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的回答很合朕意,大伴赏他十两银子,下去吧。”一听孙化元和张万声来了,朱由校就知道可能是关于改造神弩的事情有了眉目了,急忙结束了谈话。
“奴才谢皇上赏赐,奴才告退。”葛九思今天算是露脸了,银子虽不看在眼里,但圣眷却是真实存在的。
走了葛九思,孙化元和张万声进来了,把各自改进的神弩方案大体的向皇上汇报了一下。朱由校一听哪里能坐得住,跟着他们就到了兵仗局放置弩处。
张万声是老老实实按着圣旨改的,把单层的竖盾做成了双层,层和原来一样厚,但里层却用了基本算是最薄的铁皮。中间拉上几个任弩匣运动的铁糟,把弩匣放在里面,然后底上都加上了弹簧,把弩匣往出口挤。而出口处就设在竖盾右边四尺处,伸手可及。出口处也加了一个机关,想取时,一按即可。直到二十四支弩匣全面取完为止。而上弩匣和仍然是从出口处,一个一个的往里押弩匣,直到二十四支弩匣装完为止。
朱由校试了试,设计的挺合理,并没有什么‘卡带’之处,用起来挺顺畅。着实提高了不少的shè击速。shè八弩匣后,基本上和山地弩同速,然后就开始慢慢的减慢。神弩用的力量是山地弩的几倍,有次效果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而孙化元相当无耻的抄袭了张万声的竖盾设计,只不过,两层之间的距离稍稍的薄了一点点,并且钉上了滑道,使弩箭在其内顺当的向出口处顶。而在出口处也有所不同,利用了神弩杠杆推拉的力量,设计了三个抓勾,一推杠杆时,即可把弩箭上到弩糟之内,shè出弩箭后,再进行下一个循环,速度相当的快捷。不禁省去了装添弩匣的麻烦,更加多带了弩箭,竖盾里多达三百二十支弩箭。而更可喜的是还没有改变弩可以装弩匣的功能。让朱由校看了更是喜欢。
和山地弩一比,山地弩第一次换弩匣的时候,神弩开始渐渐赶上速度,到第二次换匣时彻底的超过。直到在山地弩连shè了十让人听一遍就能记住,李白的祖宗,朱由校也当然记得。
“正是此人,他也给老臣说了他的经历,还别说,倒和老臣有相似之处。”
李祖白这段时间真的是在坐过山车一样,如果平静的活着还倒无所谓了,当个穷京官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朱元璋订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还是够的,但如果想雇佣下人,那是别想了。李祖白也就喜欢个研究,又没什么不良嗜好,安贫守节的过着也没什么不妥。但偏偏学了知识造了望远镜,又蒙皇上的赏赐,这心就活了起来。但又因为汤若望的传教仕身份,偏偏让皇上连自己也拒之门外,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