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最高首长的魄力
作者:老井古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34

最高首长接过话题,说道:“有的同志可能会奇怪,我们现在的经济这么好,发展速度这么快,不是很好吗?不是说明我们的路子很对吗?为什么还要改革,为什么还要深入改革?这么大动手脚,万一动得失败了呢?与其冒这种风险,那还不如不动。

你们有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对几年前那动荡的rì子还记忆犹新,大家都不想乱动,更不想因此而混乱。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以前的动荡就害怕现在的改革。我们也不能躺在现在的功劳薄上睡大觉,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我问在座的各位,我们现在居什么安,又思什么危?

所谓的安,其实就是大家眼里看到的一些可喜变化,就是与以前的rì子比,我们现在的rì子好过多了,人民再也不用吃不饱穿不暖了,国家财政也比过去好了很多,老百姓的手头都宽松了很多。我们以前都只能拿死工资,甚至有时候一部分干部职工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到,但现在能拿到了,还有一点奖金。

可是,同志们,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往过去看,不能看到比以前好了,我们就自豪了就满意了。我们的目光要朝前看,要朝外面看。如果我们拿我们老百姓的收入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老百姓的收入少得可怜,只有人家的:必须改!

现在我说第二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话有没有好处?能不能成功?如果改革的效果是越改越糟,那当然是不改为好,或者说必须寻找其他途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答案,谁给我们答案了呢?三机部!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表扬一下我们三机部的领导郭拙诚等同志,也不得不表扬一下我们计委的同志,是他们大胆创新,是他们闯出了一条新路,一条引入竞争的新路子。

很多同志只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军(火)买卖赚钱,也只知道现在两伊战争给了我们广阔的销售市场,但他们就没有去仔细想:这个市场为什么我们能占领?人家伊拉克和伊朗为什么愿意购买我们的军(火),而且是用高价购买?我们军工厂的产品为什么突然大增?我们为什么能长久维持大量输出?

三机部在国家计委的帮助下,他们在内部搭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个单位、哪个企业,他们想获得新项目、新产品,都需要竞争才能得到,得到后也需要竞争才能维持,他们的利益与他们的付出成正比。

这种付出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智力的付出,管理制度的付出。除了这个竞争,三机部内部在原材料供应上,在产品验收上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国营大企业,上级就给你高质量的原材料,低价格的原材料。也不会在验收产品的时候给你网开一面放低质量要求。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竞争平台,有这么一个公平环境,三机部和它所下属的企业都红红火火,效益蒸蒸rì上,他们的工资奖金才远远高于其他企业的员工,他们的福利待遇特别是他们的住房让人家眼红。也正因为这些待遇,这些制度,才让他们能够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他们的产品质量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xìng能才能越来越好,我国的武器装备才能越来越接近顾客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我们的产品xìng能超过了使用者的预期。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让国外的采购商心甘情愿地付出真金白银,买了还想买。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产品不改进,我们的武器xìng能不提高,人家会如此踊跃购买吗?会不断追加订单吗?不可能!你们真以为天下就只有我们中国生产武器?

我很欣慰地看到,现在不但三机部的武器很畅销,我们其他部门的军火也不错。顺带的我们不少民用产品也出口国外。”

说到这里,最高首长的话一转,说道:“我刚才说了这么多,那今天的会议到底是干什么呢?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一个:讨论如何搭建公平的平台,讨论如何将竞争引入各行各业。或者笼统地一句话,就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内的全面改革。

上次经济工作会议,我们讨论了物价,也采取了一些对应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物价依然没有控制好。我们可以在这里将这个事情一并考虑。而且还要请大家就改革的步骤进行思考,那就是如何开始入手,是从三机部这边开始一线型的方式向其他行业蔓延,还是以面的方式从上往下推进,或者是采取地区试点的方式进行,或者找准一个切入点先试探一下。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前面的水深还是水浅,也不知道前面是激流还是缓水,但我们必须往前摸,必须过这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