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食人魔的历史。Ogre一词来自法语,可能最终是从拉丁语Orcus(地狱的主宰)而来,但常常与orc一词混用,因此不能确切的说出食人魔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据精灵们的典籍,很早以前精灵国度的边境就有怪物侵扰,如果这怪物指的便是兽人与食人魔的混杂队伍,那么食人魔应当和精灵一样是相当古老的种族。而在与精灵相比更为短暂的人类历史中,最早提及食人魔的是《穿靴子的猫》。
食人魔以小部落形式群居或以佣兵形式出现在其它种族的社会中,很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记载中仅在被遗忘国度中的Thar地方曾有过食人魔王国,但在其国王被人类英雄杀死后,立即变成一盘散沙,也从此结束了王国的历史。谷地奠基历1365年至1367间发生过食人魔迁徙,他们被巨人驱逐出爱佛荒原,因而侵扰着周边的国家,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新居所,其结果却往往是被人类与其它种族的联军打败。
食人魔说巨人语、兽人语,也会豺狼人语,聪明些的能说通用语。但看来他们仍处于原始文明阶段,文化这种东西估计是不存在的。鉴于其解决问题的粗莽态度,食人魔的外交能力也很让人怀疑。食人魔的文明中没有手工业和劳作制度,从其获得食物的方式来看也不可能蓄养得起大批的奴隶。一个食人魔巢穴中有30%的可能有2~8个奴隶。俘虏25%作奴隶,75%作食物。除去成为兽人、地精、巨人甚至邪恶人类的佣兵外,可称得上经济行为的就只有将掠夺到的财物交换武器装备的作法。他们挑起战争的理由除了掠食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对黄金、宝石的贪欲。
食人魔还有两个亚种。一是水栖食人魔迈罗(merrow),一是食人魔巫师(ogremage)。水栖食人魔生活在淡水江河湖泊,是水手和渔民们灾难的来源之一。迈罗的身体呈绿色,手脚都长有蹼,近10%的水栖食人魔还长有象牙色的角。长角的通常都是格外强壮的雄性。迈罗们还长着一张大嘴,强有力的下颚清楚地表明了其肉食的特性。他们的牙齿和爪子是黑色,眼睛是深绿色的,同样也是白色的眼瞳。在河里游泳时可得小心,如果看到一篷细长飘摇的水草忽然向你贴近,就准备武器、法术或者准备逃跑,因为那可能是迈罗们的头发。迈罗的性情比陆生的表亲们更为狂暴,行动速度也更快。其惯用的武器是长矛,肉搏时也不会放过使用爪子和牙齿的机会。不用慌张,诸位,这并不表示你们以后就不能到湖里玩水了??水栖食人魔并不是很常见的生物。水栖食人魔酷爱纹身,雌性的迈罗全身都画满了表示死亡和毁灭的图案。迈罗有自己的方言,当然也会说其他食人魔的语言。
接着是另一个亚种:食人魔巫师。这并非指担任巫师的食人魔,而是指拥有天赋能力的一类,他们能自我变形、隐形、化成气态飞行等等,这些能力相当于高级法师所施放的法术。他们比普通食人魔更强,更聪明,也更危险。想想看,你砍断他的手臂以后,他能把胳膊当场接好再给你一拳,这是种多可怕的敌人!幸好这是个极为罕见的亚种。他们的外形和中国传说中的夜叉有些相似:淡蓝或淡绿的外皮,有角,发色与肤色不同??绿色皮长蓝头发,蓝色皮长绿头发??真是缺乏想象力的生物。爪子是黑色的,牙齿却白得不象话。注意看眼睛,暗黑的眼睛,同样还是白色的瞳仁??我想这是食人魔的一个共性。
仍是一种部落聚居的种族,其领导者会在前额或后背纹有部落的标志图案。他们的住处是个坚固的建筑物,攻占之后能被扩展修缮成强有力的要塞。但他们附有魔法的装甲对人类而言尺寸太大,无法使用。与其亲族不同,食人魔巫师战斗时使用魔法,在有必要时才近战,以弯刀和鞭子为武器。其衣着和装甲都是东方式的,作战方式也同样是东方式的。其雌性与未成年者不参予战斗。这是一个非常爱护孩子的种族,在其孩童被俘后,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将之换回,但永远把这种仇恨埋在心中,以后再伺机报复。
传统观念里,食人魔是丑陋而邪恶的生物,但也有不同的意见。《龙枪传承》的《雷斯林的女儿》中就提到过善良又美丽的食人魔??艾达人(Irda)安柏莉。文中这样写到:“……据说,在他们被邪恶盅惑之前,诸神所创造的最完美的种族就是食人魔……”
关于食人魔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阅读如下的书籍:第二版与第三版龙与地下城的《怪物图鉴》、龙枪系列中《雷斯林的女儿》、被遗忘国度系列的《TheOgre’sPact》。
奇幻生物:牛头怪Minotaur
在这里介绍的与食人魔类似,又是一种以人肉为食的怪物??牛头怪。
牛头人身的形象在人类各民族的神话中都有出现,毕竟牛是人类最早的图腾之一,代表了力量与丰饶。荷马两部流传至今的史诗中,常常用到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战场上的神与半人神,那就是“牛眼睛的”,某些情况下就等同于“超越凡人的”。然而牛头怪并非适于这样的称颂,正相反,他们是被诅咒的邪恶生物。
minotaur是一个复合词,由表示弥诺斯文化的minos加上表示公牛的拉丁语taurus构成,直译意为“弥诺斯的公牛”,该词源自何处,只要是读过希腊神话的人都知道:弥诺斯国王有一个长了公牛头的怪胎儿子被关在迷宫里,每年都要吃掉七个童男童女,直到英雄忒修斯进入迷宫将它杀死。且不考虑这个故事的疑点(比如牛头怪一年只吃一顿,牛头怪能在迷宫自由行走却从来不逃脱),我们来看看这种生物本身。
牛头怪不是一种自然生物,通常是被诅咒后变成现在这样牛头人身的模样。是什么样的诅咒造出了牛头人这样的生物无人得知,但学者们猜想这一定与违背自然法则的罪行有关。希腊神话中的牛头怪是弥诺斯王后与一头公牛生下的孩子。而照《龙与地下城》的说法,传说里第一位牛头怪是个伟大但疯狂的人类战士,他渴望得到更强大的力量,而这愿望以奇特的形式获得了实现。牛头怪全都是雄性,靠侵犯人类的女子得到下一代。被变成牛头怪的人能通过法术恢复人形,而那些生即为牛头怪的则不可能变成人的模样。
他们生活在温带和亚热带的迷宫中,属于罕见的一种专吃人肉的夜行性生物。牛头怪身形巨大,孔武有力,至少有七英尺高,即2.13米。他们有夜视力,并且能凭气味跟踪猎物。其毛发颜色自褐色至黑色不等。衣着嘛,通常只有围在腰间的一块布。牛头怪生性狡猾而且感觉敏锐,寿命有200年,即使整年不吃东西仍能活着,但没有规律的进食使他们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他们是肉食性的,落在身上的诅咒让其只吃人肉。在第三版的龙与地下城《怪物图鉴》中,牛头怪已经变成适于在任何地底疆域生活的生物,地下错综复杂的坑道变成了他们“玩耍”的大迷宫。
牛头怪有自己的语言(DND三版中改说了巨人语),但没有文明可言,因为他们活得更像是动物而不像是人类这样的智能生物。牛头怪成因并不自然,因而数量本来就少,聚居时不会超过8个,一般会有一个家长,在其他人出去狩猎时他就在迷宫里照顾幼童。牛头怪所住的迷宫极少是自然形成的,通常都是某个邪恶的法师或某个暴君建好了一个迷宫后让牛头怪一家住在里面,拿囚犯或奴隶喂养他们。牛头怪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会毫不畏惧地杀死任何入侵者,只在面对力量明显超出他们很多的对手他们才会感到害怕。大多数牛头怪所持的兵器是一把巨斧或连枷。牛头怪作战时往往是先低下头冲撞对手,较弱的对手在经过第一轮冲撞就已经无力再战了。他们崇尚力量,因而强壮的战士方能得到牛头怪的尊敬。豺狼人是牛头怪憎恨的生物,一看到它们,牛头怪就会立即将之杀死。因其强烈的守巢意识,在被遗忘国度中,黑暗精灵们将牛头怪作为奴隶,用以看守重要的地点。魔索布莱城的班瑞家族就用了25只牛头怪来看守班瑞家的寓所。《无星之夜》中贾拉索进入班瑞家时就遇到过牛头怪的盘查。
奇幻生物:Gnoll豺狼人
“……崔斯特定下心,仔细观察这些七英尺高的类人生物。他们的皮肤略呈灰色,鼻子是黑的,脸长得像狗。然而,令黑暗精灵介意的,则是他们手中阻挡去路的长矛和利剑。崔斯特认出了这种生物,他曾在魔索布莱城的奴隶群中看过。在这种情况下,豺狼人可是比崔斯特记忆中的更具威胁性。……”
我们在黑暗精灵三部曲的《旅居》一书中读到过这样的文字,豺狼人在魔索布莱城的公共事务中是否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并不知道,不过在班瑞家的奴隶军队中确实有一百名豺狼人箭手;在玩《博得之门》的时候,我们遇上崔斯特这位双刀英雄时,他面对的也正是这样一队生物??豺狼人。
豺狼人并不是我们听鬼怪故事时讲到的那种在圆月下变成狼的人类。虽然看起来是个长有狼头,身高2米多的中等体型人形生物,一般都是直立行走,两只前肢和人类一样会抓握工具使用武器,但他们根本就不是被魔法或巫术变形的人类。
《怪物图鉴》中的豺狼人在绿灰色外皮上长满长毛,头部毛发的颜色自略呈红色的灰色至暗黄色不等,具有18米的暗视力,生活在温暖的地表或地下世界,自然寿命35年。他们说自己的语言,有时也说地精语和兽人语。《旅居》中,豺狼人首领就是用腔调古怪的地精语与崔斯特沟通的。
这是种夜行性肉食动物,不喜欢明亮的光线,但亮光并不对他们造成伤害,换句话说,如果你把一只豺狼人从洞穴赶到阳光下,他会不舒服会生气,却不会像黑暗精灵一样因阳光双眼发花,头昏脑胀地让你有机会在他头上敲一记。
遇上单个豺狼人的机会不多,因为他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出现,不过其组织却相当松散。因为豺狼人由队伍中最强者统领。领导者靠恐吓、威胁及自身的力量来维护权力的延续。当统领死去时,成员们会彼此争斗,以选出新的最强者成为头领。但是如果争斗的时间拖延得太长,因之而死伤的成员又过多时,狼群就会分裂。如果是在地底遇上豺狼人,30%的可能他们带有一到三个洞穴巨人作为保镖或奴仆。他们还伺养宠物,八成会是4~16条狼,也可能是2~12只鬣熊,这些宠物也会被当作护卫使用。豺狼人也常常与熊地精、大地精、食人魔、兽人或洞穴巨人结盟。然而豺狼人是种用胃袋来思考的生物,一旦他们挨饿,这种同盟关系就会结束。要么吃掉盟友,要么就被盟友吃掉??毕竟饥饿胜于友情和恐惧。
战斗时他们穿鳞甲,使用战斧或短弓。第二版的《怪物图鉴》提到15%的豺狼人用剑,35%使用棍棒类武器,20%使用战斧,15%用短弓,其余的15%用流星槌(显然《旅居》是按第二版的说明写的)。不要指望从这种生物嘴里听到“单挑”两个字,豺狼人喜欢在数量上占优势时出击,采用游击战术或靠压倒性的强势制伏敌人。战斗时呈无序状态??除非能由一位特别强有力的领袖来指挥??也很少事前设置陷阱,而多采用伏兵手段自侧翼或后方进袭。因为身着盔甲,携有盾牌,这使得豺狼人潜行很是不易,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谨慎地选择埋伏的地点。
豺狼人的巢穴像是加强过的营地或是地下迷宫。狼穴中会有20~200只成年雄性豺狼人,雌性的数目是雄性的一半。雌性豺狼人作战模式与雄性无差别,但她们的武器和护甲要差一些。巢中幼狼与成年豺狼人数目相等(而在第二版的《怪物图鉴》中提及的幼狼数目是成年豺狼人的两倍,难道说其繁衍能力下降了?),不过幼狼没有作战能力。
回想《旅居》中的字句,还有提到过这样一段:“豺狼人首领惊讶地皱起眉头,开始喋喋不休。崔斯特只能断断续续地听懂‘人类……弱者……奴隶。’……”
是的,豺狼人蓄奴,至少每十个成年豺狼人就会有一个奴隶伺候。这种劳工兼备用粮的角色多半是由人类、兽人或大地精充当,但因为豺狼人贪婪的胃口,奴隶的消耗率很高。豺狼人吃温血生物,而且更喜欢吃有智能的生物,因为他们尖叫的声音比动物更让豺狼人觉得愉快。在离开一片地区之前,豺狼人会完全“清空”此地。
豺狼人最适合的职业是游荡者,其统领大多数都是这个职业。据说他们崇拜月亮,不过却很少哪个部落有专门的祭司。其牧师崇拜的神是屠戮之神Erythnal,也有不少豺狼人对恶魔Yeenoghu表现出超过对待神祗的敬畏之心,将之视为自己的守护神,因为Yeenoghu看起来就像是只略为瘦削的豺狼人。
豺狼人往往用敬佩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亲族弗林得(Flind)。弗林得外形与豺狼人颇为相似,只是短胖一些,也更强健。他们全身长满又短又脏的棕色与红色相间的毛发,其前额不像豺狼人一样斜长,耳朵也是圆的,但仍旧脱不了野兽的模样。75%的弗林得用大棒做武器,还有25%使用一种独门兵器??flindbar,这是一种用金属链连结的双截铁棍。不过在第三版的《怪物图鉴》中,这种生物似乎消失了。
奇幻生物:Kobold狗头人
我们常常惊讶为什么同一个词指的往往会是根本不相似的生物,好吧,这里又是一个例子。
在罗伯特?英潘的《奇灵精怪》一书中则音译为“寇伯”。这个词来自中古高地德语kobolt,指的是在家中捣蛋的小精怪,有时他们也帮忙操持家务。《哈利波特》中的家养小精灵多多指的也许是这种生物。他们会是家中最勤奋、最忠心的好帮手(很可能比家中做丈夫的那一位更为勤奋和忠心),为给自己提供了庇护的家庭任劳任怨的工作。读过《哈利波特》的各位想必对这一点颇有体会。他们擅长在花园和庭院里干活,比如打水、挤牛奶、劈柴、捡鸡蛋、照顾马匹、打扫庭院等等。但是,如果稍加练习,他们在屋子里干家事的能力也不差,而且和根本不想动一动扫把、擦一擦盘子的懒家伙不同,寇伯以做家事为乐。
然而与艺术加工过的小说大不一样,寇伯在民间传说里的模样是个满脸皱纹的小矮个子,而且也没有那么逆来顺受。他们的确工作非常勤奋,要求的回报也不多,主妇们在餐桌上或厨房里留下的一点碎屑就足以让他们吃个饱,但是如果忘记给他们食物的话,寇伯们可是会立即报复的。洗碗时摔破盘子、做饭时烧到指头、进门时绊倒在门垫上,如果遇上这种事,就是提醒你要喂他们了。至于给他一件衣服就能解除家养小精灵的身份,摆脱与这个家庭的关系,这可能是来自小说作者自己的创意。
而根据龙与地下城规则的《怪物图鉴》中描述的特点,Kobold被称为“狗头人”,是一种胆小卑怯好虐的矮个子人型生物,积极地与人类及半人争抢生存空间与食物。
狗头人和蜥蜴一样是卵生的,成年后身高3英尺(将近一米),生有鳞状外皮,颜色自深暗的铁锈色至淡黑色不等,闻起来像湿透的狗或是一潭死水的味道。其眼睛像是两点亮红的火,有60英尺的红外视觉,在明亮的阳光下则视觉受影响。头顶的两只小角则可能是从白色至棕褐色的任何颜色。狗头人说自己的语言,有75%会说兽人语和地精语。
喜穿红橙相间的衣衫,老鼠一样的尾巴,其语言听起来像小狗吠叫的声音,这些特点使他们常被当作小丑看待。不认真应对他们会是个致命的错误,因为狗头人用残暴和固执弥补了他们在体型和力量上的短处。他们在战斗中常利用数量的优势或者使用各种简单的计谋。狗头人尤其讨厌侏儒,会攻击任何视线范围内的侏儒,但在攻击人类、精灵和矮人之前会再三考虑,至少在数量超过一倍时才会发动进攻。他们将标枪和长矛投向敌人,在确定对方力量削弱后才会靠近。狗头人还憎恨施法者,一有机会就瞄准他们攻击。这个矮小的种族也乐于设置布满长钉、十字弓或是其他机械类的陷阱。在陷阱附近通常还设有观察窗和杀手密室。这样,他们就能向中陷阱的家伙身上泼油、射武器或扔下有毒的虫子。狗头人的战队以钉头锤、斧头、标枪、短剑及长矛武装,其盾牌很少用金属,多为木制或柳条编制。其首领和卫兵所用的武器较好些。
狗头人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下或是茂密的森林中,几乎可见于任何类型的气候带。因狗头人擅于挖矿,任何可能开矿之地都是合适的殖民点。
一般的狗头人部族有40~400名成年雄性,队中每40名狗头人就有一个头目及两个护卫。在巢穴中有5~20名护卫,雌性狗头人为雄性数目的一半,未成年者为10%,并有30~300只卵,还有一名首领及2~8名卫兵。更准确的说,65%可能是用动物护卫:70%为2~5只野猪,30%是1~4只巨鼬,也许还会有一或几位萨满巫师。
其社会形式为部落制,基于宗族的不同而分成多个战队。10个家庭就可作为一个宗族分离,每个宗族负责巢穴中半径10哩的范围。狗头人搜刮了其受害者的财物后就将尸首拖回巢中作为食物。有时他们不会杀死受害者而将之作为奴隶卖掉。但狗头人自己也常常是其它种族的奴隶。魔索布莱城中的第三家族欧布罗札就在爪裂谷中蓄养着大量的狗头人,平时作为折磨取乐的玩物,战时就成为列于阵前的炮灰。狗头人还在魔索布莱城中担任公共劳工的角色,负责保证这个内里肮脏的城市表面上的干净整洁。似乎也只有这一点是和前述的寇伯相同。伊莱恩?可宁翰的《卓族之女》、萨尔瓦多的《血脉》、《暗军突袭》都有提到过这种生物。
《怪物图鉴》中提到狗头人还有一种叫鹗德(Urd)的远亲。鹗德也是高约一米,长有乳白色的短角,外皮砖红色的鳞片杂有黄色的斑点。他们蝙蝠一样的皮膜翅膀展开时有8英尺长(约2.44米)。他们有60英尺(18.3米)的红外视觉,通常在夜间猎食,从空中往猎物头上扔掷尖锐的石块(每块1公斤左右)。有四分之一的鹗德使用轻质矛。鹗德可以活上100年,但他们绝少能活过50岁。
中世纪的巫师和魔法师
巫术(Sorcery),来源于法文的「Sor」,原意是指能够经由祭祀或象征的仪式去改变他人命运的人;而「Sors」前缀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遭遇或命运,而巫师最常见的施法形式是下咒语。由此可以引申到所有用咒语来控制爱情、生长、运气、健康和财富等的行为。
在大多数社会中,咒语被认为是为邪恶的目的而生,而巫师(SorcererandSorceress,通常是女性)是会用咒语以主观的仇恨去伤害他人的。另一方面,巫师也可以用咒语来对抗邪恶力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巫师在一个社会中有很多的功用:他们可以用魔法保护他人,以免受到自然灾害、外来者和敌人的伤害。他们也负责改正错误,衡量对错,操控大自然和解释恐怖的现象等。
巫术是一种低层次的法术,因为它不是一种信仰,但与高级法术一样,也是带有机械性和直观性的。但对比巫毒那种纯邪恶的法术来说,巫术是比较接近一种宗教的了。而且巫术也有仁慈的一面,例如用来保护村庄和部落,抵挡邪恶的敌人和灾害等。但如果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所利用的话,它也可能是非常邪恶的!虽然巫师主要是使用咒语,但也会使用魔药。不过无论是哪一样,都可以用来夺取他人的生命…
历史上有很多神灵是与巫术有关的,因为巫师会负责传示神谕,解读魔术牌,看相等一些类似的活动。尽管是这样,巫师或更确切一些地称女巫们还是经常被人们与邪恶画上等号…例如在夜间举行的巫魔大会(Sabbat)里,他们会像死灵师一样召唤死灵;像变形族(Metamorphosis)一样变换形体;或吃人肉,或控制恶梦;甚至会与低等恶魔和吸血鬼等发生性行为!
女巫,之所以被认为是邪恶的是因为大多数巫术派别相信,她们天生就是魔鬼的化身,天生就有魔鬼的力量和天生就充满了愤怒和妒忌。女巫们通常在出生时就有一些特别的物理上的记号,例如胎记、体内有异物或阴阳眼(EvilEye)。这些都是20世纪人类学家E.爱文斯-皮特卡德(E.Evans-Pritchard)在非洲Zande地方有系统地研究当地女巫几十年后所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而且也不适用于西方的新异教巫术文化,但也为该类研究打响了第一枪。
在巫术最简单的形式里,巫术是一种控制大自然力量和意念移物的魔法。在新石器石代的洞穴壁画上,已画有半人半兽的巫师作法召唤森林之神的事迹。到了古希腊,人们相信巫师只是召唤一些介乎于天堂和大地之间的中立魔神(希腊语:daimones),但这些魔神也是很容易就变成魔鬼的,直到后世的柏拉图的学生Xenocrates将daimones彻底定义为魔鬼。到了中世纪,在天主教的影响下,庞大的猎巫行动开始了,无数女巫葬身于火海之中或死于利箭和断头台之下…女巫从此变得更加邪恶了。但在文艺复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男巫(Sorcerer)成为了饱学之士,如炼金士、医生等的代名词。甚至有人相信这些人的知识是从超自然的来源里得到的。更有很多贵族和主教都争先研究起巫术来。但直到现在,女巫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太大改变,在大多数的社会文化里,都认为女巫是魔鬼的情人,邪恶的化身。虽然有人试图说服他人女巫并没有想象中可怕,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女巫的资料虽多,但Soceress的就不太多,一来是Blizzard和AD&D等经典游戏把这个巫术支派给捧大了,二来自古Sorcery、Witchcraft、Necromancy和Wizard等都分不开,大家都是类似巫师、妖术等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就不多。
DND新手入门之龙与地下城题材奇幻小说及其衍生作品简介
在西方文学史上奇幻文学大概相当于我国《三侠五义》之类的传奇小说,它的任务就是将传说中或者想象中的英雄事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奇幻文学的故事情节多半发生在一个虚构世界中,魔法、超能力等许多超自然的事物在奇幻文学的世界中却是天经地义存在着的。以小说方式呈现的奇幻故事往往拥有更丰富、更深厚的背景设定和想象的空间。奇幻小说能够满足对剧情要求比较严格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担任许多相关知识的宝贵来源。
奇幻文学由来已久,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是由于两名作者的崛起才令奇幻文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他们就是《蛮王科南》的作者罗伯特?霍华德和《魔戒之王》的作者笔名“托尔金”的约翰?罗纳德?瑞蒙?托肯恩(J.R.R.Tolkien)。在他们二人之前的奇幻文学作家都不敢大胆的创作出一个虚构世界,因为他们害怕读者会因为无法认同,所以多半都在最后将之前所叙述的情节归类为南柯一梦或者是古代的某种失落的传说。《魔戒之王》等作品的成功证明虚构世界是可行的,而且是能够吸引读者的。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