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这一个冬天(五)
作者:静谧的阳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48

孟母赶到医院,又是一阵号啕大哭。梅晓曦不停地劝慰,孟歌也不敢再有一丝轻生的神色,连劫后余生的悲色也不敢再露出一丝一毫,只怕孟母的心脏病复发。当时顾不得妻子老小的求死决心,此刻全化作对老母的温言细语,不停地保证再也不这样云云。

不几日,快到元旦佳节。

节日前天的黄昏,天气非同寻常的冷,雨水中夹着星星点点的雪花,不一会儿,帽子上,衣领上,便撒上了一层盐状的雪粒,汗气一蒸,雪粒就化了,衣服、帽子或头发,就湿漉漉的。

梅晓曦缩着脖子,从菜市场出来,提了一包排骨和两个萝卜,匆匆忙忙往家赶。自从孟歌自杀未遂后,孟母就再也不肯离孟歌一步,连拉屎也要在门外守着,问东问西。于是,买菜这样的事便成了梅晓曦责无旁贷的事了。梅晓曦下黄昏时分买菜,一则下了班顺路,二则这个时候的菜便宜。只是,这样,一家人就会饿到天黑透了,才吃得到暖和的晚饭。

梅晓曦刚把勒得冰冷的手指生疼的袋子从右手移到左手,一个人突然挡住了她的去路。快过年了,小偷小抢的贼可不少。梅晓曦一惊,抬起头,原来是魏发才。

“也不吱个声,吓人一跳。”

“看着你走过来,忘了吱声。”魏发才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从怀里摸出一卷钱,递给梅晓曦,说,“快到新年了,给孩子买样儿礼物。”

梅晓曦坚决不要。魏发才说:“别人看见不好。”

梅晓曦也怕有人看见,只好接了。成卷的钱一定在魏发才怀里放了不少时间了,暖暖的,像只小手炉。梅晓曦把它们捏在手里,感觉比往常厚了一些。她正想说“上次就说好最后一次怎么还借”的话,魏发才却说:“孟歌身体越来越好,应该找个事做。”

“我倒是想,可谁要他?一个残疾人。”

“看吧,你都这样想,难免没在他面前说错话。”

“我可从来没当着他说过这样的话。”

“你们没有直接说过,但做事说话里都含着这样意思,而且当他这样说这样想的时候,你们也不引导,这就是间接把他往自卑上引。这叫什么,你知道不?”

“叫什么?”梅晓曦问。

“叫心理暗示。你们经常无形中对他进行了类似的心理暗示,是吗?”

“好像是。”

“亏你还学过心理学。”

“说哪里的话!我学的可是儿童心理学。孟歌这么大一个男人,可不是儿童了。”

“也是相通的。我和检察院那边建了个议,给孟歌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出来做做事,对他,对家庭,都有好处。”

“真的?检察院会这么听你的话?”梅晓曦想起和检察院为了手术费经历的艰苦的斗争,半信半疑。

“这是对大家都好的事呀?他们何乐而不为呢?你想想,孟歌出这样的事,也不是好听的。领导也头疼。谁都愿意息事宁人的。”

“但愿如此。”

“以后呢,”魏发才把大衣裹了裹,继续说,“我就不送钱过来了。免得你每次都像我找你借钱一样紧张。哈哈哈!”

“我当然紧张了,债台就像白公馆里的老虎凳,加一块心里痛一分。现在社会上说‘借钱给别人的是孙子,借钱不还的是大爷’。其实,要不是真正有困难,谁愿意去借钱啊!借钱也是借人情,是对人情的考验。别看平时称兄道弟的,到了借钱的时候,全都装穷,那个时候,你才知道人情冷暖。再说了,就算借到了钱,以后即使还了钱,同样欠人家人情。”

“欠人情欠人情,总是要欠嘛,才有情。不然,人和人之间怎么交流泥?全都是你不理睬我,我不理睬你,岂不是人与人之间全没了情谊?这社会还有什么可爱呢?”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到了梅晓曦家门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