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一切都如薛万彻之所料,蜀兵在西南和东侧两个方向的夹击之下阵型大乱,纷纷向后退却,自相践踏,死伤惨重最可恨的是正在努力攻城的千余名锐卒们也被他们丢了下来,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薛仁贵,他一心想斩杀侯君集,为李承明解恨出气不料身陷重围,若非冯诩搭救及时,几乎命丧疆场
潼关城内中有校场,场中设有高台,上面建有演武大厅
第二天清晨,太阳才刚刚升起,李承明就带着左右亲随,踏上高台,传令潼关所有将校会聚于演武厅中,为大胜蜀军的有功将士庆功
校场里传来鼓声打了胜仗的队伍走进校场,训练有素,不过因为还要防备东西两侧随时可能发起攻击的攻城部队,所以规模小了些,只有千余人左右站在高台上,向下望去,每个人的肩上披着一块大大的红绡,使整个队伍又现出难得的活力,给人死后重生的喜悦
李承明站起来,走到观台最前面队伍绕着校场稳稳地走着,鼓声保持着高亢的声调每隔一会儿,队伍就会暴发一阵吼声:“为楚王,而战为大唐,而死”
喊的最起劲的自然是以薛仁贵为首的那些孤儿们
最后,队伍绕着校场走了一周,停在观台前李承明微笑着转过头,对冯诩道:“昨日突击的有功之士,每人赏钱十贯,有官爵在身者,都升一级战死者记下名字,有子嗣者全部重加抚恤,无子嗣者,日后为他们建庙祭祀”
冯诩跪在地上,说:“谢大王”
李承明愣了愣,转念一想,冯诩几乎每天都和士卒们在一起,对士卒奋死杀敌的勇猛和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深厚的感情这是感情的流露,不必深究于是宽容地笑了笑,让冯诩传令下去
不想,冯诩接着又说:“臣有件事须向大王汇报”
李承明一听,说:“看来是很重要的了?你说”
冯诩说:“臣于薛仁贵已经两次并肩作战,没他都每次他都冲锋在前,斩将夺旗实为我军胜利的关键,臣请大王重赏”
李承明点了点头道:“知道了,马叫他来将军府见我”
观台下的队伍得到李承明的嘉奖令,缓缓退出校场
校场西侧军营的一个房间里
薛仁贵满脸灰土,还和着血水,只剩牙齿是白色的浑身上下已经不见了军袍原本的颜色,裤子扯了不少破洞,正躺在矮榻上休息刘连章跑得气喘吁吁,让薛仁贵马上去校场
薛仁贵扫了身上一眼,迟疑了一下,问道:“用不用换身衣服?”
刘连章笑着说:“不用,大王不会怪罪刚下战场的士卒的”
一出房间薛仁贵发现外面有一只水桶,就用袍袖浸了些水,胡乱把脸擦了一下
将军府里,薛万彻和谢叔方看着这个浑身是尘泥、血水的少年,心里几乎同时在想:“就这么一个孩子,有冯诩说的那么勇猛吗?”
李承明笑道:“薛仁贵,冯将军夸你是国之勇将,举世无双我想让你以后担任我的侍卫队长”
薛仁贵微抬起头,扫了一眼面前的李承明,又低下头,只说了句:“愿为楚王而战,为楚王而死”
这句话说得杀气腾腾,而且带着一丝慑人的冷酷这不禁让在场的人都有点惊讶
宫墙之上的月亮大得出奇,黄灿灿、圆溜溜的,似乎占据了半个夜空清冷、洁净的月光从高空洒下,一瞬间就把这寂静的内宫变成了舞台宫殿房檐上的石兽映耀在月光里,也仿佛活了过来它们扭动了脖子,轻轻地叫着,在房顶上撒着欢儿,相互嬉戏追逐
郑妃坐在琴旁,抬头望着月亮,入神地弹着一支很熟悉的曲子渐渐地,她忘了自己还在弹奏,心头浮现出李承明浑身是血,伤痕累累的样子
她和李艾母女被李世民幽禁在东宫的一座偏殿里,自从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以后她就几乎没怎么见过外人她唯一的消息就是听给自己母女送饭的宫女说李承明没有死,逃出去了,不过太子已经派人去擒拿他了
不知什么时候,她的手指被琴弦割破了血迹在一声声绝响当中四散飞溅,蹦在了她雪白的衣裳上,如同雪中寒梅,格外耀眼
“娘为什么我们不能出去了?为什么我们要住在这个破屋子里?哥哥去哪里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看哥哥,我还想去看乌龟呢”李艾站在她身边怯生生地问
郑妃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流着泪道:“哥哥马上就会来接我们出去了”
李艾伸手为母亲擦去眼角的泪水道:“娘,你不要哭了,我不问了”
房门被人从外面打开,李世民踏着月色进来道:“这些日子事情多,一直没来看望嫂嫂,嫂嫂莫怪”
郑妃抱着女儿站起来,冷冷地道:“不知道太子殿下什么时候能放我们母女出去?”
李世民笑了笑道:“我来就是与嫂嫂商量这件事的我已经派人去与承明联系了,只要承明答应,你们随时可以与他汇合”
郑妃大喜:“谢太子殿下”
李世民接着又道:“我还可以把山东之地全部交给他,做他的封邑,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郑妃问
“请嫂嫂手腾一封给承明,让他退出马上潼关去山东封地,并保证在突厥大举入寇之后不要与突厥狼狈为奸,祸害我大唐百姓另外就是将朝中大臣的家眷全部放回长安”李世民答
郑妃想了想道:“可是突厥兵退以后,谁又能保证太子你不会食言呢?”
李世民笑了笑道:“嫂嫂还不知道,我的侧妃杨氏与三子李恪都在承明手里我可以把他们留给承明做人质”
郑妃沉默不语,心里一阵狂喜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不但安然无恙地逃出生天,而且还能逼的李世民放下身段主动请和可是她心里的喜悦只存在了一小会就被恐惧所代替了,因为她知道李世民为了皇位刚刚杀了自己的一兄一弟和九个侄子,谁能保证他在突厥退兵以后为保江山稳固而放弃侧妃庶子性命,铲除自己的儿子呢
郑妃的恐惧是有道理的,李世民的心里其实也早有了这个打算他之所以主动请和实在是迫不得已
原因就在利州都督李孝常的反叛,巴蜀乃关中的后盾,而利州又为巴蜀门户,利州一反,则巴蜀全境势必崩溃,非但不能为关中提供助力,李孝常还随时可以出川威胁长安然而李世民现在既要对付李承明打通长安与洛阳的通道,又要全力防备突厥南下,已经派不出一兵一卒入蜀讨伐李孝常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刚刚得到消息,燕王李艺的叔阶,其祖父本是梁朝太尉王僧辩,为世之名将,精通兵法,威震南朝其父王凯又以才学名闻当世王珪承袭家学,兵法文学两道,名扬于世只因家族中有人谋反,被迫避祸隐居终南山中十余年,直到李渊平定京城,方才出山李世民当年也欲亲自招纳王珪,却被李建成抢先一步,迎入了当时的唐公世子府中
韦挺乃是世代名将之后,父为隋朝民部尚腾韦挺少年时本以才学著名,后来又苦习弓马武技,随父出征辽东时,曾独骑在敌方万人大阵中杀进杀出,夺旗斩将,勇悍名闻天下只是因父亲不得杨广欢心,又过早去世,并未受到封赏李世民入长安城后,立刻就到韦府拜访,欲收揽韦挺不料韦挺城未破时,就已潜出,投到了他玩尿泥长大的好伙伴,李建成的幕下
李世民麾下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论才学、论智谋,决不会输于天下任何一人尉迟敬德、张公谨、程知节、秦叔宝勇悍无比,论武艺也决不低于当世任何一位壮士只是要想找出像王珪、韦挺这样文武兼长的人材,却是一个也无
王珪到还罢了,让李世民担心的是韦挺因为韦挺与李建成的关系并不只是君臣那么简单,他们还是三十年的好朋友,好兄弟以韦挺的性格再加上眼下的局势,他是及有可能劝李孝常西出长安的,只要李孝常采纳了韦挺意见,不管出是陈仓还是出子午谷,对现在风雨飘摇的长安来说都是致命的
所以李世民在集合了手下群臣的意见以后,决定先试着与李承明讲和,而最好的突破口莫过于郑妃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