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便是费金阁召唤门人前来的术法。
不多时,龙柱之下突然出现了一个中年道人,只见他身穿深蓝色道袍,颌下留着一撮密密的三寸灰黑长须,手中握着一把蒲扇,轻轻摇摆。
费金阁面容严肃,朗声说:“赵传经听令,即日起,令你携带法宝天心,跟随江掌门消灭龙宝树。”
说完,发出了长歌令。
接令后,赵传经挺身抱拳:“赵传经接令!”
“多谢费门主鼎立相助!”
“不知江掌门可还有其他的事情?”
“没有了!”
费金阁淡淡一笑,凝视了一眼兰惠:“陈先生,想必身边这位便是兰惠姑娘吧?”
不等陈庆之回话,兰惠抢先说:“兰惠见过费门主!”
费金阁点点头,不解道:“陈先生,本门主记得你曾说过,要和兰惠姑娘厮守在迷魂凼中,为何却出了瓦屋山,跟随江掌门奔波在世间呢?”
“当日,我和江蘅兄弟从长歌门返回迷魂凼的时候,古蜀族人被亿夫长和霍加成全部杀害,唯独惠儿逃过一劫,在下本想以此残躯留在迷魂凼中陪伴惠儿,怎奈惠儿心系族人,立誓报仇,不得不离开迷魂凼,这才有幸再次来到长歌门。”
“原来如此!如今,亿夫长和霍加成已经伏诛,兰惠姑娘大仇得报,你二人既已离开迷魂凼,陈先生何不再次考虑加入长歌门?”
陈庆之早就料到费金阁会提起此事,虽然来的路上已经准备好了如何回复她,可真正面对时,对于费金阁的好意和厚爱,迫于不忍拒绝的脸面,还是说的磕磕绊绊。
“这……古蜀族人就只剩下惠儿一人,我有幸成为她的天命之人,一颗心全在她的身上,再无半点闲心经营其他事情,还望费门主见谅。”
费金阁眼中流露出淡淡的失望之色,勉强一笑:“陈先生一心爱护兰惠姑娘,深情无限,与我长歌门失之交臂,本门主略感惋惜。不过,还是衷心的祝福陈先生和兰惠姑娘一生幸福。”
兰惠对两人的对话深有感触:“谢谢费门主对庆之大哥的抬爱,他也曾对我说起过此事,对于他的决定,我深感欣慰。今日,有幸来到长歌门,更是感慨万千。”
“兰惠姑娘感慨什么?”
“当年,李白来到迷魂凼,一首《蜀道难》让世代族人念念不忘,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他的诗;偶有族人外出带回汉人的诗集,也只能诵读却不识其意。直到庆之大哥的出现,让我再一次与李白的诗结缘,就像当年李白写下《蜀道难》惊艳了族人一样,庆之大哥同样惊艳到了我,因为李白的诗,我将一生托付给他,与他结下了三生之缘。”
兰惠说的字字真挚,句句动情,一方面流露着对陈庆之的爱慕,一方面沉湎于李白赠诗,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兰惠一字一句,声情并茂,悠悠诵来,将在场的众人带回到了过去的时光,直到将全诗二百九十四个字全部吟完,众人还沉迷在李白的天才诗情之中。
费金阁更是动情不已,想不到一个异族的少女竟然对李白的诗爱的如痴如醉。她的声音轻柔婉转,悦耳动听,比天籁之音还美妙几分。
兰惠吟诵完毕,望了一眼李白的画像,又动情的说:“李白相赠《蜀道难》一诗给族人,族人将太阳神鸟托付给李白保管,这之间的缘分至深至真。今日见到魂牵梦萦的李白,我代表族人感谢长歌门两百年来对太阳神鸟的保管以及爱护。”
说完,左手心贴着右手背,抱于胸前,就像当初感谢陈庆之一般,深深地向费金阁躬身见了一礼。
费金阁大为感动,以一个柔情的女子的细腻心思,感受着兰惠言语之间的深情,想不到兰惠和她的族人竟然对太白仙有如此真挚的感情,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又见兰惠年纪虽幼,但灵动之极,既有多愁善感的柔情,又有爽朗可爱的豪迈,实在令她喜爱之极,深情的说:“兰惠姑娘,太白仙能得蜀人如此想念,实在感动之极。我长歌门秉承太白仙救济苍生的遗愿,今日与蜀人之后相会于此,无比有幸,我谨代表长歌门向兰惠姑娘以及族人致敬。”
说着,双手抱拳,凝视着兰惠。
兰惠亦是拱手还礼。
而后,费金阁摊开手掌,掌心内出现了一枚小小的铃铛,闪着金光,柔声说:“兰惠姑娘的声音清脆如铃,这个铃铛不成敬意,就赠给姑娘,以在危难时急用。”
说话间,那枚铃铛从掌心飞下九层台阶,轻轻地系在了兰惠的腰间。只见青衣铃铛,相得益彰。
兰惠致谢道:“多谢费门主赠我宝物。”
费金阁轻轻一笑,走下台阶,附在兰惠耳边,将咒语告诉了她。
江蘅能感觉到费金阁对兰惠的真心喜爱,抱拳道:“先生和兰惠妹妹能得到费门主的厚爱和喜爱,是他们的福气,我替他们再次致谢。”
“这也是缘分所致。”
“的确如此,诗仙遗风,令人大受敬仰。”
说着,望了一眼陈庆之和兰惠,又说:“今日叨扰许久,得费门主相助,感激不尽,在下就先告辞了。”
“江掌门来去如风,消灭妖魔任重道远,还望多多保重!”
辞别费金阁后,金陵和赵传经随同江蘅三人离开了长歌门,到了青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