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恐慌(求票,收藏)
作者:冉闵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79

西门外,一群满脸涂黑,手端步枪的另类义和团在离城门较远的地方,正专心于从过往的行人行李中翻捣着。态度十分之认真。

太乱了,实在是太乱了,公孙云觉得自己抢劫的有点力不从心了,失策啊,为什么自己没有多弄点军队啊,打劫实在是太方便了,就连陈笠都被公孙云拉出来打劫了,公孙云他们已经扮成义和团,拿着义和团绝对不会拿的毛瑟枪,站在北京西门外,开始了公开的打劫了,但是公孙云还是觉得人手不够,更不用说先前被派去守护财务的150人了,现在也只留下巴彦带着10人真枪实弹的在郊外的农庄里偷偷的守护着,而其他人像吴青山、侯孝实在是已经挥了他们最大的能耐了。

哪怕是像侯孝、陈笠这样不会开枪的人,公孙云都来不及培训,直接拉上干活了,往往一个人可以打劫一个小型队伍,而小型队伍的规模则随着一声朝天的枪响之后,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不会去考虑自己有多少人,而为什么对方只有一个人这样的问题了。

他们是在是太害怕了,怕啊,因为北京城暗地里的流言已经脱离了公孙云当时预计的范围,已经变得几乎满城皆知,起先人们还在等待着或说在观望所谓的最新消息。

可是当天津大沽炮台陷落的消息被不小心透露之后,北京城商人们已经不能等待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钱却没有势力,这个时代绝对是个悲哀的存在,绝对是个待宰的羔羊,绝对是要被抢劫的对象,因为这个已经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被证明是绝对的残忍的真理,是属于没有道理可讲的范畴。所以这些人先忍不住了,于是关上店铺,带上金银细软开始了向西的逃亡之路,起先公孙云也想在城内打个小劫,可是城内实在是太混乱了,所以决定出城设点,专使此事。

当然了,不止公孙云一伙,不过人家没有步枪,只能是使用拳头和刀枪,起先其他团体遇到公孙云还想蛮横一下,可是公孙云这厮早就放话给手下们了,讲理的不要,开枪射腿的先,再加上真正强悍的义和团早就给调到天津一带,就算是北京比较强悍的义和团也大部分自己到北京东边去扒铁道去了,所以参与打劫真正的义和团反而比公孙云他们假扮的斯文很多。再就是公孙云一伙,也开始主动挑战其他义和团的权威了,不像以前尽量不起冲突,现在则是丝毫不给面子,要是拦着财的路了,还是铁花生米的先。这些可都是富商啊,不打劫他们,难道要打劫少数实在胆小才逃跑,却没有什么钱财的老百姓吗?显然不可能。

起先,公孙云端着枪还会喊上几声口号,然后再上别人的马车翻看。

可是当官员的家属都开始加入的时候,公孙云也做了调整。

义和团围着使馆区,而且对着只有几百使馆守卫也只是大声吆喝而已。就算是义和团知道慈禧作让他们强攻,还是没有打下来。北京城里由王爷统领的攻打东交民巷的义和团可是有好几万人啊,看来洋人真的不是那么要对付的啊,义和团可是刀枪不入的啊。对着洋人不还是没辙。如此情况之下,官员们也开始动员了,自己不能走,家人和钱财先偷偷的运走,到时真是洋人来了,那是铁定要封城的,到那时候可是想走都不可得的啊。官员的力量毕竟要大很多,所以队伍就更大了,于是公孙云放弃了之前的小股作业,开始集合全部的人,分成十人一组干了起来。但是即便如此,公孙云还是哭笑不得的放弃很多,直选有马车的队伍,以前还对着箱子翻一通,现在是直接从队伍中截留几辆马车,然后选重的箱子搬,直接搬上那些被劫下来的马车。轻的箱子直接放弃,好歹也给人留点啊,毕竟还是要生活的吗,虽说公孙云都想要,可是没有那么多人搬运啊。

当然了,公孙云并没有邪恶到底,好歹不管怎么样,都会给别人留点,当然了留是留了,也管不了那些没有搬走的箱子里是不是钱财,也不管已经搬走的箱子是不是他们所有的钱财,此时实在是没有办法再顾及这些,连原先很少开枪,到现在也一看稍有反抗的苗头,就直接对着大腿开枪。

清军也不是没有看到西门外的义和团这样干,可是翻脸现在还是不被上峰允许的啊,苦啊。义和团和清军,一来现在是盟友了,二来他们还是要守城的,三来政府正希望借着义和团通过这样的举动来遏制城内出去的人数,所以也没有多辩解,放任义和团这样做。可是越是如此,人们现恐慌越来越大了,越是守门的也守的更紧了,对百姓来说这无疑是出不了城的开始,可是对有钱人和官员来说,有钱或有权,一阵利诱或威胁,他们也就便宜行事了。顺便也可以财,现在只要不是当官的,统统的加高出门费。起先看着义和团在外面财心痒,现在自己也能财了,谁敢挡着,连上面的将军也在下面人的孝敬下默许了这些事情。

但是北京那些仍然在等待观望的、铁忠于朝廷的、或是那些仍然做着皇帝梦的王公们,这对此毫无反应,也许他们对清军十分的自信吧。当然了绝大多数平民则是对此只有担心,没有行动。

呵呵,公孙云觉得这些可不是他管理的范畴,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劫打劫再打劫,搬运搬运再搬运,实在是没有精力去他顾了。

而此时的城内,随着慈禧的宣战诏书一出,当然这次还是以光绪名义电,还是光绪来顶屎盆子,义和团的春天也就到了。以前他们多少还有点顾忌,可是现在他们的大师哥都变成王爷公爵一类的大人物,哪怕皇帝都已经圈着了,除了太后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们担忧的呢?没有完全没有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拳头下呻吟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所以,以前就打砸抢烧了,现在更是升级了,一切不可触碰的事物都已经不存在了,时刻寻找着目标。哪怕是东交民巷还没有攻下来的情况之下,也不能拖延他们彻底肃清北京城里跟个“洋”字边的东西了,当然了这样难免会扩大化了。于是在烧几条街,杀了几个人,还与其他无意犯下的小问题的情况下,再加上之前公孙云流言的力量作用下,北京城正式的进入了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混乱场面。

再加上北京城原来就爆满的人口,或说北京城一直以来所具有的人口优势,此时的北京城显现出来的场景,实在是令人心酸啊。

说实话,公孙云当时要散播流言的时候,对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当然了对会干名目打劫这一勾当的公孙云来说,可以完全的没心没肺的忽略。当然了这厮也没有打算关注。

其实怎么说呢,公孙云对所有人都尽力了,哪怕是那些被他打劫,而且过程中哭爹喊娘的被打劫人员,公孙云都没有觉得对不起他们,最起码八国联军也好,或说超级杂牌联军也好,干的要比他出色的多,公孙云最起码还是帮助一部分人逃离了,而且还只是把他们的财产放了下水,而不是想联军那样直接洗劫。公孙云,一边干着打劫的勾当,一边还对自己安慰道我其实已经很斯文了,比八国斯文很多了,再说你们能逃跑那可是我的功劳啊。说不定你们本来就应该出现别的结局,而且是你们看不到希望的结局,现在让我严重敲诈了一通,可是你们不还是能看到自己的结局的吗?

这就是公孙云的欣慰的地方,他觉得在制造全民恐慌的同时,能够连带着救他们一部分人的姓名,顺带着还能自己财,那简直是最完美的结局了。世界上还有比这跟完美的吗?绝对没有。除非联军现在就能马上撤军回老家,不过这种可能性,公孙云觉得也不是没有,不过那要等玉帝睡醒,上帝显灵,佛祖开眼。当然了,可能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义和团集体自杀,不过这个可能比前面那个假设还要让公孙云觉得离谱。那就将最后一种可能吧,那就是政府马上诛杀所有义和团,然后跟洋人谈判,可惜这种可能仿佛只会出现在北京被占领以后。

不过在此之前,公孙云还是会一直很忙,不过成果嘛,只能说是喜人,至于具体数量嘛,实在是没有时间统计,现在晚上一回去,马上睡觉,明天继续干活。公孙云或还有点内疚,可是他的手下连着最斯文的侯孝在最开始时的一点紧张被排除之后,也变得异常兴奋,一个个的都在晚上回去之后,抓紧休息,第二天会还是像第一天那样仿佛被打了鸡血样极度亢奋。

当然了,慈禧的宣战不禁给中国人带来了恐慌、满足、安慰、亢奋,也给天津的救国联军带去了惊喜。

题外话,感觉人气不足啊。书友多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