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五种飞船
作者:康一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852

“这给你们放羊了几天,这该歇的也歇了,该泡妞的也泡到了,解决了下半身的问题,那现在你们要解决一下上半身的问题了……”布迪和众人的关系不同,不用像郑大校那样藏着掖着,它是有啥说啥,只是它的话听起来总让兄弟们翻白眼。无弹出广告小说

文件很多,但分类却很细致,但绝大部分的资料所围绕的一个核心却让人眼前一亮喀式动力突击舰!

喀式动力突击舰之前有过介绍,就是布迪最心爱的收藏品美女号,它的特点就是动力速度快生产简单威力强大,但是缺点也相当的明显能耗成本超级高!不过当时段国羽拍板决定上马仿制时并不太注重这能耗成本的问题,因为对于自己这些黑衣人还有整个蓝星来说,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这就像狗皮膏药又难看又不好使而且味道也不好闻,可在没有其它更好膏药使用的时候,这能拔脓的就是好药!

对于仿制生产喀式动力反应器倒没有太多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以蓝星的科技水平来说也不是不可能办到,唯独是零件的生产强度需要严格的把控,对于这种技术要求较低的成品众人还是有一定把握的。而它所使用的大量燃料这一点上,以喀式动力反应器那不挑食的胃口来说很多燃料都可以使用,如果能把种花家给拉进来,以一个国家作为燃料加工后台的话那自然更是再好不过,因此段国羽和种花家这边便有了一份新的合作协议,那就是燃料加工生产的新合作项目。 ..

以种花家对什么先进技术都感兴趣的那些特殊喜好。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技术项目,当然以他们的想法。不仅是燃料,他们更希望获得到的是包括发动机还有突击舰这样一整套的生产技术。不过众兄弟们可不会将最关键的动力反应器技术交给种花家。至少在自己的家人还有自己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交给对方。现在众人最大的一张牌就是可以随时离开蓝星并且拿整个蓝星做要挟,而如果对方有了足够多的宇宙飞船不再受这样的要挟时……除非几个人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要不然众兄弟们的下场会很惨。

种花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倒也没敢咄咄逼人的让众人拿出核心动力的生产技术出来,只是采取这样的合作方式,一边拉近和众人的关系,一边吸收消化着已获技术中的技术应用。和之前的几个大项目相比,这个燃料生产技术虽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不过布迪考虑到蓝星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没有选择那些太过于高jīng尖不符合蓝星整体加工实力的高能燃料技术,像啥离子粒子反应器技术就不考虑了,光是一个要求也代表了某种含义,那就是可以快速大量的生产。只要驾驶舱和工作舱密闭焊接水平过关不会产生泄露事故,普通民间造船厂或者是机械制造厂都可以加工生产这种简单船体。

第二种飞船被命名为地象级。其从名称级别上看就知道这种飞船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总质量超过十万吨的庞大船体长度超过两百六十米。这种飞船虽然体格庞大,但速度却绝对是和大象一样慢悠悠的,而且运载质量也并不高,最大仅仅只有一万出头的载荷水平。造成这种有些另类奇葩似的大船体小运载能力的最大原因就是这种飞船可不像蚂蚁级那样采用喀式动力直接喷shè产生反作用升空或降落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反重力技术来进行飞船的悬浮,要不然十万吨级的飞船如果单纯采用喷shè方式进行升空的话所需要的推力已经是个天文数字。而正是因为如此,飞船上超过一半的空间是安装了巨型的反重力设备,这套用布迪的话来说是最初级最低门槛的巨型反重力设备也仅仅只能产生十万吨级的重力悬浮力量了。

和前面几个核心技术掌握在众兄弟们手中有些不同,这个技术是直接交与了种花家,这样做倒不是众兄弟们不想掌握这个核心技术来赚钱,关键是这玩意太大,而且涉及领域太多,想要单纯的几个人或几个小厂子便掌握控制住这玩意的生产很难办到,再加上这种型号的反重力设备的升级空间不大,因此众人这才直接将这种技术交与种花家。

地象级运载飞船虽然载重量仅有一万吨出头,但对于人类来说也已经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水平了,一万吨的载荷量已经足够人类进行入门级的星际运输和旅程,不过它最大的作用倒并不是进行专门的远程航行,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和用途就是运载矿石、人员、物资以及设备往返空间站和星球表面,而星际航行,则是从空间站这里所发出的专用穿梭飞行器来完成的。

第三种飞船说是飞船但其实是一个星际空间站。布迪根据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考虑到反重力技术对于人类来说还是较为高深和不易快速掌握的技术,设计了地象级飞船来进行星球表面和宇宙间的往来运载媒体。更是赋予了星际空间站更多的作用。地象级飞船在运送大量的物资、矿藏还有人员以及设备送至太空中之后,人类可以直接在空间站进行大规模的转运。由于宇宙无重力的特点,其货运飞船的运载能力可以无限的提高,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推进力,一颗行星都能成为货物进行漫漫运送。

因此星际空间站除了货运中转仓储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功能作用就是成为转运码头,例如在火星和蓝星外轨道上建立两个大型空间站之后,地象级飞船将货物不断的运送到空间站上,然后在空间站停泊的更加巨大的太空飞船进行装载,由这些专门的太空飞船完成宇宙间的长程飞行运抵下一个空间站。再从那里由该星球的象级飞船运送回星球表面。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似比较繁琐,可最大的好处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运载能力和缩减了飞行时间成本。

所以这种星际空间站相当的庞大,最小的星际空间站直径可以达到五千米以上,除了有类似码头那样长长的栈桥之外,星际空间站上还需要具有飞船组装、生产以及维修能力,以便来往各种飞船在此进行养护维修。

造成这种看似很复杂的转运方式其实还是一个技术台阶的问题,在反重力技术被人类吃透消化并且小型化之前,这样的转运必须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由于不用往返于地表无需反重力设备,第四种专门用于太空之间飞行的飞象级飞船便可以腾出大量的空间来装载各种物资和人员。这飞象从名称上也就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用于宇宙飞行的飞船,不过在个头上却没有地象级有太多的限制,可以根据飞行速度、装载物资的不同需要来进行调整。这想飞的快点的推力设备自然多一点大一点,不需要速度可以慢悠悠飞行的推力设备则可以小一点少一点。

不过这第四种飞船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简单的列为一个飞象级来划分。布迪给出的技术图纸是筒体似的模块化组合技术,人类完全可以在逐渐吃透这种技术后无限的扩大飞船的大小,能容纳超过十万人。体积超过上百公里的dú lì堡垒开始跨入星球殖民时代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按布迪的估算,当人类能够完成如此巨型飞船的建设生产。没有三、四十年的努力是绝难做到的,而到时候众兄弟早就已经可以不用再受各种也许还存在的zhèng fǔ所威胁了……

前面四种飞船各有所用。不过从其使用方向和使用目的xìng上来划分,这些飞船其主要目的都是用于生产建设、人员物资运输运送这样的工作,是属于民用飞船。而这第五种飞船……和其它几种飞船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用途,其最大的用途并不是用于货运,而是用于作战的战舰!

人类的科技文明中,绝大多数的科技研究首先运用的地方就是军事领域上,两次人类世界大战和之后的冷战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促使着人类科技在以突飞猛进的态势提升,在这点上,布迪表示不管是哪个星际文明种族都是如此。既然已经给了人类进入星际近海探索的台阶,那么再藏着掖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只不过和民用飞船相比,这战舰的生产比起民用飞船来说自然难度要大很多,不仅舰体强度上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而且还要考虑到未来星际战争中的战损问题,因此冗余设备和多环路设备就占据了舰体的大部分可用空间。就像人类船只战舰那样,一个舱室出现破损不要紧,但关键是能及时关闭该舱室,并且人员、设备和物资能迅速的从其它通道通过和转运,同时尽量不要影响整艘战舰的作战能力。

而且考虑到目前蓝星人类的实际技术水平,布迪还要考虑给这些战舰安配怎样的武器装备,这太超前的能量武器人类懂用但不会生产也是白瞎,而防御方面,啥能量屏障什么的喀式动力又不太适合于这样的能量转换输出,因此布迪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清一sè的给人类模仿喀式动力突击舰的仿制图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