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的话惹得张虎心痒,不待对方笑完他便又追问道[除非怎样?]
哪知荀?却转过身去,看似十分不屑的慢慢飘过来一句[就以眼下事态看,除非你马云真个生擒了那东吴孙权。]
张虎听荀?这样一说,舌头一伸,心碎不已,叹道[我靠!我能一个人去拿了孙权,那还要他老曹的几十万大军作甚。唉,如此马某人还有屁的奋斗价值,看来还不如去我那山林里打打野兽还能保口饭吃。]说完蹲一边地上叹息不止。
荀?见一向嘻嘻哈哈没有愁眉过的他,此刻在知道了不容易拿到俸禄后,居然黑着一张毛脸,心中大感有趣,遂俯身笑道[马兄弟何苦如此气短,你若真的是想多多得些俸禄,能吃饱你那大肚子那还不简单。就按照老夫先前为你做的方案改投那曹贼,以你的本事老夫敢断言,不出一年,你定然能集功致校尉级别的武官。那可是比两千石的官员咯,到那时你又何愁没有养活你的俸禄。]
张虎抬头看了荀?一眼,也没站起来,直接就问道[比两千石?那老丈可知这一石谷物又该有多少斤两?]
荀?想都没想脱口就答[按本朝律法,一石粟子约莫四钧重,而一钧粟子约为三十斤。也就是说,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左右。]
张虎听完,埋头盘算起他将来的俸禄,算到认真处尽然不自觉的还念出声来[一石一百二十斤,按常人月食量也就三十斤左右。]说着一顿,他又拍拍自己的肚子接着又说道[诚然眼下老子还在长身体,比较贪吃,就算两人份量,那就一月六十斤。也就是说,一石够我吃两月。刚才荀老头说老子做到这校尉级别时,一月能得两千石俸禄,那就是。。。我算算。也就是说,一月俸禄就够我吃四千个月的。一千个月是多少时间,嗯。。。再算算。喔!买嘎!我的天。。。。。。打一月的工够老子吃三百三十三年还有剩余!]【注,这里是粟子就是指粟米,而不是栗米,希望朋友们注意下。东汉时期的五谷里面还没有板栗这等奢华的东西,否则朋友们就会误会了那时候的老百姓还能以板栗为主食。粟米就是小米,粟字不认识?没关系,‘粟裕’这两字放到一起,总该认识了吧。至于好不好吃么,呵呵,相信吃过的朋友都知道,这里不做介绍。】
张虎暗自一番盘算却得出了这样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竟让他一脸茫然的站起身来,两眼如灯泡般瞪着荀?木然的问道[老丈,这粟子可还好吃否?]
荀?在一旁见这个毛脸汉子蹲在地上一五一十的划地计算,也看得有趣,一时也忘记了责怪张虎刚才直呼他荀老头的混账口气。此刻见他如此问,遂讶然道[粟子么,尚能入口,谈不上什么好吃不好吃,怎地?]
张虎闻言脸露苦涩,叹道[如此多的粟子,却叫马某吃到何年何月啊!三百三十三年呐!马云能不能活到那么久还是未知数,何况还要月月累积,如此恐怕下下辈子都吃不完了!]说完就抱着脑袋又蹲在了地上。
荀?一直奇怪他面前的毛脸汉怎么会如此计算俸禄,此刻见对方居然得出这样一个怪异的结论,直接笑得来捧腹哈腰。
半响后,荀?控制住了内心的兴奋,才啐道[你这毛脸小子,当真憨直的可以!谁叫你一个人吃啊。况且每月的俸禄还不一定就是粟子,也有其他谷物,反正以石为单位计算俸禄就是了。]
哭笑不得的荀?,此刻也懒得去更正,在张虎看来这比两千石官员就是每月能得两千石谷物,这种严重的常识性错误了。
张虎抱着脑袋听完荀?这番话,竟然头都没有抬便回答道[不管是什么谷物,就算把你荀老丈跟我兄弟马均一起算在里面,那俸禄也是你我几世休想吃完啊。我的天,这算什么俸禄啊。]说完一顿,他突然蹦起来抱住荀?就问道[可否将这些粟子谷物等与人交换?比如换些金银等等?]
他那眨巴着的大眼睛直把他双手紧箍的荀?看得心头发虚。
荀?使劲挣脱了他的熊抱,才惊恐未定的说道[按说朝廷到确实没有明令禁止官员私自交换各自所领俸禄的条例。不过,老朽在朝多年,却少有看到有哪个官员如你这般嫌所食俸禄多了,还有多余拿去变换财务的。]
张虎一听,牛眼睁得更大,反驳道[不可能,难道那些官员都是猪,比我马某人还能吃?居然把所领俸禄吃完还嫌不够!]
荀?见他始终把思想放在一个人如何吃这些俸禄上,心中意识到他面前的这个毛脸汉显然还不懂得朝事,不懂得别的官员是如何安置俸禄。
明白这个道理,他当下摇头一笑,才叹道[初时你小子说你乃长于山林之中的猎户,老夫尤是不信。今日老夫见你诸多表现,才算确然相信你马云不是这入世已久的百姓。]
张虎听荀?没来由如此评价他,显得一脸茫然,他只知道傻傻的看着荀?并不能开口反驳。
荀?见他如此的傻样,又笑道[你只在计算你马云一人食你那几千石俸禄,你却忘记了,你若能做到校尉以上的军官时,你手下还有多少张嘴要等着你马云的月俸度日。况且,老夫方才所言校尉乃比两千石级别的官员,这比两千石乃是其年俸,你这小子居然误认为是其月俸,这实在令老夫捧腹不已,哈哈哈。]
被荀?一番笑骂,张虎心中有点省悟[那就以做校尉记,到那时马云该有多少人马呢?]
荀?闻言并没有急于回答,而背手转身慢慢的超前走了几步,才慢悠悠的回答道[尚不论老夫方才与你讲的那武卫等新五营,就是旧时本朝五营,哪一营又下过数千人?]
张虎讶然反问道[莫非这数千人还要我马云供养?]
荀?转头看了他一眼,摇头叹道[孺子当真涉世不深,居然连这些都不懂。]
张虎被别人一再数落,却也不敢还嘴,只得紧紧跟随在荀?身后聆听教诲。
荀?停顿了一会才慢悠悠的道[本朝承秦制,以五、十之数为基础计算军队。五人为一伍内含伍长,十人为一什同样内含一十人头目。百人为一队,设一正两副三个队长,五百人为一屯,设一屯长。一营之军少则五屯多则十屯甚至数十屯,领军之人为之校,其下设有司马,权作副职以备不时。再往上,就是将军。一般而言将军战时可领一营或数营,但平时只能保留各自亲兵。至于亲兵,乃是队以上武官才可保留,亲兵的职责是保障各级武官平时和战时的人身安全,而亲兵人数则为各级武将所领军队数额的十分之一。]
[老丈说的许多,这根某领俸禄有什么关系?]张虎眼下的心思,还停留在盘算他的俸禄上面,他压根儿不关心人多人少。
荀?没想到这个一时精明一时愚钝的毛脸马云,这时却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看不穿,故而反问道[叫你马云做个跑腿的差事,你都知道问李典等人要俸禄,难道你的亲兵们就肯跟你白干活?]
张虎闻言一拍脑袋,恍然道[原来如此。]遂又问[那假若某已经做到校尉级别的官员,能有多少亲兵呢?]
荀?继续在前面慢步走,头也不回的答道[就算以最小的营计算也有五屯人马,换言之,倘若你马云能帅二千五百人的一营军马,则至少可以拥有二百五十人规模的亲兵。]
张虎闻言又埋头自己算帐[二百五十人,乖乖,那我两千石的俸禄也够他们吃不了多久了。这要是换上了五千甚至一万人的大营,恐怕我的俸禄还不够养这帮亲兵,那还能换什么银子。]想到此处,又问荀?道[难道这些亲兵朝廷就不管供给么?]
荀?闻言哈哈一笑,扭头反问道[亲兵是你自己私募的人马,等若是你马云的私人军队,你说哪个朝廷还大方到为你养私兵?]
张虎一想也是,悻悻的咒骂道[本来还以为当个校尉就能有多少金银赚,如此看来,若是管理大一点的军营,恐怕连俸禄都不够吃,还说什么拿谷物去换钱财哟。]
荀?见他前后几番都表现的如此贪财,心中大感好笑,记起先前张虎的话,遂反口讥笑道[老夫记得某某人曾对老夫海口云,称其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怎么此刻又换上如此贪财的一副嘴脸呢?]
张虎被荀?讥笑,黑脸羞成酱紫,埋着脑袋半天没敢言语。好半响后才答道[能多赚点钱,也好有钱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啊,这样自然不怕故人嘲笑。]
荀?见他如此说,扭头驻足微笑着对他道[似马兄弟这等想法,也在常理之中,老夫非是耻笑你贪财,只是怕你只图名利,忘却了人生的目标而已。]
[这个不劳老丈担忧,先不说当这个什么屁官并不能捞到什么金银财宝,就算能捞到,我马某人也并不感兴趣。马某如此,求的不过是一日能荣归故里,好叫昔日那些看不起马某的人无地自容罢了。]张虎又开始了信誓旦旦的海口云云。
这已经是荀?第三次听到他如此说了,这令荀?心中大感好奇,追问道[究竟是什么人看不起你马兄弟了,尽然能激起你这汉子如此大的雄心壮志。]
张虎心中犹豫半天,还是没有把实情告诉荀?,搪塞道[没什么了,都是些小时候受到的耻辱罢了,不过人活着就为争口气,我马某人就是不服这口气,故而才出山林投奔到李典帐下。]
荀?见他仍然不肯实言相告也不追问,转过身去继续在前面走着,缓缓的飘过来一句[马兄弟大可放心,还不说做什么将军,倘若你真的居功至校尉,那时候你再回你的故里,也可名动地方,管叫那些先前看不起你的人自叹有眼无珠。]
[若此,那就承老丈吉言了。]
荀?又道[你却先别想的轻松,以曹老贼的为人老夫太清楚了。你要想他给你校尉官职,没点惊天的功劳,恐怕没那么容易获得。]
张虎听到此话,也感言道[是啊,马某现在还是个光杆的司令,如何能做到那统领万千人的校尉。呵呵,不过想想而已。]
荀?道[你能有如此清醒的认识自然是最好,不过人生机缘巧合的事情,谁也说不清。就如老夫,若换了二十年前老夫正少年得志,又怎么能想到此刻居然还落魄到逃难四方。]
张虎怕这个荀?又伤感,忙出言安慰[老丈那是看破世事,算不得落魄。况且,若你老人家肯归顺那东吴孙权,我看他不高兴的来列队相迎才怪。]
荀?听到这个马云居然如此安慰他,哈哈一笑,扭头来笑道[老夫欣赏你马云,那就是欣赏你拿得起放的下的气魄。仿佛天大的事情对你马公章来讲都不算什么,转眼你就可以谈笑自若,这等豁达的胸襟确实不是老朽所能比拟。]
张虎猛然见被人这样一阵夸赞,而且夸赞他的还不是一般人,自然被捧得飘飘然了。
[功名不过是一个假象,钱财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只要人生在世不叫他人看不起,不做愧对于良心的坏事,那到老来也不会后悔。]夸海口中。
[眼下,马某只是要照看好托身与我的幼弟马均,至于能不能混倒什么校尉这样的高官,倒并不稀罕。]继续夸海口云云。
张虎提到他小弟马均,荀?自然就想起那时候张虎给他看的牙刷和牙膏来,遂笑道[马兄弟不说,老夫几乎都忘却了。这番进得合肥城,还得求你兄弟也给老夫也制作个什么牙刷才是。]
张虎一听,哈哈一笑,答道[如此,你我还是赶紧赶路要紧。]
荀?略作点头,两人朝着合肥城的方向快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