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谁敢把红旗插上高处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75

为了保卫矿区,中国团与白匪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杜鹤宁命令白匪军化装各式各样的老百姓深入矿区,探听有关中国团的情报。杜鹤宁以为中国团不过是由一些华工组成,根本不适合打仗,加上这些华工平时不大出门,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即使有点战斗力也是乌合之众。那些日子,杜鹤宁派遣的奸细的确做了不少坏事,他们深入矿区进行破坏活动,奸污妇女,然后嫁祸于中国团,企图破坏中国团的名声,有时还要放冷枪,时而发生个别中国团战友或家属被奸细的冷枪伤害。杜鹤宁以为这样就能把中国团搞臭,结果他们是害人害己,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白匪军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祸害。杜鹤宁不甘心,采取新措施,然而,这些都未能吓倒中国团,他们在任辅臣带动下,一面挖出奸细,一面与白匪进行殊死战斗,终于迫使杜鹤宁对中国团刮目相看。于是,他搞了一个专门对付中国团的办法,从外地招来华工瓦解中国团。任辅臣看出了杜鹤宁的阴谋诡计,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从容不迫与杜鹤宁进行周旋,巧妙地夺取了杜鹤宁部队的马匹充实了中国团,许多没有马的战士渐渐有了马匹,中国团的战斗力明显加强。这时的杜鹤宁再也不敢小看中国团了,再也不敢将中国团视为一个小小老百姓的队伍了,他们开始郑重其事地对中国团进行围攻了。然而这一切都已晚了,中国团羽翼丰满,与白匪军展开了强有力对抗,杜鹤宁的部队再与中国团交锋时经常受挫,严重地阻碍了白匪军想在最短时间内攻下乌拉尔矿区的计划。有一天,白匪军再次出动,这一次杜鹤宁先派几个小匪来到矿区进行侦察,当他们确定这里什么队伍也没有时便发动了攻击命令,谁知部队刚进矿区就被迎面而来的炮火轰了回去,原来是任辅臣早料到杜鹤宁会派奸细来这里,他们来一个放长线钓大鱼。这一次让杜鹤宁损兵折将,害人也害已,而中国团借此收获了杜鹤宁部队带来的军需给养,解决了当时最大的困难。

关于中国团的战斗故事有许多,数也数不清,可是时间久远已经被许多人淡化了,仅凭一些资料或是口述难以把这些战斗故事和场面描述出来的,幸而在此之前我读过鲁迅翻译过的前苏联法捷耶夫写出的小说《毁灭》,我忽然发现中国团这支部队如同《毁灭》里描述的部队或多或少是一样的,他们经历了艰难险阻后最终实现毁灭,这是悲壮的毁灭,尤其是一些细节更是让人难忘。因为二千多名华工组成的中国团,哪能一个战斗故事也没有,哪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呢?可惜的是资料有限,想像和猜测也有限,对那些本应当有许多故事的中国团战友的英雄事迹不得不忍痛割爱。然而,关于中国团战士们的英雄壮举还是有目共睹的,毕竟还有活下来的战友,毕竟还有中国团的后人,他们以一种民间方式流传着中国团的故事。有一次,中国团在修整时,忽然有一股白匪军悄悄摸来,当他们进入中国团为他们设下的包围圈时,一营长张清萧从侧面闪过来对拿着望远镜的任辅臣说:白匪军来了,怎么打?任辅臣说:还是按照计划好的打,你带一营在前,二营在后,三营迂回进行包围。任辅臣镇静指挥,两眼盯着前方,其他战士聚精会神静静等待命令。十几分钟后,大批白匪军从树木后面闪出,叫喊着朝这里涌来。这是一场静静悄悄的战斗,开始什么响声也没有,白匪军发现了中国团想方设法伏击这支队伍,可是中国团也发现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他们想方设法冲破敌人的封锁线,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渐渐地这里才有了沉重,而且是越来越近,如同一片乌云黑压压地临近。任辅臣在望远镜里看见有一面白匪军的旗帜在匪军中飘扬,于是他高声命令:“听我命令,先把那杆白旗给我放倒!一二,放!”

随着任辅臣的命令一出口,阵地上马上火光冲天,从不远处传来狼哭鬼嚎的叫喊声,紧接着就是大批的白匪军溃退,硝烟中,任辅臣看见那面白匪军的旗帜倒塌后再未竖起来。任辅臣兴高采烈,问旁边的人:“谁敢把我们的红旗插上那里?”“我敢。”任辅臣来不及看看这是哪个战士,就见身旁窜出一个黑影,一个叫小豆豆的战士举着红旗冲了上去,在他的身后是一阵密集的枪林弹雨。任辅臣见此,高声命令全体中国团战士一齐射击掩护这个战友,掩护这个可爱的小豆豆。赵钱财的转盘枪一响,马上就是一片密集的火网,只见白匪军接二连三往下倒,形势对中国团十分有利,这时的白匪军有些慌乱了,他们的枪也开始变得没有目标。有人看出阵地上出现了机会,便叫喊着:“小豆豆快往上跑,把红旗插上高处。”小豆豆(小战士姓窦,大家习惯于叫他为小豆豆。)一跃而起,冲了上去……当小豆豆举着红旗跑到高处时,忽然传来一声爆炸,小豆豆与红旗同时倒下了。中国团的战友们以为小豆豆牺牲了,一个个发出愤怒的表情,有的简直就要冲锋陷阵为小豆豆报仇。这时的任辅臣心里也是猛烈一惊,盯着小豆豆不动眼珠,这时小豆豆忽然来了一个鲤鱼打挺,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原来小豆豆没有受伤,但随他一同出去的战友却倒在血泊中,小豆豆把从战友胸前流淌的血朝红旗上一抹,低声对战友说:“好兄弟,有了你的血在,中国团的红旗就不会倒,有了你的血在,就有中国团的红旗在。”

小豆豆终于把红旗插上了白匪军的阵地上,在红旗引导下,中国团乘胜追赶,与当地老百姓一道粉碎了白匪军的阴谋。这场战斗后,任辅臣为小豆豆请了功,同时把这面洒满战友鲜血的红旗亲手交给了小豆豆,并举行了授旗仪式。小豆豆接受红旗后,唱起了那首《船歌》,人们这才发现,小豆豆的嗓音原来是这样好听,他们异口同声请小豆豆保护好嗓子回国后当一个歌唱家。小豆豆兴高采烈,唱得更加起劲,其他中国团战友也跟随他唱着。其实这首《船歌》是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钢琴套曲,因为每一首都与季节特征相联系,因而命名为《四季》或《十二月》,其中包括《云雀》《松雪草》《刈草者之歌》《雪橇》等,这些名曲和俄罗斯伟大画家施什金等画家的作品一样会让人想到俄罗斯的风景中特有的美丽,这就是中国团战士们为什么喜欢唱俄罗斯歌曲的原因。小豆豆就是这样喜欢俄罗斯民歌,每次冲锋时他都唱着这些歌前进,在他的旗帜下是一片歌声。而象小豆豆一样的中国团战友数不清,敌人听了闻风丧胆,常常听到歌声就猜测出中国团来了,于是他们吓得四处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