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坎坷的爱情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51

英国的童话电影《仲夏夜之梦》里有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爱情总是要经过一番波折的!

程蕙兰的爱情就是充满着坎坷和波折,他们的爱情就是要将他们两人折磨得死去活来!

那个时代,各单位的周三下午是政治学习时间,周六下午是组织生活时间,这个周六的组织生活时间,技术科党支部开了一次例行支委会,参加人有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另外还有党小组长兼工会小组长的王玉梅。工会小组长实际是行政的兼职编制,纯粹是跑腿学舌的群众服务性工作,但她对群众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这也是党的重要工作方面,所以将她也扩大进来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一个小小的党支部,往往是可以决定该科室里每个人的命运。

支委会主要内容是总结前一段的政治学习情况,布置新文件的学习和贯彻,讨论组织发展情况,最后还是了解一下群众的情况,这时王玉梅就介绍小程离婚后,她与黄玉林比较接近,但是他们二人还都有一些思想顾虑,王玉梅是想要从组织的角度去关心解决群众的婚姻生活问题,王玉梅说:

“这时期黄玉林和程蕙兰比较接近,最近我和黄玉林随便谈一谈,我想将小程和他往一起撮合一下。没想到这黄玉林听我一说,竟然精神非常紧张,他表示不再与小程来往,就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他说他不能连累别人,不想结婚。我想他虽然犯了错误,可都是在一个科室单位工作,应该鼓励他对生活的勇气。”

小王说着,看见支部书记老关和大家的表情似乎有些异样,就停下了。这时老关说:

“王玉梅同志啊!我们作党的工作就是要讲政策,不要感情用事!要说感情也是要有的,那就是阶级感情、革命感情。你和小程很要好,对她很关心,这是阶级感情,小程是好同志,她遇到困难我们要同情、要关心、要帮助;可是对黄玉林就不同了,他是右派分子,是敌我矛盾啊!”说到这里关书记的脸色更加严肃了,他眼光更加严厉地看着王玉梅说:“王玉梅同志!对阶级敌人不能讲感情,对黄玉林这种人讲的就是监督和改造!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就说明他还有情绪,应该教育他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错误问题。”关书记又转过头面向大家说:“我们有些同志,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念还是有些淡薄,确实需要加强学习呀!”

“小王!关书记说得对呀!黄玉林是个戴帽右派分子,原则上说它是属于人民的敌人!”

“小程那么好的姑娘跟了一个右派分子,那一辈子都会很痛苦很不幸的!如果你要为小程着想,我看就不要再撮合这件婚姻了!”

“小王!你可不要做糊涂事啊!”

其他支委也都是颇为关心地议论着。最后关书记很严肃的看看大家,又说:

“至于右派分子黄玉林的婚姻问题,这不是我们党的工作范围。大家要是没别的事,这次会议就到这里吧!”

关书记是一位转业军人,在技术科任专职支部书记。小王听了关书记的政治课之后,心情更为沉重了,看来正像关书记所批评的那样,自己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念也许是太淡薄了,还没有认识到黄玉林问题的严重性。那小程还能和他结婚吗?小程该怎么办呢?王玉梅对此事陷入了迷惘。但是这次她和黄玉林谈话之后,她发现黄玉林果然有意地回避程蕙兰,这似乎对程蕙兰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是开朗性格的小程更是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再见到她自然的笑脸了。

春天就要过去了,外面虽然是艳阳高照,可是在北方的房间里还是显得有些阴冷。在一次工间操之后,王玉梅和程蕙兰一起在阳光下散步,王玉梅还是很关心小程的婚事,看着程蕙兰那依然娇好的面孔,王姐说:

“小程,作为我们女人,年轻的光阴很宝贵!赶快找个中意的人结婚吧!”

王姐等了一会儿,程蕙兰没有做声,王姐就接着说:

“工艺室的姚工程师还没有对象,怎么样?他又主动找我帮忙,他对你可还是念念不忘啊!看得出他是真的很喜欢你!”王姐很认真地说着,她看小程还是不言语,就接着说:“他虽然是南方人,可他在北方生活多年,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了。我看这个人不错,我给做主,你们就处一处吧!”

程蕙兰还是没有回答,她只是默不作声地低着头。其实她对工艺室的姚工程师也很了解,他们在一起工作也有近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姚工给她的印象真的很不错。姚工从外表长相和工作能力都属于中上等人才,虽然家庭出身不太理想,可是对程蕙兰来说她不能挑剔这些。虽然姚工程师外表很老实,可是他已经多次向程蕙兰发出过求爱信息了,特别是在程蕙兰离婚之后,他还给程蕙兰写过一封信,信中说他很爱她,他一直还在等着她,甚至还说些更为肉麻的话。可是程蕙兰还是婉言谢绝了。

“你是否觉得他的家庭出身不好?其实姚工一直是入党积极分子,组织上对他还是比较信任,正在考察他。你对他是什么印象?”王姐还是很认真的样子。

“姚工程师人不错,可是我们没有缘分!”

“为什么?!”

“王姐,感情这种事情是说不出什么道理的!”

程蕙兰就这样简单而爽快地又一次拒绝了姚工的求婚。姚工程师是上海人,后来姚工调回杭州去工作了。

又过了一些天,王姐又找程蕙兰谈起另一件婚姻,王姐说:

“区政府一位姓张的同志,他爱人生孩子难产,可惜孩子大人都没保住,老张单身一年了,他各方面条件不错,是党员,年龄二十九岁也不算大。我让我们家老李特意为你了解这个人,我们都觉得他和你很般配。”

老李是王姐的爱人,在区政府工作,他们夫妇和小程都很熟悉。王姐说着看见小程还是低头不语,就接着说:

“趁着年轻赶快结婚吧!我们想在这个周六就让你们见面,周六晚上就到我家去吃饭吧!”

可是小程却还是眼光发直,半天也不回答。王姐可是有点急了,就说:

“怎么回事!你听见没有?”王姐有点没好声地问。

小程却还是低着头,可是让王姐意想不到的是,她看见小程的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珍珠似地流了下来,小程终于呜咽着说:

“王姐,我心里还是只有他!还是很难接受别人!”说着她竟然抽泣着哭出声了。

“还是这个黄玉林!那天我已经和他谈过了,他很明确地说,他不想和你结婚!”

王玉梅看着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心也软了,就换了柔和的口气说着:

“咱们不能傻等着,我们女人老得很快!女人的青春年华很宝贵!就像那歌词里说的,青春小鸟一去就不回来!不要白白浪费了美好的青春年华!”

“这我也知道,可我还是不能忘记他。王姐,对我来说现在挺好,我知道他心里也有我,这就行了。上半年我们还经常在一起,我们还去过市里逛街、逛过公园、看过电影,我们很和得来,可是现在他有顾虑,不肯接近我!故意回避我!”

小程越说越伤心地哭泣着,王姐的心也凉了下来,也感到很难过,可是又无法安慰她。过了一会儿小程止住了哭泣,却变成了理论的口气,眼神严肃地说:

“王姐,就是犯人也还有个刑期吧!他黄玉林在科里干那么多的工作,也应该有改造好的时候吧!我相信党的政策应该是公道的!我就一直等他了!”

小程说到这里又停了一会,她看着在那里沉思发愣的王姐,小程说:

“王姐,你的心意我领了,和姐夫说声谢谢吧!对不起了!我宁可一辈子不结婚了!”

王姐惊讶地看着小程说完了这番话,王姐实在感叹了,小程竟然还是这样死心塌地地迷恋着黄玉林,王姐也说不清自己的思想感情,是赞成?是反对?是感动?王姐只好摇摇头,心中还是充满着忧虑。这以后再也没有人给程蕙兰介绍对象了,就连程蕙兰的爸妈碰了几次钉子,也只能是以疑惑的眼光看着女儿,也不敢轻易地和她正面谈论她的婚姻问题了。

1963年开始,由于党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于是整个社会就立竿见影的产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从三年困难时期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逐渐好转了,国家的政治生活也逐渐宽松了。事实说明,国家的政策决定着社会的状态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一项不切实际的政策出台,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一项好的政策出台就会给人民带实惠,使社会进步。政策也是属于软件管理系统。

黄玉林是反苏型右派分子,在中苏关系已经彻底绝裂的情况下,他的反苏言论就不算甚么罪行了。其实有的人在政治上打击黄玉林,主要也是为了清除一个竞争对手,也是作为自己晋升的一块垫脚石,可以踩着他爬上去,现在这些目标已经实现,那些人就没有兴趣再关心他黄玉林了。

赵厂长还是很重视黄玉林,赵厂长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让黄玉林承担一些技术性较高难的工作,其他的领导和群众似乎也不将他看作右派分子了,至少在表面上对他的态度也就像对待一般的同志一样了。黄玉林的性格磨练得很随和,很少和人发生矛盾,在工作上黄玉林还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管黄玉林还是一名工作骨干,可是在人们的眼里和心里,黄玉林比普通人还要低人一等,这是人们心照不宣的事实。

黄玉林的内心越发感到痛苦,他故意地回避程蕙兰,可是后来他发现他这样做,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程蕙兰,他们精神上的痛苦都是没有解脱,反而使得两人更加受到了情感的伤害和折磨。他每次遇到程蕙兰,都会看到她忧郁而又有些哀怨的目光,她更加憔悴了。黄玉林的心情感到越发沉重,越发觉得很对不起程蕙兰,对他来说这不只是伤心叹气,甚至发展到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黄玉林盼望着程蕙兰快点再婚,也许这样他们能够得到解脱,可是他从王玉梅那里知道了,程蕙兰根本就拒绝别人的提亲。黄玉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黄玉林连续的失眠,寝食不安,这种要爱而不能爱的感觉,使得他们的身心就想掉到油锅里那样煎熬着,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黄玉林觉得自己的身心都几乎是到了就要崩溃的地步了。黄玉林终于病倒了,黄玉林得了困难时期最流行的一种疾病,他得了急性传染性肝炎,必须住院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