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三章 反攻还是防守?
作者:天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68

里海左岸的阿斯塔拉,位于阿塞拜疆草原的连科兰低地上,侧倚塔雷申山脉,处在苏联高加索铁路的终点,是波斯北部极其重要的边境城市。 首发--无弹出广告

战争爆发后,因为阿斯塔拉扼守狭长的里海沿岸低地瓶颈部位,恰好堵住塔雷申山脉中段的阿尔斯河山口,蔽翼了阿尔达比勒一线的侧翼安全,是安家军北段防线的重要支撑点。

根据希特勒的作战计划,德军高加索集群左翼在突破阿斯塔拉后,将顺着里海西岸低地高速南下,主要战略意图是攻陷里海南岸重镇安扎利港和拉什特后,再顺着克孜勒乌赞河谷穿过厄尔布尔士山,一举攻占德黑兰,截断边境线附近的安家军退路。

如果打不开厄尔布尔士山防线的缺口,则主力干脆顺着平顺的里海沿岸低地,出击中亚,实现战略大迂回。

当然,这个拍脑门儿想出的作战计划,实现的难度不小,姑且不说里海沿岸低地最狭窄处海滩距离高山丘陵间仅有一公里,只要安家军在厄尔布尔士山部署一定的兵力,德军的后路随时可能被断,另外就是安家军海军里海舰队服役的十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神出鬼没,随时可以给德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希特勒向来喜欢对着地图尽情展现他天马行空的作战构想,他呕心沥血把战略制定出来了,具体执行是国防军的事情,他只需要看结果就行了,从来不管是否行得通,总之办不到就是将领的能力问题。

二十二日夜爆发的战斗,到现在已经持续近一周时间。

期间德军虽然想尽一切办法,却连阿斯塔拉城的外围防线也无法攻破,在安家军构筑在塔雷申山上的炮兵阵地以及来自里海上的南华海军战舰的协防下,德军硬是没办法前进一步。

二十九日晨,恼羞成怒的德军。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天刚亮不久,巨大的飞机发动机轰鸣声响彻天际,由两百多架轰炸机和同等数量的战斗机组成的庞大飞行编队,出现在北方的天空中。

早已通过雷达侦测到敌人机群动向的安家军空军,迅速将驻扎在里海周边军用机场、装备a32喷气式战斗机的来堵住上面的嘴

南华,新京。独柱寺的参谋部作战指挥中心。

安毅正在与军委和参谋部的一群将校,商讨尹继南在巴格达发来的反击计划。

在这一周时间里,德军的攻势不可谓不猛烈,几乎在所有战线均发起进攻,但面对安家军立体式的防御,极其不适应,一次又一次的攻坚除了在阵地前遗留下大量尸体外,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德军损失的兵力已经高达十万,连续的失败将德军的锐气消耗一空,而惨烈的炮战,又导致德军火炮和弹药基数出现问题,整条战线已经慢慢陷入僵持状态,今天发生在北线阿斯塔拉的那一波空战,已经是最近德军集结的最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力量了。

而在遥远的北方,随着德军把主力南调,压力骤减的斯大林慢慢缓过气来,不断地把新编成的部队送到莫斯科战场,在近期的战斗中,由于严寒的影响,再加上德军的补给出现严重问题,三天前德军竟然被完全赶出莫斯科城,退守莫斯科东部的山地和丘陵,苏德战场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

正是看到德军的虚弱,尹继南积极调动兵力,在巴格达——拉马迪——加伊姆一线集结了两个坦克集团军和四个摩步集团军,准备以两个摩步集团军的偏师,由叙利亚沙漠绕击大马士革,吸引正面德军分兵,随后再以两个坦克集团军和两个摩步集团军,直接在加伊姆防线正面,对德军战线进行总攻击,在空军的配合下,一举击灭当面之敌。

一旦成功消灭德军a集团军群,则叙利亚北部的b集团军群必将孤掌难鸣,届时即可稳扎稳打,逐步把德军赶出中东地区,北线将战线推进到土耳其边境,南边则威胁埃及,对德意的北非进行威慑。

众将七嘴八舌,赞成的和反对的各占一半,吵个不停。

见安毅凝眉思考没有表态的意思,杨杰终于忍不住道:“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冒险的,以两个摩步集团军深入叙利亚沙漠,继南将军看重的是其突然性,意图通过积极的运动战牵制对手,从中寻找战机。但是,只要德军拼尽全力咬住这支偏师,再调动优势兵力围追堵截,则这两个没有后勤补给的集团军,将陷入孤立无援甚至全军覆没的境地。

“德军统帅龙德施泰特用兵非常谨慎,他并不是没有看到南部沙漠地带的漏洞,他在大马士革地区部署有扎尔穆特上将的第十一集团军和罗马利亚第四集团军,此外在二线还留有匈牙利第二集团军、意大利第八集团军、罗马利亚第三集团军和保加利亚第一集团军作为机动,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德军的集团军可是战略编制比如第十一集团军,它是现在b集团军群司令长官曼斯坦因元帅的老部队。下辖第十一军、第三十军和第,随后电文就发到了西亚。

~~~~~~~~~~~

ps:谢谢死人大头大大万点打赏!感激不尽!

继续求订阅和月票!

&gt&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