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边境白石神
作者:金坐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36

种仪初见王旁虽然很礼貌却因听了杨班头介绍:此人拜访丹州云阳张县令,又是京城来的。无弹出广告小说 以往也偶有些京城路过或是游地经商之人来拜访,种仪都会礼貌接待。但见到王旁只是一个不二十的孩子,若是一般京城公子此时应在温柔乡,或功于苦读考取功名,心中稍有一些佩服。问明王旁来意,王旁说到一是来寻人;二是来看看各地有没有可以经营之物。

种仪皱了皱眉头,这寻人但不知道王公子要寻何人?当得知是寻狄青之女,大吃一惊,狄青原有妻女之事种仪是知道甚至见过,想这种仪竟曾经任职狄青麾下。急忙问明事情原委,当得知狄青已于年初去世,其女现在不知所踪,大感悲切。

王旁所来,一路见百姓疾苦,本来是带着质疑来见种仪,但见种建中小小孩子竟指挥家丁过家家似去打西夏州县营地,未免也对种仪有些好看,再忽然见他无声泪流。心中又是感慨,想必这人曾是恩师旧部,等种仪定了定神擦了泪。这才问道,莫非大人与恩师有旧交?

种仪说到:“先父曾与狄大人共抗西夏。即是故人之托本人定当全力去寻。但不知狄姑娘可否在延州。”

王旁摇摇头:“一路寻来尚无音讯,因此人对小可很重要,所以还望大人多多留意边境之地人员往来。”

此时种仪已对王旁另眼看待,于是命家人准备晚宴。宴请王旁二人,席间王旁向种仪请教他此来的另一个目的:寻找商机。

说到此事,自然说到王旁路途所见及不解。交谈更知,种仪只是地方官员,此地属军事重地,自是军方级别更高一筹,地方官员几乎说不上话,且朝廷上的事不用说,派往边关军事要职的尽是些文臣,这些人能说,不能做。禁军无为,厢兵无力,管理的很混乱。说白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不是真的攻城,倒是省的征战。

王旁见他说的倒也是事情,这地方官员在此地基本没什么用处,种仪又是武将出身,自然更说动文官,说到动情之处,王旁似想到狄青之处境,也是处处隐忍,到反似体谅了很多。

至于说到这商机,种仪问起王旁有什么想法或者可以给些建议。王旁说到,看了几日途中也在思忖,正想请教大人对这马制有否了解。说这话王旁想起自己当初在濮邸,竟是背后笑称自己父亲是弼马温,可惜父亲王安石不在身边,况且已经辞了群牧司一职。

不过自己选择询问马也不是没道理,首先是这“党项马”名声在外,其次毕竟王安石做过群牧司,这里面也是有不少京城内外的关系,这条路绝对是捷径。

种仪和何里钵都不解王旁,一个是因为本身知道宋朝的马制还是相对健全,另一个则是不明白王旁为什么要选这么大的家伙。王旁笑而不语,既然要问,种仪便将自己所知到的讲给王旁。

据种仪所知:.据朝廷买马不外两种对象,一种是周边少数民族马,主要方向在西北;另一种即国内民间马。对马龄或尺寸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划分等级,按等给值。私人买马限制颇严,真宗咸平,而分别这真假牧马人,就要靠王旁的判断。

先说马,普通牧马人卖的马,栓在一处大小公母全都有。而这三五个人扎堆卖两三匹马的多半并非来真卖马的。

牧马人卖马,有牙人中间牵桥,交易成了牙人两边收点钱,所以看左右沟通有牙人的加上看马匹多半是牧马人。

再有是看牧马人或男女夫妻,或父子兄弟。均是常年放牧皮肤黝黑,饱经风霜的样子。而那官兵就未必,今年无征战,这些官兵不说是肥肥胖胖至少也比那写牧民油水足。

看罢心道想必是那二人贪图便宜,不找牙人交易,此事还不能太莽撞。转身刚要走,就见人群中一阵骚动,前面的人不知道在看什么。仔细看去,原来从西夏的寨子里面出来四五个人。

这些人都骑马,四个士兵骑乘方阵,方阵外面是一个中年男子。方阵中间则是一个骑着白马身穿纯白色西夏女人服装的人,那人的脸上被白色的纱巾蒙着,远远的更是无法看清楚。

那几个人并不朝这边来,只是远远的看了看,但是这边人人却在嘈杂之中都被那几个人吸引过去了主意力。此时集市上的一些西夏人似乎说着什么阿握尔,说完恭敬的行者拜里。

何里钵转头问问身边的一个牙人:“那是谁啊?”

牙人说,那是西夏的白石神,他们都称阿握尔。何里钵捅了捅王旁说到“,唉,原来是女人”。

那女人正想着集市的方向望着,王旁看的都快窒息了,那窈窕的身材,那优美的曲线,还有远远的似乎看到她白色玉石,在阳光的折射下的异彩。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动力,喜欢本书请点“加入书架”或者送了鲜花贵宾盖章等,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足迹。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