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孙权抓着的邓当,听了孙权的话后更是一脸的苦笑不得,心中想道:我又不是没有眼力见,知道主公已经改了主意,我还能去杀人么?我又没有杀人的瘾。。这,这真是……。邓当忍住了苦笑,对孙权一拱手,说道:“谢谢二公子的夸奖,要不是二公子的劝阻我就要给主公添麻烦了,呵呵。邓当还要谢过二公子的提点!”
一群文人听了邓当的话后,实在是再也忍不住了,笑声立刻充满了大堂。孙权红着脸看着一个个的笑的前仰后合的先生,灿灿的松开了一直抓着邓当的右手,红红的脸上有力的挤出了苦笑,恨不得找个地缝就此钻了进去。
孙策也笑了半天,实在是不想孙权再尴尬下去,好不容易收住了笑声,苦忍着笑声挤出了断断续续的声音:“邓将军,之前的命令取消。张先生,那个对百姓的公告就要麻烦先生执笔了。我军一定要利用百姓商旅等人把这个布告广为散发,让江东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公告。公先先生(张承),以后这县南就要劳烦你了。大家一夜都没有休息了,回到后衙早些休息吧。过两天我们可能就又要行军了,到时候几位先生还要跟着孙策吃苦呢。”
众人在笑声中向孙策告辞出来,到后堂休息。孙权低着头红着脸跟在一群人的后面。
两天之内张承就把县衙的骨干构架了起来,一群小吏开始带着衙役们挨家挨户的查问居民,评价他们的家境,缺少粮食的人家都发给了他们一个信证,凭着这个信证他们一家人可以在县衙设立粥点领取食物。衙役们还到处张榜公告:春耕之前每家每户都可以到官府领取种子和耕具,公告的下面还附带着孙策军的政策。孙权不由得暗自赞叹,张承果然是在京城见识过世面的官员,不愧为干员,能力是没话说的,在这百里之地为官也算是屈才了。
短短的几天功夫,县南城很快就从一片冷清萧条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样子。县南的百姓这两天也是兴高采烈的如同过年一般。每个人的脸色都洋溢着笑容,眉飞色舞的和亲朋好友甚至是从未相识的陌生人说着,他印象中的孙策军:
孙郎为人仁慈广布政德,比如像那群跟随笮融为恶乡里的祸害们,要是落在我们手里肯定都活剐了他们,可是孙郎还是觉得他们是被人蛊惑了,又给了这些家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可是一般人没有的大仁义。孙郎大军的军纪更是严明,从不掳掠、秋毫无犯。他们还给我们粮食,还说要给我们种子和耕具,这样的好事我们这一辈子都没遇见过:从来都是我们这些小民给官府交税,官府什么时候给过我们这些小民们粮食?真希望孙郎他能一直管着咱们这县南,不让恶贼笮融这样的人再回来祸害我们。不过听说刘扬州他们还要跟孙郎打仗,咱岁数大了,要是咱年轻几年就跟着孙郎建功立业去了,先不说以后的封妻荫子,就是这个保卫咱们不再被**害也就值了,更何况只要一个人当兵那么一家人都是免除了官府的一切赋税徭役了。
孙策这几天也是很高兴,看着一片繁荣的县南,似乎很难让他想起几天前这里还是一片凄凉之色,孙策不由得感叹江东父老的生命力之顽强,只要给他们一片安宁,他们很快就能重新的换发出生机。这两天县南城来参加军队的军民非常多,这让孙策看到了目前策略给孙策军带来的好处,心中对这些文人天天挂在嘴边的道德仁义的看法不由得提高了不少。
如今县南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孙策也不需要再留在这里了,他要带着部队去曲阿了,去占领整个丹阳!
丹阳郡曲阿城州牧治所
此时的刘繇再也没有了前些日子的冷静从容了,秣陵和县南丢失的消息前几天就已经传来了。刘繇刚开始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又派人去侦查了一遍,结果依旧是一样的。这下刘繇算是彻底的蒙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了孙策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虽说牛渚会战后的结果对刘繇很是不利,但凭借着秣陵和县南的城池,固守还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而笮融和薛礼两个白痴竟然连十天都没守住,这让刘繇坐等袁术和孙策关系破裂而坐收渔翁之利的计划彻底的落了空。现在孙策就要带着大军来攻打曲阿了,曲阿城池巨大,而刘繇手中只有七千人的守军,这叫刘繇怎么能有信心守住曲阿?要是曲阿丢了,那刘繇就算是没有存身之所了,一切计划也就没有了实施的必要。刘繇现在最关心的已经不在是等待袁术和孙策的内讧让他坐收渔翁之利了,而是如何在孙策的大军攻击下保住曲阿了。
半个时辰前刘繇已经派人通知了幕僚许劭、功曹孙邵和是仪,以及将军张英、樊能还有曲阿县长顾雍来州府议事,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没到。刘繇在焦急之中坐立不安,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只能背着手在大堂之内一圈一圈的转着,不时的询问着侍人:他请的人到了没有。侍人每次回的‘还没到’三个字都让刘繇转圈的脚步又加快了几分。终于在一串匆忙的脚步声中侍人进来通禀到:“使君(对州牧的尊称,作者按),大人们到了。”刘繇连忙说道:“快请,快请!”说完刘繇就要出去亲自迎接,可是刚往前走了两步刘繇就停下了,他盘算了下:越是这种紧急的时候,自己就要表现的镇定,可不能让人看出来自己的慌乱之情,否则就会被这些人看轻了。想到这里,刘繇急忙转身快步走回州牧的主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后,从容的跪坐在了自己位置上,最后又松弛松弛了自己紧张的面部表情。
刘繇还没有坐稳,几个人就鱼贯而入,纷纷给刘繇见礼,等刘繇点头示意回礼之后,众人纷纷落座。显然秣陵和县南的失守的消息他们都听说了,一个个都是紧紧的绷着脸,表情也都是一样的庄重肃穆。
刘繇清了清嗓音,尽量用自己最平静的语调说道:“想必诸位也已经知道了现在的局势,如今秣陵和县南失守,而薛礼和笮融生死未卜,估计已经被孙策擒拿了。孙策只要稳定两城之后,必定会带兵攻打我们的曲阿,现在我们的形势不是很乐观啊。诸位有什么建议都说说看吧!我绝对不会因为诸位所说的话而给任何人治罪的!”虽然刘繇已经尽力的平复自己的情绪了,但他发出的声音依旧如同他的心情般带着颤抖。
许劭在众人之中年龄最大、资历最深、地位最高,自然是首先发表看法:“使君,现在的局势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状况。首先孙策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稳定秣陵和县南,因此我们还有时间来巩固城防。我们要抓紧时间在孙策还没有到来之前大肆增兵、加固城墙,并动员全城的百姓协助我们守城。只要我们全力固守曲阿,他孙策不一定就能攻的下来。我们如今依旧可以和他比拼时间。袁术和孙策一旦起了龌龊,那我们就随时都可以反败为胜。”许劭依旧是老调重弹,把对胜利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对手的内讧之上,只不过他这次用来拖延时间的不再是当利和牛渚等地,而是刘繇镇守的曲阿而已。
坐在许劭下首的孙邵不同意许劭的观点,不同意把胜利建立在敌人的内讧之上。于是孙邵拱了拱手,对刘繇说道:“使君,在下不同意子将兄的看法。孙策此人勇猛无敌手下的士兵也是凶悍难敌,这一路之上他们攻城掠地多次击败我军就是明证。敌军十天之内就连续的攻克了秣陵和县南,那等他们到了城下之时使君又能保证我们能挡住他们多少天呢?这些时间内袁术是否能来的及把孙策调回去或者是派兵来击败孙策呢?所以我认为使君不如选择和孙策讲和,如此一来丹阳民众就避免了一场浩劫。使君对丹阳的贡献巨大,再加上凭借着使君的威名,孙策一定会恭敬的对待使君。这样,使君和丹阳民众都得到了好处,使君何乐而不为呢?”孙邵的言下之意就是反正也打不过孙策,还不如投降了,到时候孙策也不能把这些人怎么样了。
孙邵青州北海人(今天的山东潍坊一带)字长绪,今年三十四岁,身高八尺(相当于今天的1米8多)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给人的感觉孔武有力应该是个战场上厮杀的将军,但他却是个文人。孙邵为人谦和但却极有办事能力,被北海太守孔融辟为功曹从事,孔融称他是大汉的未来朝堂上的栋梁之才(廊庙才)。后来兴平元年(194年),北海的黄巾军作乱大举攻城略地,他避难来到江东,投靠了老乡刘繇,被刘繇任命为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