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筱听到刘奇说公子回来了,兴奋的小家伙蹦了起来,脚底也加快步伐嘴里喊着:“公子回来啦.”拽这刘奇朝厅堂跑去。
胭脂虎在他们身后,听到这句急忙颠着小脚追他们二人“你们说什么?”。两小家伙齐声喊着:“公子回来了。”
他们两人这一嗓子,院中走动的人都停下了,瞬间似乎反应了过来:“公子回来了?公子回来了!”丫环婆子家丁相互转告,一会的功夫这个好消息就传遍整个梅耶府。
厅堂之内月下刚看完账目,脸上的盈盈微笑还没褪去。这一两个月各处的加盟陆续开了起来;之前资金周转的问题顺利解决;晋香府的供煤的利润是源源不断的流入;今年茶叶也没有积压库存,只等开春新茶到货;就连《云摘》在朝廷的压款也顺利回了账。
月下收好了账目,笑着对坐在对面的李恩喜说道:“有劳李姑娘了,账目很清楚。公子看了定会很高兴。”
李恩喜微微一笑:“公子走了有两三月了,是不是也快回了?”
话音没落忽然门被推开,童筱拉着刘奇,之后是胭脂虎,三人冲进了房间。“娘,我爹回来了!”他撒开刘奇的手,扑到月下身边。
胭脂虎跟着进来,看着这场景扑哧一笑:“这童筱,你干爹可还没答应,你便叫娘叫的如此亲热。”
童筱靠在月下身上,看着胭脂虎,又看看梁月下:“反正,反正,干爹会答应的!”他冲胭脂虎,撅了下小嘴,哼了一声不再理会胭脂虎。“娘,我干爹回来了,咱快去接他吧……”
月下是这宅子的女主人,虽然不像童筱般七八岁孩子的毛躁。不过也是脸红心跳,站起身来,又想去接人,又想回去梳妆,倒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李恩喜站起身来:“我去唤那何里钵回来”说着她便朝外走。胭脂虎也说道:“我去安排府上给公子接风,你们两个小不点儿,不许缠着姑娘,快去看书去!”她故意假装板着脸对童筱嘱咐到。
童筱跳到胭脂虎面前,冲她做个鬼脸,招呼着刘奇去书房,他哪看得进去书,只不过怕胭脂虎唠叨,找个清静玩去罢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梅耶府欢天喜地张罗等着王旁回家,王旁此刻正带着送给包大人的礼物,奔往开封府,一路上他心中愈发的疑惑。
王旁等人自从进了汴京城,小禹玉)王大人。
王旁向众人拜见过之后心中纳闷,这些都是老臣,官位也都不低。怕自己在场他们商议事情不便,便要向大人们告辞。包大人看出王旁心思说道:“旁儿暂且落坐,今日并非公事,况你明日要进宫复旨,听一听也无妨。”
蔡襄和王珪心知王旁是仁宗皇帝面前的红人,虽然无官职,但有时候比他们说话还管用。更何况他们两个都不是外人。
蔡襄的堂弟蔡京,现在跟随王旁左右。而王珪则是包大人的挚交,是李格非的准岳父,李格非是王安石的学生。这环环相扣,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中,王旁早已游刃有余。
见几位长辈都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目光中充满关切与期待,王旁就知道明天皇宫复旨成了一件大事。于是他远远坐下,这几位既没拿王旁当外人,便又接着他们刚才的话题,只见包大人指着王珪对其他人笑着说道。
“我听闻,中书派人召禹玉起草诏书,他竟然驳回了中书并说:此大事也,非当面接受圣旨不可!”包大人笑的有点无奈。
王珪也是四:朕意已决!然后我就退出来了。”
王旁看着包拯和王安石等人,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王安石说道:“这立太子是早晚的事,此番赵将军也一直侍奉榻前,应该足矣让皇上动容。王大人,据你看皇上的身体如何?”
“哪敢看呦,那赵将军瞪着的看着我呢。话都没多说的!”王珪撇了撇嘴。
蔡襄接到:“该不是赵将军误会王大人了吧。”
包大人昂着头一副不屑:“禹玉不要担心,这诏书是你起草的,你不过是尽力做事罢了。”说完,他看看一直聆听他们说话的王旁。“旁儿,我们可要交你重任,进了皇宫好好看看圣上的病情。”
王旁忙拱手称“是”,赵宗实榻前侍奉,这可有点难办,不过自己是复旨,想必他也不会多加阻拦。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蔡襄和王珪告辞,王旁看着王珪背影心想,这李格非的准岳父还不赶紧把闺女嫁出去,这事王旁有点惦记,要知道王珪可是李清照的外公,他不着急王旁还着急呢。
包大人又与王安石,问了问王旁西夏之行,另外还夸奖了王旁在延州帮助薛向,原来薛向早已给包大人写了信,说了延州碰到王旁一起救灾的事。
包大人不无得意的说:“我儿有勇有谋,且为人正义,将来必定有大成就。”
他说这话的时候王安石酸溜溜的撇他一眼。你儿,那是我儿好不好?不过心理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只说:“咱们旁儿”一个劲儿往回啦。
两个老头斗嘴,王旁陪着笑,心思却都在琢磨,明日进皇宫该如何避开赵宗实。
辞别位大人,王旁匆匆回府,一进院就暂时将其他事抛在身后,府上张灯结彩,家丁开开便朝着院中喊,“公子回来了”一句话传了便了整个宅邸,呼啦啦从院内大大小小出来好多人。簇拥着王旁向厅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