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坚强还是绝望
作者:姗姗来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38

当时,赵诗华多么担心南山会有心理障碍,为离婚的事情不曾落过一滴眼泪的她当着法官的面抱着南山痛哭失声。

那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为了自己,更为了南山,但她也仅仅哭过那么一次。因为赵诗华知道,眼泪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还会让人陷入推诿责任甚至推卸责任的深渊。

而倔强的南山,除了嘴里不断地叫“妈妈不哭”并且用双手不停地为妈妈擦试眼泪极力安慰痛哭的妈妈之外,竟然一滴泪水也没有。

可怜的孩子,他实在太懂事了、太倔强了。他的表现,令在场主持调解的法官和负责记录的书记员也觉得心酸。他在法庭上的表现,是太过坚强,还是太过绝望?

时至今日,赵诗华依然认为,法官不应该要求南山出现在办理父母离婚的法庭上。如果法庭认为确实需要征求未成年的孩子随父亲或者母亲生活的意见,应该选择其他更为合适的场所,法庭应该尽是避免由此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

刚离婚时,南山不愿见他的父亲,喻大海就到学校门口、小区门口、南山必经之路偷偷地看南山一眼,买南山喜欢的玩具、衣物、图书等等,由爷爷、奶奶转送到家里来。尽管赵诗华委婉地告诉南山的爷爷、奶奶,南山对他父亲所买的东西连看都不看一眼。等到南山终于肯见他时,他显得手足无措,比收到调到白云市计委工作的调令时还要兴奋,带南山去吃肯德基、吃麦当劳,带南山逛公园、逛动物园。可惜好景不长,不到6个月时间,他就不再过问南山的任何事情了,而且再也没有露过面。

理由呢?根据南山的爷爷、奶奶无可奈何的唠叨,居然是:如果喻大海与南山见面的次数多了,会影响女儿的心理健康,影响女儿的人格发展。所谓“女儿”,就是周正红与前夫所生的孩子,随母姓,名字叫做周依依,比南山小3岁。此外,通过南山的爷爷、奶奶分两次支付了6个月的抚养费共计600元后,喻大海就再也没有支付过一分钱的抚养费和其他的任何费用。甚至南山考大学时,喻大海还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好像根本就没有南山这个儿子似的,好像根本就不知道南山这个儿子要参加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甚至被国人认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似的。当时,南山还未满十八周岁。

喻大海无情,赵诗华却有义。她知道南山的爷爷、奶奶牵挂孙子,在南山上大学之前,她安排南山一个月至少到爷爷、奶奶家去一次,上大学后的每个假期,南山也经常到爷爷、奶奶家去,与爷爷、奶奶一起聊聊天、吃一餐饭,共享天伦之乐。每次南山一去,爷爷、奶奶高兴得像什么似的。南山考上大学时,手头并不宽裕的爷爷、奶奶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退休金中拿出2000元给南山封了一个大利市。

当然,赵诗华和南山是心领了爷爷、奶奶的情意,2001年春节,赵诗华特意封了两个1199元的利市让南山分别送给爷爷和奶奶,算是把钱还给爷爷、奶奶了。平时过春节,赵诗华为南山准备的两个小利市带给爷爷、奶奶拜年,一个利市封50元,后来增加到100元。

这么大的利市,南山的爷爷、奶奶当然不肯收了。南山就告诉他们说,那是自己的奖学金和稿费,妈妈特意让他拿来孝敬爷爷、奶奶的。南山确实得了一笔奖学金和一些稿费,但并没有2000元之多。──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目的只是为了成全他们的考心。我们原谅他吧。

为什么要把钱还给爷爷、奶奶呢?因为赵诗华知道,南山的爷爷、奶奶虽然生了几个孩子,但只养活了喻大海一个。而自从与她离婚之后,喻大海就再也没有给过老人家经济上的帮助和支持。南山的爷爷、奶奶只能依靠南山爷爷那份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加上他们又没有医疗保障,随着年纪的增大,头痛脑热的事情经常发生,开支就更大。赵诗华只恨自己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又怎么会忍心要老人家的保命钱?

作者题外话:新年好!祝朋友们阅读愉快,生活愉快!

感谢您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