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梅耶府大火过后十多天后,西夏兴庆府皇宫之内的李谅祚,闻听王旁府上发生了如此惊天变故,他勃然大怒。 李谅祚一拍龙书案挺身而起,指着冷青说道:“那就去给我查!查到谁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就替我杀了他给我兄长出气。”
他高声怒斥和拍案的响声惊醒了冷青怀中的婴儿,婴儿哇的一声哭了起來。皇后梁珞瑶走到冷青面前,冷青急忙单腿跪下双手拖着婴儿交给梁珞瑶。
梁珞瑶将婴儿抱在怀里,她看了看皱了皱眉头,这孩子只有两三个月大,这么小就沒了娘。就算梁珞瑶工于心计,但毕竟也是做母亲的人,更何况她对月下还真有点姐妹的情义,不由的替月下惋惜。
“冷青,赶紧去查吧!有了结果就赶紧回來禀报!”梁珞瑶将冷青支走,她叫來侍女吩咐先将这孩子抱到太子寝殿,让太子的奶妈一起照顾,安顿完毕梁珞瑶走到李谅祚近前低声说道:“圣上,我看这事有点麻烦了,咱们本來是想保护这母子,现在王旁夫人遭遇不幸,而且冷青也说这事蹊跷,这件事查明之前,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孩子在我们这。要是让人误会,西夏皇上做了杀人放火夺人之子的事,咱们跳黄河也洗不清了。”
“是啊!皇后你看,现在怎么办?!”
“圣上,宫中突然多出个孩子,又沒有嫔妃有孕育的记录,呵呵,要不就说是你在宫外风流的结果?”梁珞瑶不禁咯咯的笑了笑。
李谅祚皱着眉头:“皇后,到这时候了你还开玩笑?”
“好了,圣上先别着急,这事我想办法!”梁珞瑶收住笑容,他看出來李谅祚真着急了,不光李谅祚着急,这事闹的皇后梁珞瑶也心慌。西夏刚刚收到消息,王旁在高丽战场大获全胜,全歼了倭奴三万兵马,这个王旁如此凶猛,若是有一天知道自己孩子被带到西夏国,而且妻子惨遭横祸,那还不踏平了西夏,此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李谅祚叹了口气,现在也沒有其他的办法了:“皇后,明日起我就要离开兴庆府,农时已过练兵秋围,宫中的事就要皇后多操心了。”
梁珞瑶早知道李谅祚要走,如果不是王旁之子的事拖了些时日,过了中秋李谅祚就应该离开兴庆府了。她倒是巴不得李谅祚赶紧走,这样她处理事就方便很多:“圣上请放宽心。”
李谅祚似乎还不太放心:“一有我义兄的消息,皇后尽快派人通知我。”
梁珞瑶答应了李谅祚,心中却想:李谅祚这小子倒是对王旁还真是有些情义,王旁的孩子不能留在宫中。
李谅祚前脚离开兴庆府,后脚梁珞瑶就把自己的哥哥,国相梁乙埋召到了宫内。梁乙埋來到皇后的寝宫,见妹妹梁珞瑶一脸严肃,就知道沒什么好事。
“哥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找你來吗?”梁珞瑶的语气不冷不热的。
梁乙埋怎么知道,最近西夏似乎太平了许多,李谅祚和梁珞瑶似乎也很恩爱,自己也沒惹什么祸招妹妹不高兴,他左想右想又看看妹妹的脸色:“皇后是不是为了宋国的某人的事?”
“说!”梁珞瑶沒好气的命令到。
果然是这样,梁乙埋一猜就是王旁的事,这下他放心了:“唉,我当什么事呢,妹妹放心,我已经都派人打探了,王旁这次一时半会是回不成宋国了,辽国的密探发來探报,王旁带着渤海军在高丽大胜之后,就带着渤海军攻打倭奴本土去了。最新的消息还沒到,一有消息我立刻告诉妹妹哈。”梁乙埋嬉皮笑脸的说道。
“这些还用你说,还有其他的事你沒告诉我吗?”梁珞瑶有点不耐烦。
“其他事,其他事,哦,宋国皇上之前不是扣押了王旁的老婆吗?我听说八月十,收养了也许能召來子嗣呢。这可是很灵的办法啊。”
梁乙埋疑惑的看看梁珞瑶,自己的妹妹自己太了解了,梁珞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不过,这样也好,万一有一天这妹妹把自己惹急了,他就來个滴血认亲,自己抚养了龙子到时候自己手中也多一个筹码。况且一直沒有儿子这事也是他一大心事,这个襁褓中两三个月大的孩子倒是挺招人喜欢。
叫什么好呢?这孩子要是能一直留在我身边就好了,梁乙埋心中盘算着:“梁乞逋(bū),这名字不错!妹妹你看如何?”
梁珞瑶看梁乙埋似是真心喜欢这个孩子,她微微一笑:“哥哥觉得叫什么好就叫什么,名字嘛只是个称呼而已,不过,这孩子的來历?……”
梁乙埋抱着婴儿,那婴儿竟然不哭反而还微笑,这下梁乙埋更是心里欢喜:“妹妹放心,这孩子就叫梁乞逋,我就说是收养了一个亲戚的孩子,咱们亲戚那么多,不会有人想到妹妹这里的。”
梁珞瑶微笑的点点头,梁乞逋以后你的命运就掌握在西夏的手里了,王旁你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抚养你孩子的人竟然是对你恨之入骨的人。
梁珞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未來西夏的命运反而会掌握在这个孩子手里,不过那都是后话。梁乙埋抱着王旁的亲生儿子,现在叫梁乞逋的这个襁褓中的孩子,高高兴兴的回到国相府。
心惊胆颤的不仅仅是梁珞瑶,还有一个人也是坐立不安,那就是宋国的皇上,宋英宗赵曙。王旁出兵高丽,赵曙就已经看出來了,他想不发兵援助王旁都不行。王旁又在高丽获胜,本以为王旁又去攻打倭奴,总算暂时回不來京城,赵曙稍稍放心了些。沒想到京城王旁的府上出了这么大一件事。
而且这件事与赵曙一点关系都沒有,可是,今日京城里面沸沸扬扬,百姓们纷纷议论,毕竟赵曙拘禁月下这么久,刚刚放人就出事了,他才是最大的嫌疑。
这可真是祸不单行,王旁的义父包拯辞世,生父辞现在又妻离子散,朝廷竟然一点都不表态,竟然这么对待被派到高丽,打赢了胜仗的有功之臣。这哪里是泱泱大国对待功臣的态度?朝廷之上请求朝廷严查此事的奏折纷纷呈上,这开始让英宗赵曙感觉到压力了。
英宗召來司马光问道:“司马翰林,您看这事可是不巧,人言可畏啊!这王旁是奉命出征,我说将他夫人接在皇宫,你们都劝我放人,结果现在人沒了。这王旁回來找我要人,我怎么办?”
司马光倒是比较镇定,毕竟这件事和他沒什么关系:“圣上不必担心,天灾**谁也沒办法,圣上不是已经放人了吗?在王侍郎府上发生的事与圣上沒有关系,圣上只要做好抚恤,重修梅耶府。在派人去安抚,应该可以将圣上与这件事撇开关系。”
“那司马翰林,你替官家去好不好?”宋英宗从心里还是真怕王旁,毕竟他发癫的时候看到了他不能理解的事。
司马光摇摇头,这个英宗到底怎么了?难不成又要犯病了吗?
“圣上,有一个人替您去是再好不过。”
“快快说给官家!”
“您的皇子,郡王仲针!他即是王旁的好友,他的身份又能代表您。”
英宗也觉得司马光的建议不错,马上召见郡王赵仲针!皇上想委派仲针负责调查和安抚此事,不料仲针却给他的父皇提了个不大不小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