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南城内的喊杀声依旧没有停歇,孙策军已经在城下整齐列队做好了攻城的准备。.一队队扛着云梯的士兵缓缓地向城墙而去。虽然刚开始他们有些疑惑:不是说好了明天攻城的吗?怎么又突然又改成了连夜攻城?但摄于军令还是一肚子不满的赶到了城墙下,到了城墙下之后这些人听到城内的喊杀声立刻就明白了。原来对手今天晚上竟然发生了内乱,这可是攻城的大好时机。
就这个时候,城门缓缓地打开,孙策军的一干将领现在是惊讶异常,他们现在真的不理解了:如果对手要哄骗我们攻城的话,那也不用打开城门啊?这样一来我军就可以直接杀人城中了,莫非对手在城中设好了伏兵,等着一举将我们全歼在城内么?可他们那来的这么多兵啊!众人在不解中,死死地盯着越开越大的城门。随着城门的一点点打开,喊杀声从城门传了出来,一群士兵在跳动的火苗的照射之下,影子不停地抖动着,透露出一种极度的慌乱。
这群打开了城门的士兵并没有顺势出城,而是紧紧地守卫住了城门,几个骑兵快速的冲了出来,不顾头顶上倾斜下来的箭雨,直奔着孙策军的战阵而来。不时的有人中箭落马,其他人则不管不顾,依旧埋头打马疾奔。
来到阵前之后,这几个骑兵不顾平缓一下呼吸,立刻放声高呼:“我等是薛礼将军的部下,现在特来投降孙将军,请将军速速派兵攻入城内!”
听到了他们呼喊的孙策,并没有一丝怀疑,立刻跳上了战马准备带领骑兵突入城内。张纮眼疾手快,几个健步就冲了过去,一把拉住孙策的缰绳,高声的劝解道:“明公不可鲁莽行事,这几个骑兵之言并没有得到证实,城中如今还是情况不明,明公绝对不可以妄入险境!”张纮过于着急,这个时候根本顾不上平日的风度,话说得又急又快。
孙策也是高声喊道:“张先生不要阻拦我,我带着骑兵一路突入,就算这群跳梁小丑有什么阴谋,又能把我的大军怎么样?又能把我怎样?”
张纮依旧紧紧地抓住了缰绳不松开,也是快速的反问道:“明公手下难道就没有先登陷阵的勇士了么?就要靠明公带兵冲锋才能获得胜利?你是定制计划指挥全军的主将,不是冲锋陷阵的斗将。你身上背负着整个军队的希望,一旦有事就算三军将士奋勇拼杀获得了胜利又有什么用?史记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现在明公身负家族未来、三军期望、天下安危,怎么能不珍惜自己的身体性命呢?你要是有事,那我们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张纮现在是真急了,话语中再也没有了平常时候的温文尔雅,更顾不上措辞是否恭敬了。
一旁的韩当听了两个人的争论,冲到了马前,大声答喊道:“大公子,让我带领骑兵去冲锋吧!我虽然没有大公子这么英勇,但自从跟随了破虏将军(孙坚)以来,也算是久经沙场多次先登陷阵,让我带兵去,大公子带兵随后接应。我现在就立下军令,如果我没有完成任务任凭军法处置!”
孙策这时也算被张纮教训的想明白了一些,看了看韩当,知道他是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也就点了点头,说道:“韩将军你带兵先行杀进,我带着大军随后接应将军!”
接到命令的韩当翻身上马,带着九百名骑兵奔着城门而去。张纮依旧抓着缰绳没有松开,还大声的发布着命令:“程将军周将军以及众位将军听令,我现在以将军府长史的身份命令诸位将军。程将军率领三千大军入城接应韩将军作战,周将军率领三千兵马随后入城接收俘虏,其余诸位将军则带着本部兵马入城分头作战。邓当将军率领本部兵马驻守中军,防止敌军反扑。”原来张纮对敌情不明甚为忌惮,害怕孙策贸然进城中了埋伏发生了不测,干脆当着孙策的面‘夺了孙策的权’,直接命令起孙策军的一干将校了。
众人对这一情况很是惊讶,面面相觑之后又看了一眼坐在马上干着急却没有任何办法的孙策,纷纷拱手领命而去,一边走还一面纷纷摇头苦笑以示不解。
孙权站在一边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暗自心惊:这张先生平素固然是个谦谦君子,但这一旦‘发飙’,威力果然不同反响。看来自己以后一定要多多用心在课业之上。否则一旦自己那天惹得先生当众‘发飙’,那自己的这张小脸还不丢个干净啊。这可不划算,还是用心读书为妙!
张纮并不知道自己今天的举动竟然成了孙权刻苦读书的‘动力’,他现在的心思都在孙策身上。双手握住孙策战马的缰绳,直到孙策军的部队纷纷进城参加战斗后才松开了缰绳,伸手扶着孙策下马。在把十分不情愿的孙策请下马后,张纮立刻俯身跪地向孙策请罪:“张纮今夜狂妄无礼,举止言语中多有冒犯明公,请明公责罚。明公勇猛无敌,但不可再亲临战阵与此小寇厮杀。只要明公能顾及到父母和上天赐给明公的宝贵身体,不让四海民众失望,不让全军将士惶惶不可终日,张纮死而无憾!”
孙策哭笑不得,心想:这那是请罪啊,分明就是等我冷静下来再劝诫我一次。但孙策也明白张纮的一片苦心,孙策深知自己在军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一旦发生了不测,那么这支军队就立刻无所适从了。孙策心里虽然是苦笑不得,但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一把扶起张纮,带着歉意的说道:“张先生何罪之有?分明是孙策孟浪了,先生劝诫的对,孙策应该感激先生,哪能怪罪你呢?孙策本性轻狂,以后还请张先生以及诸位先生多多提点!孙策在这里先行谢过诸位先生了!”说完之后,孙策对着众人行了一个团揖之礼。张纮等文人连忙侧身让过半礼,然后口中说道不敢当明公之礼,心里却暗自赞叹孙策的宽宏大度和从谏如流。
袁涣心细如发,早就派人把那几个骑兵带了过来盘问,袁涣还担心这些人可能做出不轨举动,特意命令军士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又从里到外的仔细的搜查了周身上下,没有找到任何利器之后才把他们带过来间孙策。
在众人的盘问中,几个骑兵结结巴巴的说出了他们所知道的事情。这几个骑兵是薛贵的亲卫,被薛贵依为心腹手足,而薛贵则是薛礼的族人,素来被薛礼所信任,在薛礼军中担任校尉。薛礼昨天进城后就被笮融请去喝酒接风,但一去不复返。后来就有笮融部的军官来到薛贵处,要整编薛贵所率领的部队,把他们编入笮融军。薛贵当时就意识到薛礼被笮融杀害或囚禁在笮融的大营了。薛贵不甘心被笮融所吞并,就和笮融的军官虚与委蛇趁机拖延,试图解救薛礼后杀出城去。正好今天下午孙策军就到了,于是薛贵就利用这个机会召集薛礼部将,要带着他们反击笮融。但不知道为什么被笮融所发觉,笮融马上动手剿灭薛礼军。薛贵则立刻带着手下的士兵开始举事,打开了城门派这几个骑兵出城通知孙策军入城杀贼。
听了几个骑兵的不太连贯的叙述,众人基本上明白了事情的大概。原来薛礼率兵到了县南之后,笮融一定是妄图吞并薛礼部,久病复发恢复了屠夫的本色,对自己的同盟者薛礼举起了屠刀,随后就开始吞并薛礼的部下。让笮融没有料到的是孙策军这么快就赶来了,慌乱之间笮融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整顿好薛礼部的军队。结果薛礼的部将为了给薛礼报仇并反抗笮融吞并,就利用孙策军在城外机会反击笮融。而城中的厮杀声就是薛礼部和笮融部在火拼。
弄清楚了城内情况的众人,眉头自然的都舒展开来了,心中暗道:照目前这种情况下去,孙策军利用城内的混乱一定能够一举占领县南。如此一来,孙策军就可以避免一场血战,节约了孙策军将士的很多生命。笮融的贪婪注定了他的失败,而孙策军的运气也是实在不错。孙策军一路而来,上天也是极力的加以弗照。
张承慨叹了一句:“明公顺天讨逆,上合天意下顺民心。所以自从明公起兵以来,上天不断的降下吉兆,给予我军扶持。我军定然能够占有江东,明公定然能够成为匡扶我大汉的天选之人。”听到了这句话后,众人纷纷点头,会心而笑。孙权心中不由得感叹: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天下的人心!我军为了平定江东还天下人的一个安定的世界,毅然进兵江东讨伐无德无才之徒,一路上严守军纪秋毫无犯,江东父老民心大悦,慰劳大军者不绝于途,加入军队者更是每天数以百计,如今更是多次得到上天的协助。我军砥定江东之日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