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三章 徐晃战麹义
作者:鲈州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60

熟悉的景象,同样也勾起了王羽的回忆。

当rì在虎牢关下,他与白马义从的首次协作中,完美的击溃了胡轸的西凉大军,当时用的也是相似的手段骑shè。

此次面对的对手比胡轸强得多,王羽自然不敢把麹义当傻子,故技重施来耍弄对方。不过,因为纸甲的作用,战局正在急遽向虎牢之战靠拢。

前世时,王羽曾经听说过一些说法,说铁木真时代的蒙古骑兵骑shè无双,靠着这一招打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因此,蒙古人冷兵器时代无敌。 . .

对此,他嗤之以鼻。

蒙古人的飞黄腾达,运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军队装备更好,职业军队更多。战术,只是相对没那么重要的一个因素。

面对文艺复兴前的欧洲诸国,骑shè战术很有效,那时的欧洲穷的要命,能穿得起盔甲的,只有贵族和骑士而已。重装的骑士追不上蒙古轻骑,临时拉壮丁的步兵又没有战斗力,被蒙古人欺负是很正常的。

至于中原,蒙古人面对的对手是南宋,礼教大兴,文武殊途,全民**的南宋。

尽管南宋的富庶远在欧洲之上,但军队装备不会比欧洲人强到哪里去,比欧洲人更糟糕的是,中原的贵族老爷们连战场都不会去。因此,吞辽灭金的蒙古人,装备比宋军更强,南宋被灭一点不奇怪。 . .

所以,那些崇拜蒙古鞑子的学者们,一直在强调。强调汉朝没有马镫,没有马镫就不能进行真正的骑shè战法。众所周知。强汉时代,草原异族被拍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在鞑虏崇拜者的眼中,显然是因为当时的草原人还不会骑shè,所以才输给了汉人。

其实,这种说法纯粹是扯淡。

骑sh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骑兵弓的shè程、威力都不如步兵强弓,更别提与强弩相比了。想要给予步兵阵列足够的杀伤,轻骑兵必须在相当接近敌人的地方发动驰shè。

而且,轻骑兵发动骑shè的时候,虽然不需要密集列阵。但若是想给敌人足够的杀伤,他们也不可能真的不列阵,就那么三三两两的在敌人阵前跑过,让敌人找不到攻击目标。实际上,骑shè靠的也是攻击的连贯xìng和集中xìng,就像白马义从展示出来的这样。

排着松散的横阵,前一队骑兵风一样在敌阵前掠了半个圈子,然后快速撤了回来。而就在他们撤离敌军弓箭shè程的刹那,下一队骑兵人马刚好赶到。

战马风驰电掣般前冲。在距离七十步左右,队伍的方向再度生变,所有人拨转马头,由直冲改为斜冲。再由斜冲转为横扫,一边冲,一边弯弓攒shè。每人放了差不多三箭之后,他们与敌军的距离也从七十步变成了猎猎生威,号角、战鼓齐鸣,战号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无坚不摧……”盾手拔盾而起,将最前排的位置让给了身后的同伴。取代他们的,是一队浑身都包裹在铁甲中的怪兽,手中的五尺雪亮锋刃,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攻无不克!”五百柄利刃高高举起,如同蛮荒巨兽开合的牙齿,那是汉代武器的最高成就之一斩马剑!锋刃映着阳光,璀璨的光芒连成了一片。

“长驱直入……”徐晃站到了前列,扬斧前指,身后,数千手持长柄斧钺的壮士列成了密集的鱼鳞阵。

徐晃一手打造出来的这支部队,是一支纯粹的重装部队。他们的战法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保护他们的不是盾牌,而是身上的甲胄,以及狂猛的攻击力!

这支部队从一开始,就烙上了徐晃的个人印记,与于禁的御林军一道,一攻一守,构成了青州军步兵的攻守两极,王羽的左膀右臂。

正是因为对徐晃,和这支部队赋予了极大的信任,所以王羽难得的在激战中作壁上观。其实,如果不考虑立场的因素,王羽还真就不愿意错过即将发生的这场对决。

徐晃这支催锋营,前身是白波jīng锐的黄巾军,每次到了战场上,都会陷入狂热状态,不畏生死,力大无穷;而麹义的先登营,具备同样的特点。

这两位名将的碰撞,当然会迸发出惊人的光彩。

当然,对麹义来说,局面非常不利。徐晃的部队经过了大半年的整训,训练程度远在麹义的大军之上,更重要的是,在这场碰撞之前,麹义的部队就已经左支右拙了。

所以……

“所向披靡!”徐晃的大斧重重落下,五千青州jīng锐长驱而前之时,王羽已经预见了此战的最终结局,因为这场对战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