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遇见了老乡(一)
作者:白翼天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04

路过保定。 肖立平先送肖立娟去了学校,嘱咐她要好好学习。然后他们三个继续北上到北平,找到王师傅给介绍的姓白的熟人,说好在人家家里借住。安顿下来以后就直奔29军军部。打听了很多人才找到军部。送上介绍信后,军部的一个参谋说,宋军长去丰台搞演习去了,今天刚走,估计得过五、六天才能回来。他们只好回到白家等,商量着怕不知道宋哲元主席回来误事,每天都要去问问。

两天后,没等来宋哲元回来的消息,却等来了肖立新的来信。了解了家里发生的事情,肖立平没有吭声。王石头骂了句:“这个流氓。”肖立平给肖立新会了封信,告诉他把训练一定抓紧。还嘱咐他千万不要换教官。赵狗蛋抓军事训练很有一手。请他转告赵狗蛋:按军人的标准严格训练河西保安队员,要是不严格或不尽心,回来肖立平绝对饶不了他!!

第三天,肖立平自己又来到29军军部。想打听打听宋哲元将军回来没有。在军部他遇到了一个穿军装的军官,也是来找宋哲元将军办事的。二人相互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军官叫张卫东,也是正定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二人的话顿时多了起来。下午,肖立平干脆就邀请张卫东来他们住的地方做客。张卫东也不客气,就来了。

肖立平叫上肖立生和王石头一起找了个小酒馆坐下,简单要了几个菜。要了壶北平二锅头边喝边聊了起来。

张卫东,黄埔军校第七期学员,留学德国慕尼黑军事学院,1934年回国,受29军喜峰口战役的激励,毅然要求参加29军。现在是29军干部军训团特种侦察队队长。他酒量不行,二两二锅头下肚,就满脸通红,话也多了起来。“喜峰口战役前,29军装备还不如徐廷瑶中央军17军的一个师装备好。但17军在古北口被打残,损失了2万人,被日军突破阵地。29军靠每人一把大刀,6颗手榴弹杀敌5000,夺回了阵地。”张卫东的声音有些哽咽,眼晶里含满泪水。就好像他亲自参加过喜峰口战役,“不过兄弟,那叫惨胜呀!歼敌5000,自损1万呀。你说,兄弟,为什么我们30万中国军人打不过小日本5万人?您说为什么?”看到张卫东激动的声音发颤,眼泪刷刷的流了下来。肖立生有些不忍:“哥,你喝多了。”“不多,我今天高兴。不是我们保家卫国作战没有勇气,是我们武器相差太多,作战素质太差。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内斗,没有时间练呀!”“哥,不说这些了”肖立平知道这些话传出去可不得了。肖立平赶紧给张卫东喝了些茶水,又招呼张卫东吃些菜,片刻过后。到张卫东的情绪才稳定了许多,“你不用拦我,年初还要调我们去剿红军呢。要不是日本人向华北增兵,我们早就调走打内战去了。”

“日本人现在在哪里?”肖立平焦急的问。

“年初他们用卑鄙的手段占领了丰台。现在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强占丰台日军要逼迫我们撤走。只剩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

说道这里,张卫东拿出一张华北区域图给肖立平看,这是一张教学用图,上面有手工绘制的日我兵力部署示意图。张卫东反复介绍了地图的用法。肖立生和王石头还是看的一头雾水。只有立平看出个大概。“那不就是说,北平已经成了人家嘴边的肉了?把卢沟桥一封就手到擒来了吗?”“着哇!你一个乡下来的外行都能看出这些?了不起呀!”张卫东惊奇的站了起来,“兄弟,我看你天生就是个领兵打仗的材料,不参军可惜了。”

肖立生和王石头喝多了酒,回来就睡下了。肖立平心里发起愁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从张卫东嘴里知道了29军许多事情,更加觉得形势严峻,愈加感觉尽快购得武器,加快训练的紧迫性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肖立平就又到29军军部门口去打听宋军长的消息,哨兵检查完他的证件告诉他还没回来。

刚回到住处,张卫东就领着一个人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个人,范卫国,天津人,我们29军装备处处长。”然后把肖立平他们给范卫国介绍。范卫国架子很大,象征性的抱了一下拳,算是打过招呼。张卫东笑笑说:“求他办事的人多,习惯了。不过人熟悉了就了解了。今天我做东,请请这位哥儿们,人家给我帮了不少忙。老乡们作陪。喝个痛快。”

酒过三巡,肖立平悄声问张卫东:“他给你帮什么忙了?”“29军正在扩军,要采购一大批军火。我想要点特战装备,上级不批。他给变通了一下。”张卫东忽然想起来,“你们不是要采购一批武器装备保安团吗?让范处长给你参谋参谋。”范卫国轻蔑的笑了一下:“保安团的装备还需要参谋什么?就买中正式就凑合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