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我乃常山赵子龙
作者:小的莹满      更新:2023-10-28 07:17      字数:3594

第212章我乃常山赵子龙

“子龙,可愿行此举乎?”

安排完其他事宜的袁绍这才唤来赵云。

对于那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将军,袁绍早已经有了内定人选。

除了常山赵子龙外,还能有谁。

浑身都是胆的赵子龙,正好需要此举彻底扬名天下。

可以说,世家勇武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没人能够争出来个所以然来。

但,单纯的论及胆气,赵云可以说绝对前三,诸多事迹也确实证明了正如其名,一身是胆赵子龙。

我乃常山赵子龙!

这句话一出,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俱是为之惊颤。

虽说不至于视那曹军如同草芥,但最起码在那时的赵云眼中,身怀刘禅的赵云,几乎是达到了武力值的巅峰,可以说,在没有触发大怒状态加成下的赵云,刘禅就是他绝对的战力提升器。

但眼下,袁绍可没有刘禅这样的幼子给赵云,更何况,彼时非此时,袁绍是看准了这黄巾军虽进攻势头颇为强势,但进攻的后劲却是绵柔无力,无论是其气势,又或军需补给,都是仓促慌乱之下进行的。

汉军虽人数偏少,但后勤补给在何进的统领下,却仍是有条不紊。

不得不说,何进的战争军事才能如同草包,就连政治觉悟都是离谱到家了,但这搞后勤的能力却是与夏侯惇有一手,就连这晋升的官位也是如出一辙。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

此时的夏侯惇还不是单目将军,只是一名跟随在身为骑都尉曹操的副将,此时在曹操的引荐下,夏侯惇也是连连拱手。

对于曹操那极为尊敬的神态,夏侯惇虽然有些不解,但出于对曹操的信任,再加上袁绍此时明明不过三十几岁的年纪,较之他们也不过相差十岁以内,却已经做到了九卿卫尉,现在又是被陛下加衔侍中,可以说,若此番战事顺利结束,少不了又是加官进爵。

夏侯兄弟表示很羡慕。

赵云却是面不改色,拱手低头道:“全凭袁君令,云义无反顾!”

对于赵云的回答,袁绍没有丝毫意外,于是交代其一番事宜。

赵云当然明白此番事情的险恶之处,但放眼望去,颜良不在,黄忠等一众悍将俱是在辽东训练士卒,厉兵秣马,唯有他,得以有此殊荣跟随在袁君身旁,若不能替其解忧,他又与那些普通士卒有什么区别。

别人不敢闯的关,他来闯。

别人不敢冲的阵,他来冲。

不过是取敌将首级罢了,只待胯下战马嘶鸣,便是长驱直入,难逢敌手。

更何况,这些黄巾虽说势众,但终究是一群吃不饱饭的黎庶聚集而成,不说其装备简陋,便是面黄肌瘦的身体,在赵云眼中与一嗷嗷待死的老头也没有什么区别。

自己却不尽然,不说得到了袁君的全部宠爱,但也相差无几。

一身鱼鳞甲耗费诸多钱财精力,又是出自辽东锻造大师的手比,其防御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同时又尽可能的使使用者的灵活程度没有得到太多的束缚。

单单只是手臂处的鲮甲就已经达到了三千片之多,再辅以特殊的方式将其尽数连索,使得其防御力得到了更多的提升。

又特意从鲜卑部族中挑选出了一头日行四百的宝马,赵云自然是爱不释手。

有了这诸多条件加持下,赵云自恃并无多少惧怕之意。

只待袁绍下达命令,他便要化作腾龙长驱直入,其他的他却是已经顾及不上了。

当得知有白马义从这般弓马娴熟的精锐骑兵掩护,赵云更是豪气干云。

至于袁绍这边,却是发现了身为骑都尉的曹操身影。

十余年的相逢,袁绍倒是并未展现出太多的情绪,反倒是曹操,明明已经是有子嗣的年纪,却是委屈的像被冤枉的孩童一样。

可以说,在得知被陛下以囚车拘束送入雒阳廷尉时,他还没有这么大的触动,如今见到这袁绍却是将心底的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

曹操从来没觉得,与人相交的感觉是这般醇厚绵柔,只是当那阔别重逢的袁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只是觉得眼角不自觉地开始向外露出些什么东西来,只当是微风拂袖。

只是,再看向俨然已经高人一等,却又处处维护着他人尊严的袁绍,曹操心头一暖。

这兄长袁绍,依旧没变。

曹操笑着迎面走来,凝望着那袁绍,眸中却是闪现出一种情绪在翻腾。

袁绍淡然处之,与曹操一会,已有十余年未见,不曾想,昔日事事都得问过自己的曹操,此时也变得勇猛非常。

两人对视稍许,随后便不约而同的相视而笑。

“许久不见。”

“是啊,已经有十年了!”

“只是没想到,再次见面会是在这样的境遇下。”

“是啊。”袁绍叹息一声,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因为他的介入下,发生太多的改变。

曹操依旧是骑都尉,与皇甫嵩成一军,出任其副将,清剿颍川黄巾。

唯一的变化,就是这黄巾军,却是突破了皇甫嵩的防线,再加上其三名战前主将因一时的错误举动,使得刘宏大发雷霆,宣召入雒阳进廷尉发落,也就使得黄巾得以长驱直入,围攻本不该出现的雒阳。

“昔日一别,操以为兄已黯然,不曾想,经历这般挫折下,却能依旧成就这般威望,却是不负天下楷模之称,甚至更提前一步,出任度辽将军,进而进入雒阳权利中心,可能会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九卿卫尉,现在,又被陛下加衔侍中。”

曹操笑道:“足矣见得兄颇为陛下宠信。”

袁绍推辞的笑着摆手道:“孟德说笑了,我不过是侥幸而已,若孟德站在我的位置上,兴许会比我做的更好,眼下,却是如何退去这黄巾贼寇更为重要,叙旧的话日后再说吧。”

曹操见此情形,也只能选择停止叙旧。

当得知袁绍欲使一员悍将冲锋时,曹操顿时摆手制止道:“那波才武力高强,操曾与其相会,只是几个回合下来,却是险些被其斩落马下,若非元让拼死相救,只怕兄已见不到操也。”

说完,夏侯惇还特意展开脖颈处的一道伤势,“这便是那黄巾渠帅波才所伤,侍中切莫轻敌。”

袁绍笑着点点头,“正因为如此,若是一直拖下去,不说这雒阳城中军民民心涣散,便是陛下,只怕也要勃然大怒,怪罪于我等,倒不如搏出一片希望来。”

“只是又要以谁来做这个孤胆豪杰也,明知必死的局面,又有谁愿意出任呢?”曹操叹息道。

这黄巾军的强悍,他已经是领略到了,原以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未曾想,在波才的率领下,却也是明显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战斗力,饶是比起汉军,也能靠着数量稳稳的占据上风。

再加上,现在的波才已经悉数将那些黄巾精锐派往前线作战,使得汉军的压力陡增。

曹操自然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任何一人白白身死,同时他也对这个计划充满了怀疑。

袁绍笑着解释道:“我出任辽东长史时,时有颜公骥在我麾下,其也视那鲜卑千军万马于无物,如探囊取物般轻取鲜卑首领,故此名声大噪,其人在辽东等地,已是鲜卑异族眼中的天威将军,多有言之,如遇汉军颜良,当避之,以此争相传会。”

“颜良之名,我也多有耳闻,不曾想竟是兄之部曲,倒也正常。”曹操惊诧,随即又劝诫道:“但眼下颜良未至,那波才又自恃武力,兄又能遣何人?”

说完,曹操还若有若无的看了眼夏侯惇,言下之意溢于言表。

夏侯惇心领神会,对于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毫不惧怕,当即站出身振声道:“惇虽不才,也愿于侍中麾下鞍前马后,只待令下,便冲至那波才大营,将其斩首!”

袁绍笑着摆手,对于夏侯惇的胆气他也是有所耳闻的,但此事不单单是要靠胆气,同时还要考验武力,夏侯惇在这方面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并无多少建树,比起曹操强出不少,但与纪灵相比,可能也就在伯仲之间。

对比下来,还是我家赵云更为合适,再说了,这样的扬名机会,袁绍可没有让出去的道理。

在一番寒暄后,袁绍就开始下达作战指令。

赵云身为突袭敌方大营的主将,自然需要层层保护,身侧有袁绍的精锐嫡系,白马义从掩护,又已经派出千人骑兵使他门奔袭,如今也是悄无声息的隐藏黄巾大营背后。

“子龙,一切当心!”

“袁君无需多虑,云去去便来!”

众多将士都对这赵云心生佩服之意,在这危难之际,敢于以身犯险,明知九死一生,却又表现的云淡风轻,这在任何人看来,已然是心存死志,绝无生还的念头。

就连袁术望向这边,也是少有的露出一丝惋惜神情来。

纪灵则是惊惧的望着竟然真的敢有人行此绝境之事,不由得感慨万千。

曹操默然许久,只能从所带的酒中热了热,行至赵云跟前。

“壮士,且饮下这热酒,壮壮胆气!”

赵云面色平静,摆手推辞。

“袁君既许我重任,云自当恪尽职守,何需这酒气壮哉!”

说完,城墙上的众多将士都将全部的火力尽情的倾斜在城门附近,以使赵云冲出雒阳城门时不曾受到阻碍。

没人会觉得他能做到。

但又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做些什么了。

当远在深宫中的刘宏得知前线消息时,整装待发的赵云已经冲出城外。

余下的白马义从鱼跃而出,手中弓弩好似能追踪一样,凡箭矢所至,便有一黄巾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