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647陈年旧事
作者:工具超人      更新:2025-02-17 18:27      字数:1083

小王同学一见到唐植桐,就发现了发型的改变,脸上带笑,声线灵动:“你理发了?看着精神了很多呢。”

怎么样才算真的爱一个人呢?

大概是小王同学这样子吧,眼里有唐植桐,哪怕他身上再细微的变化,都能准确、及时的发现。

“还行吧?我自己也挺满意的。”虽然理完发没有洗头,但唐植桐开了挂,将身上的头发渣子全收拾了,否则等碎发钻进衣服里,那叫一个难受,浑身刺挠。

唐植桐也只是收拾了一下自个身上的,落在地上的是人家剃头匠的,这是大家约定成俗的规矩。

可能有人会说,那女孩子的长发呢?那个可值钱。

唐植桐从小到大还真没见过有剃头匠给女人理发的。

无论是下至三岁的女童,还是上至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大多都是在家自己打理。

有权有钱人的家里,这活是丫鬟仕女的,谁都抢不走。

小老百姓家就随意多了,要么自己动手,要么同辈相互帮助,偶尔也有极个别的人,会找手艺好的产婆帮忙。

产婆也叫接生婆,优秀的产婆跟优秀的剃头匠一样,一人多能,既能接生,也能做媒,还能理发,甚至有的还会治疗女性疾病。

其实很好理解,即便十里八村只有一个产婆,但并不是每一个产妇都有钱去请产婆,只靠着为新生儿接生并不足以让产婆过上富足的日子。

所以聪明的产婆就开始发展副业,做媒可以说是在给自己创造客户,毕竟眼下结婚是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

理发则是为说媒做准备,凡是愿意在女人发型上花钱的,一般家里也穷不了哪儿去,这都是优质客户,得了解人家的需求,并准确匹配。

“看着还给你修眉了,在哪理的?以后就去这家吧,比你同学手艺好。”小王同学左瞅瞅右看看,一幅看不够的模样。

“那可难了。本来想着早点过来跟你聊会天,路上碰到个老手艺人,就体验了一把。”唐植桐简要的说了一下过程。

“这手艺不比四联差,不便宜吧?你还有钱吗?”小王同学一听是担挑子的,就熄了再让唐植桐找人家的心思,这种机会得靠碰。

“有,上回不是留给我五块钱嘛,理发花了六毛,不仅理发、修眉,人家还给按摩……”唐植桐乐呵呵的将自己的体验的套餐说了一遍。

从武汉回来,唐植桐将没花到的钱和票都给了小王同学,家里分工明确,来路正的这些都归小王同学打理。

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善于攒钱的,但不同的时代,攒钱的动机截然不同的。

眼下攒钱是因为对未来的确定性,每个人每个月就赚那么点钱,穷的很踏实,得攒钱给家里置办一些硬货,比如唐家还没上马的话匣子、照相机等等。

几十年后攒钱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以后还有(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