一幅真迹。

“嘿嘿……”

面对着高俊达的质询,唐彦也不羞恼,反倒笑了笑,道:“不知道高兄弟听说过《竹石图》没?”

“竹石图?”

高俊达脸色一怔,神色狐疑起来。

他怎么可能会没听说过《竹石图》?

只要是行里人,基本都清楚,郑板桥终其一生,爱画兰、竹、石三种事物。

并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所作诗书画,更是世称‘三绝’。

而在郑板桥的竹画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竹石图》。

之所以著名,不是因为画多好,价多高,而是因为数量太多。

在以往年代中,单是拍卖场出现过的《竹石图》就多不胜数。

比如1992年,纽约佳士得就拍出过一幅,成交价11万美元。

2007年的时候,燕京保利春拍也出现过一幅《兰竹石图》,成交价165万元人民币。

2008年,华辰春秋两届,都各有一幅出拍,成交价分别为168万和448万人民币。

这些《竹石图》的价格,普遍都不算天价,属于正常的范畴。

不过,《竹石图》中也有珍品的。

如2009年的匡时拍卖行秋拍‘扬州画派’作品专场中,郑板桥绘作于1764年的那一幅,成交价高达1512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