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又封推了感谢各位读者多年来的支持,其中有不少都是跟了六七年年的老读者了,非常感谢大家另外,感谢一直给我指导的主编胡说和责编冬瓜mm以及其他各位编辑
和人家多面手相比,我只能写历史,而且也对历史最感兴趣之所以重拾这个已经被人写过无数次,而且有异常成功之作在前的时代,只因为偶读明史和明实录,发现了不少很有趣的小细节,于是决定就此下笔和那些金戈铁马杀伐决断的大作相比,我喜欢人物之间的互动,那些有趣的小描写,所以也许有些人会失望,有些人会喜欢,萝卜青菜各取所爱
封推之际,求一下推荐票和月票啦名次又掉下去了……
另,推荐胜己同不朽丹神》
波okid2247878,波e《不朽丹神》
借着感言,贴一下一些人物的资料主要是太监,弘治名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刘大夏马文升等等百度百科都有,焦芳也不例外:
萧敬143528,字克恭,别号梅东,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自幼入宫服役,因聪明伶俐,被选入司礼监内腾堂读腾他学习努力,进步很快天顺初年,任长随时英宗在便殿慰劳赏赐近臣,金和钱串堆积甚多,分发得很快,萧敬一一登记,核算得毫无差错英宗由是发现他很有心计,所以信用他天顺二年1458升为奉御,不久,再升为御用监左监丞天顺茂春,祖籍西女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他生于宣德必信,应城人氏对其有个很公道的评价他建议朝廷“革去东厂、限权宦官,废除弊政,洗尽天下冤屈”而陈宽就属于东厂,理当属于革除之列为此,徐珪还向皇帝推荐说,如“不罢东厂,亦当推选谨厚中官如陈宽、韦泰者居之仍简一大臣与共理”“太平可致镇抚司理刑亦不宜专用锦衣官乞推选在京各卫一二人,及刑部主事一人,共莅其事……臣一介微躯,左右前后皆东厂镇抚司之人,祸必不免故与其死于此辈,孰若死于朝廷愿斩臣头,以行臣言给臣妻子送骸骨,回归应城,臣虽死无恨矣”参见《二十四史》之《明史》由此可见,徐珪他是冒着杀头的危险,而向朝廷推荐陈宽的
陈宽侄子陈贵是其叔父道通的孙子,生于明弘治七年1570年,寿76岁正德己卯年1519年顺天举人,辛已年1521年进士历任南京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副使等职
正德十体仁,号松庵,广东顺德人,幼年被选入宫,堂孝宗弘治初擢升司礼监太监,后调南京守备晚年于南京城南构祠、寺,为终老计焉,并请得帝赐额“昭功祠”、“永宁寺”,官一僧至左觉义,兼主永宁寺,以备祭祀傅容卒于正德六年正月,三月葬于昭功祠之阴,永宁寺之右
郑强为福建同安人今属福建厦门,生于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卒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郑强生而端重不凡,甫九岁,即被选入内廷为宦官,并入“内腾堂”就学天顺初年,英宗皇帝复辟,郑强被选入太**侍奉太子天顺八年1464太子继位,是为宪宗,郑强因侍奉年久得以升为内官监太监,极受宠幸成化十六年1480,宪宗念及南京为根本重地,改郑强掌南京内官监事成化二十年因修建皇陵功,敕郑强守备南京机务弘治元年14孝宗命郑强督修南京内府诸库藏弘治十八年正德皇帝即位之初,郑强在南京内官监太监任上与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傅容一道请求退职,因傅容年长郑强四岁,正德皇帝从傅容之请,而命郑强代傅容司礼监太监之职至终老立兄郑珩子郑节为嗣,有三孙男一孙女郑节为应天府学生,正德四年五月被擢为中腾舍人,其另外二侄郑锐、郑仁被擢为南京锦衣卫世袭百户,守护郑强坟茔10关于郑强墓地和坟寺享祠,出土墓志云:“初,公于城南天阙之阳买山一区,构屋数楹,又取隙地植嘉木、凿广池,时往游憩,以容与禽鱼之适山中尝茁瑞芝,人以为公德之徵,因号芝山居士乃即其山为茔域,以屋为祠宇,计终老焉上特敕赐祠额曰‘褒能’……近于祠旁构一小寺,上特赐额曰“成恩”,令僧人居之,为公护守”
C
<div style=display:none>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